芦苞镇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下辖镇
芦苞镇,隶属于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位于三水区的中北部,北接大塘镇南山镇,南连乐平镇,东靠广州市花都区,西邻肇庆市四会市。辖区总面积103.9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芦苞镇户籍人口有38225人。
历史沿革
明嘉靖五年(1526年),三水建县,属胥江都。
民国二十年(1931年),始称芦苞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芦苞镇,并归水清乡。
1950年3月,设北区,同年10月,改为二区。
1953年10月,改称六区。
1955年9月,改为芦苞区。
1957年3月,撤区建乡,分为芦苞、同树乡,同年9月,两乡合并称芦苞乡。
1958年10月,成立芦苞上游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分为芦苞、同树人民公社。
1963年2月,两社合并为芦苞人民公社。
1984年1月,改为区。
1987年2月,撤区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芦苞镇共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三水区芦苞镇华龙路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芦苞镇位于三水区的中北部,北接大塘镇南山镇,南连乐平镇,东靠广州市花都区,西邻肇庆市四会市。辖区总面积103.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芦苞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北江以西约35平方千米土地为低山区,山体最高峰为海拔370米;北江以东约64平方千米以丘陵高地为主。芦苞涌自西向东横穿芦苞中部,涌北高低错落,涌南平坦辽阔。
气候
芦苞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6℃,年平均降雨量1762.3毫米,年日照量2070.6小时。
水文
北江自北向南纵贯芦苞中部。
人口
截至2017年末,芦苞镇常住人口约42083人,其中外来人口1.7万。
截至2019年末,芦苞镇户籍人口有38225人。
经济
2015年,芦苞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7.56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86.79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税收3.14亿元,同比下降2.94%。招商引资项目11个,合同引资额15.5亿元。
2018年,芦苞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38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83亿元,增长6.6%;农业总产值11.5317亿元,增长7%;项目招商引资总额26.5亿元,增长25.8%;固定资产投资62.74亿元,税收入库4.97亿元。
2019年末,芦苞镇辖区有工业企业16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家。
2019年末,芦苞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58家。
交通运输
水上交通
芦苞镇属珠江水网,沿北江上可到清远、韶关,西往肇庆、广西,南下可到广州、港澳。
道路交通
芦苞镇境内有三横两纵公路,内外联通,珠三角环线高速公路横跨北江两岸,联通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肇庆,高尔夫大道使芦苞中心城区与旅游开发区连成一线,芦湖路东出花都、南海,大南路、塘西大道并驾齐驱,纵贯三水南北。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1993年末,芦苞镇有完全中学2所、小学20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700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
文体事业
2018年10月17日,“长寿三水,孝善芦苞”三水区“中国长寿之乡”十周年暨2018年芦苞孝善文化节在芦苞独树岗村举办,六村一居筵开828席。
医疗卫生
截至1993年末,芦苞镇医疗保健设施有人民医院1所。
社会保障
2018年,芦苞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2.4万,全年投入社会救助资金、发放各类民生补贴超1400万元。
城乡建设
2018年,芦苞镇建成休闲片区主干道路2条。完成村组道路建设24条,道路硬底化总面积2.6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方言
芦苞镇通行粤语广府片)三水话。
文物古迹
芦苞祖庙,又称胥江祖庙。三水旅游胜地之一。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位于芦苞镇区北部龙坡山麓。是儒、释、远在三教合一的庙宇,北帝庙为主居中,左有观音庙,右有文昌庙,均有前、后殿。虽历经沧桑,但庙内陶塑、木雕、砖雕、石刻、壁画等仍保存完好,瑰丽精巧。199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2007年,芦苞镇评为广东省旅游文化专业镇、广东省卫生镇。
2011年,芦苞镇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镇。
2012年4月,芦苞镇文化站成功入选广东省“百佳文化站”,是全区首个入选省“百佳”的镇级文化站。
2013年1月,芦苞镇获评“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是全区首个创宜居示范镇成功的镇街。
2014年8月,芦苞镇获评全国重点镇称号,是全区获得该称号的唯一镇街。
2019年10月,芦苞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1年1月,芦苞镇入选 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9月,芦苞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3:5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