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心
芭蕉科水果属植物
芭蕉心,芭蕉科水果属植物。芭蕉含钾高,缺钾吃得多还是有作用,但吃饭好的话应该钾就够了,所以吃基本没效。
佛经中芭蕉心
芭蕉心的意义,在其不展也。芭蕉芭蕉心如,诸画相如,空中花如,梦幻影响如。梦苦乐轮回如一切瀑河,如一切海波,如是如是。”(《大力明王经》)俱为用芭蕉心来比喻世间法相的例子。
但是,无常不等于无,不可迷信经书。 《佛本行集经》卷18:
“犹如空拳诳於小儿,如芭蕉心,无有真实。如秋云起,乍布还收。如闪电光,忽出还灭。如水上沫,无有常定。如热阳炎,诳惑於人。”
这里的空拳的比喻历来被批评,因为它从不定推导出了无,世间法的本质(汉传佛教)并不是“无”,而是从不定推导出“心”,所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说芭蕉其实是有心的,只是只靠“观”是空妄的,要靠修行者不懈寻找,就像镜花必然有真花照耀,水月必然有真月在天!
大颠禅师说:修行如剥芭蕉。修行人犹如一株芭蕉,芭蕉心被一层层的叶所包。修行就是把一层层包装去掉,把心找到,把心亮出来,这就叫“觅心”。但是觅心并不是等于得到心了,而是见心,剥尽了芭蕉,把芭心亮了出来,这个结果叫“明心”。若心明了,即心亮了,明心了,则也就见性了。正如横渠著名的《芭蕉诗》,所谓“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枝。”便是明心见性的最好注脚。
芭蕉心其物
简介
生长在山野,果实多籽,味涩不可实的芭蕉,其肉茎可入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
食用方法
未开花前,采其假茎,剥去外皮,得日光灯灯管般内茎,切细,可做:(一)凉拌野芭蕉心。(二)野芭蕉心炖肉。
野芭蕉幼嫩茎心是傣族普遍食用的茎杆类野菜之一。野芭蕉茎心的吃法,主要有炒吃和腌渍两种。以芭蕉茎心为主料炒制的小菜,有芭蕉心炒豆豉和芭蕉心炒肉末。烹饪这两道小菜,将新鲜的野芭蕉茎心横切成片浸泡在清水内,用竹筷搅裹一遍各片间相连的细丝后,把芭蕉茎心薄片捏碎,再用竹筷搅裹细丝,漂洗一遍,捏干水分备炒。烹炒芭蕉心炒豆豉,先将豆豉在油锅内煸炒至香味溢出,再加入捏碎的芭蕉心和食盐炒熟即装盘供食用。烹炒芭蕉炒肉末,则先将芭蕉心在油锅内炒至五六成熟,再加入预先切细的肉末翻炒至熟,加入食盐、味精拌匀即供食用。用豆豉和瘦肉末配炒的芭蕉心,细腻适口,味道鲜美,有去腻、减肥作用,是别具特色的民族风味美食。
参考资料
肉末炒芭蕉心.美食天下.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05
目录
概述
佛经中芭蕉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