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芭蕉科芭蕉属植物
芭蕉(学名:Musa basjoo),别名甘蕉、天苴、板蕉、牙蕉等,为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植株高2.5-4米。叶片长圆形,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芭蕉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果实为浆果,三棱状长圆形,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
植物历史
芭蕉在西汉武帝时就被作为“奇草”引入中国陕西种植。《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姜十本;甘蕉(芭蕉的古称)十二本”。这是芭蕉园林栽培的最早记载。而东汉末年《三国志·吴志》卷四《士燮传》云“燮每遣使诣权,致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说明在东汉末年,芭蕉的果实已作为贡品。三国东吴丹阳太守万震所著的《南州异物志》中详细地描述了芭蕉的自然属性、品种、功用等,可见人们当时对芭蕉已经有着一定的认识。芭蕉的食用、纺织功能的开发利用已经比较成熟。
形态特征
芭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2.5-4米。
芭蕉叶片长圆形,长2-3米,宽25-30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不对称,叶面鲜绿色,有光泽;叶柄粗壮,长达30厘米。
芭蕉花序顶生,下垂;苞片红褐色或紫色;雄花生于花序上部,雌花生于花序下部;雌花在每一苞片内约10-16朵,排成2列;合生花被片长4-4.5厘米,具5(3+2)齿裂,离生花被片几与合生花被片等长,顶端具小尖头。
果实和种子
芭蕉果实为浆果,三棱状长圆形,长5-7厘米,具3-5棱,近无柄,肉质,内具多数种子。种子黑色,具疣突及不规则棱角,宽6-8毫米。
分布范围
芭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生物群落中,原产于中国中南部和东南部,日本和韩国有引种栽培。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可以露地栽培,如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省区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芭蕉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生长习性
芭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也较耐寒,芭蕉耐半荫,不耐干旱和水涝,适应性较好,对有毒气体抗性较强,生长较快。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芭蕉属植物常具有大的花型、鲜艳的颜色、明显的气味、特化的花部结构、丰富的产蜜量等特点,这些形态特征较适合脊椎动物(蝙蝠和鸟)传粉。
人工繁殖
分蘖繁殖,于春初从芭蕉的母株挖取萌蘖栽植。一般萌蘖选择生长至50cm高的为宜,挖开表土露出根茎后,将萌蘖从母株上整齐切断,待幼株伤口烧晾干后再下地栽培,以免烂根。在多霜地区,宜在新芽发前栽植,在霜重地区,霜降前需要用草包裹防寒,大风前应树立支柱,以免芭蕉折倒。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避风向南,排灌便利的园地种植芭蕉,并挑选健壮、头大尾小的吸芽作为繁殖种苗。山地上种植时不需要挖深沟,但如果在旱地上种植芭蕉,则需要挖深排水沟,以备雨季来临时,能把过量水分排出,以防幼苗发育不良或者根部被水长时间浸泡。芭蕉栽植的距离和畦幅大小,应视土质、地形地势不同而异,肥沃土地可适当密植,贫瘠土地可稍疏植,风大区域也可适当密植,以防芭蕉树被吹折。
定植
芭蕉定植前要先挖种植穴,时间最好是在晴天,挖后能经过日光充分照晒,泥土不易凝结成块,有利于芭蕉根茎的生长。清理种植穴的杂物,接着施以适当的肥料,与泥土充分搅拌混合后把芭蕉苗移入种植穴中,并用泥土覆盖,稍加镇压,使根部和土壤紧密接触。定植以后,如果遇到天气干旱,需注意灌溉。定植一个月以后,要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如遇幼苗萎缩,可马上进行补植。定植时间应选在清明节前后或芒种节前的晴天。
水肥管理
芭蕉种植过程中最常用的肥料为人粪尿、草木灰、堆肥和河泥。芭蕉的施肥是否适当会直接影响其植物的开花结果和分生萌蘖。若春夏天肥料足够时,每六、七天就能长出一片新叶子,当新叶子迟迟不发时,说明植株缺肥,必须及时补施肥。冬季可掘起塘泥或河泥,施在芭蕉近根部,可以增加肥料,保护根部。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工作对于芭蕉的生长是很有必要的,由于蕉根分布较浅,因此中耕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其根部。为了防止杂草繁盛,也可播下豆科绿肥作物,来防止杂草的生长。
虫害防治
芭蕉的害虫之一为芭蕉弄蝶,其主要危害时期为卵孵化后的幼虫期。芭蕉弄蝶的幼虫会将嫩叶卷成筒状,苞藏其中,边食边卷。成虫时期又会吸食花蜜。防治方法主要为摘除卷苞,压死幼虫,还可在黄昏时候捕杀成虫。
防风防寒措施
由于芭蕉的茎干相对脆弱,易被大风吹折或者刮倒,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风措施。蕉农会用竹竿或者木棍来支撑芭蕉树抵御强风。防寒方面,可在冬天时将蕉株连土带根放入地窖,待寒冬过去后再取出种植。也可用干枯的蕉叶包裹植株茎干以起到防寒的作用。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芭蕉的园林栽培在较为普遍。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农家小院都可以见到芭蕉的身影。西汉武帝时期,芭蕉就引入黄河以北地区栽培,东晋“永嘉南渡”之后,芭蕉的园林栽培更为普遍,以至成为我国园林中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其植株高大婆娑,叶片浓翠亮丽。芭蕉常与其它植物搭配种植,组合成景。蕉竹配植是最为常见的组合,二者生长习性、地域分布、物色神韵颇为相近,有“双清”之称。芭蕉常植于假山上、怪石旁,如将芭蕉与太湖石搭配,太湖石以白色为主,多玲珑剔透、重峦迭嶂,以幽奇著称,无论是造型上还是色彩上都能彰显芭蕉幽古之姿。芭蕉也常与亭、轩等建筑物组合,造型别致、轻巧玲珑的亭轩颇能衬托芭蕉优雅清爽。此外芭蕉可以做盆景,明王象晋《群芳谱》“芭蕉小者以油簪横穿其根二眼,则不长大,可作盆景,书窗左右不可无此君。”
食用价值
芭蕉果肉、花、叶、根中均含有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纤维素、多种矿物质、硒等微量元素及多种化合物成分,药食兼用,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水果佳品,其果肉清甜爽口,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
除了鲜食外,中国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利用其叶、花等部位做菜的习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哈尼、拉祜、布朗等少数民族喜欢用芭蕉花做菜,如芭蕉花蘸酱、素炒芭蕉花、肉末炒芭蕉花、包蒸芭蕉花、芭蕉花三鲜汤等。有的菜肴还有特殊作用,蕴含民族文化,如芭蕉花炒狗肉,是哈尼族盖新房时的必备菜;芭蕉花炖鸡,则是哈尼族产妇滋补催奶的佳品。芭蕉心也可通过腌制的方法保存,哈尼族有暴腌芭蕉心的吃法,其味略酸,和暴腌咸菜相似。芭蕉叶包蒸是傣族人用“蒸”的方法烹制菜肴的方式之一。用于包蒸的芭蕉叶一般需用火烤软或晒软。比如芭蕉叶包蒸猪肉、芭蕉叶蒸鸡、芭蕉叶包“毫栋”(粽子)等。
药用价值
芭蕉的根茎、叶、花、果实、茎汁液(芭蕉油)均可入药,其味甘,性寒。芭蕉根、叶、油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之效;主治热病,中暑,烦闷,消渴,痈肿,丹毒,崩漏,淋浊,惊风,癫痫,烫伤,水肿,脚气等。芭蕉花具有具有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之效;主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风湿疼痛,痢疾。芭蕉子生食可止渴润肺,蒸熟取仁食用可通血脉、填骨髓。
工业价值
芭蕉汁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抑菌范围较为广泛,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且芭蕉汁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其抑菌成分表现出很好的热稳定性,在食品工业中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芭蕉的叶纤维为芭蕉布(称蕉葛)的原料,同时也可用作造纸原料。
植物文化
文学
芭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题材。古代文学作品从叶、花、姿态等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芭蕉丰富的物色美感,并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情感投射于芭蕉之上,透过芭蕉意象引发了文人凄苦愁怨、清雅闲适、佛性禅心等情感与情。其中“雨打芭蕉”是重要的抒情意象,呈现出声韵、节令、地域等丰富的美感特征。在欣赏吟咏的同时,“雨打芭蕉”引发了古代文人羁旅思乡、闺怨相思、闲适情趣等复杂的情感体验。
宗教
汉末随着佛教引入中国,芭蕉最为鲜明的文化色彩是其作为宗教植物的象征意义。芭蕉地面部分的“干”是由叶鞘一层一层围成的假茎,其“中了无心何有牢固”“虚无不实,速消归尽”的特征适合用于比喻佛教的“阴蕴”皆空。宗教作品中,如东汉失译《水沫所漂经》:“想如夏野马,行如芭蕉树。”和《沙弥尼戒经》:“信色如影,痛痒如芭蕉。思想如野马,生死如泡。”以及三国支谦译《维摩诘经》:“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又如芭蕉不坚。”等皆是用芭蕉作为喻体来阐明空无不实的佛理。
艺术
芭蕉是人物花鸟画的重要题材之一。著名的芭蕉题材绘画作品如王维的《袁安卧雪图》,开创了人物芭蕉题材绘画的先河。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卧雪图》有雪中巴蕉,此难与俗人道也。” 徐渭是芭蕉绘画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一位画家,创作了二十多幅芭蕉题材绘画,改变了以往芭蕉绘画中的双线勾勒填色的技法,而是采用水墨渲染的手法,大写意表现芭蕉,对后世芭蕉绘画有着巨大的影响。画中用写意的手法将芭蕉、梅花、怪石同置一幅,题诗歌咏,语言浅显平易,一改以往芭蕉纤弱形象,呈现出一种粗犷不羁之美。虽然芭蕉成为绘画的题材相对较晚,但是其无论是在造型、色彩还是文化内涵,都颇得画家们的青睐,成为我国传统花鸟和人物画的重要题材,并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种技法并存的画法流派。以至今日,芭蕉题材绘画仍然长盛不衰,是国画乃至油画的重要表现对象。
参考资料
芭蕉.中国物种200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9 00:13
目录
概述
植物历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