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学,是研究
花卉(主要是研究草本花卉,也包括部分小乔木和灌木)的形态、结构、分类、起源分布、生理、繁殖、应用以及一切
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科学。花卉栽培学作为
园艺植物栽培学中的一部分,是对植物生产栽培最
集约、利用植物最经济、最完善的植物生产科学。
在战国就已有栽植花木的习惯。至秦汉,所植名花异草更加丰富,当时收集的果树、花卉已达2000余种。至西晋,从越南输入奇花异木数十种,西晋的《南方草木状》记载了各种奇花异木的产地、形态、花期,如茉莉、睡莲、菖蒲、扶桑、紫荆等。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花卉园艺书籍。晋代,已开始栽培菊花和芍药。至隋代,花卉栽培渐盛,此时芍药已广泛栽培。唐王芳庆《园林草木疏》、李德裕《手泉山居竹木记》;宋范成大《
范村梅谱》、王观《
芍药谱》、王贵学《兰谱》、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刘蒙《菊谱》等。其中,《兰谱》不仅记载了兰花品种分类,还讲到了兰花的繁殖栽培方法。《菊谱》对加强菊花栽培管理以改进品种均有详细记载。元代为文化低落时起,花卉栽培亦衰。至明代花卉栽培渐盛,达到高潮。在著作方面不仅有大量花卉专类书籍出现,而且综合性的书籍也较多。栽培技术及选种、育种技术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花卉种类及品种有显著的增加,据记载有利用大量播种进行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事实。清初,花卉栽培亦盛,专谱专籍颇多。清末,由于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被掠夺,大量花卉输出国外,民不聊生,花卉事业渐衰。但在这一时期内,帝国主义在我国沿海各大城市安家落户,为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国外的大批花草和温室花卉输入我国。解放后,我国的花卉失业蓬勃发展,但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