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环龙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环龙是流传在广东省大埔县的中国舞蹈,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软腰龙。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历史渊源
花环龙在梅州市大埔县流传已有百余年历史,源于该县茶阳镇下马湖村的软腰龙舞,后逐渐衍化为花环龙的舞蹈形式,并在茶阳镇及湖寮、青溪镇一带广泛流传。
花环龙源于茶阳镇下马湖村的“软腰龙”(或叫舞龙灯)。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茶阳城里饶姓居民“光禄大夫”房下第十六世祖兆源公,到远离6公里的山区下马湖耕山种田,搭寮居住,后逐渐定居,形成村落,到了十八世当人丁渐旺时,为出于每年春节,元宵回城祭祖的需要,晚清秀才饶君滚模仿龙的图案将它画下来,用竹、纸编扎成龙状,组织村民舞龙活动,在村内外四处游动。此后的每年春节元宵期间村民们便把龙取出来翻新,带回城里饶姓宗祠祭祖、赏灯,以舞龙庆贺新春,就这样年复一年,代代承传至今,它的流传历史达二百余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下马湖村龙队被迫停止活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下马湖村龙队带来了恢复活动的机会。一九八O年元宵节,下马湖村龙队被邀至大埔县城参加了县组织的元宵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舞龙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开始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县文化局文化馆文艺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同志,带队来到下马湖村对民间传统的龙舞作了全面调查后,组织了民间制作艺人饶金昌等一批舞龙骨干及茶阳镇文化站干部,对下马湖村“软腰龙”的制作、舞技、舞法以及伴奏音乐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并正式取名为“花环龙”。
1980年冬,大埔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首先对茶阳下马湖村及青溪桃林村的舞龙活动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组织民间舞龙骨干和制作工匠对原有的“花环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现在誉满广东的优秀民间舞蹈一花环龙。
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潇洒自如。以“站、蹲、跪、团、骑、坐”独特的舞技舞法,既可临大小广场,又可登大小舞台,还可以在室内厅堂表演;甚至骑上高墙,或坐于小桥上作舞;既适合于山区活动,又宜于城区表演;既富于浓郁的山乡特色,又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艺术特征
花环龙的道具造型按规格不同分为大龙和小龙,按龙身服饰色彩的不同分为红龙和青龙,红龙象征吉祥平安,青龙寓意除鬼驱邪;龙身为多节圆筒形,节与节间置串串环圈,圈上扎满各色彩带,起舞时彩带纷飞飘扬,宛如无数花环在空中滚动,故名花环龙。
花环龙以红龙、青龙的双龙组合表演为特色,有“双龙抢珠”、“抢珠360度转动”、“跳龙珠”、“卧龙走圆场”、“双龙出海”、“群龙腾飞”、“盘龙”等多种套路。舞蹈以“文舞”、“软舞”为基调,借鉴了传统的“站舞”、“骑舞”的特点和技巧,既能走着舞、站着舞、蹲着舞,又能跪着舞、躺着舞、跳着舞,还能盘着舞、骑着舞,形成了表演轻巧灵活的风格。不拘场地条件,既可进大小广场,又可登大小舞台,还可在室内厅堂表演,甚至亦可骑在高墙或坐于小桥上起舞。
道具制作
首先是龙头。地处边远山区的下马湖村,由于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制约,夜间舞龙时,龙头、龙身内要有火光,为便于在龙头内插放蜡烛,把龙头设计得又高又大,额突、角钝,既不美观又不逼真,单龙头就有30斤重,不便于舞动。改革后,龙头采用竹蔑扎,布包,眼饱,龙头才6斤重,显得灵活轻巧,美丽逼真,威武雄健。
其次是龙身,花环的编织。传统龙身竹扎,纸糊,花环用的是沙纸条,表面粗糙,且色泽不鲜,经不起日晒雨淋;改动后,龙身用木架,竹蔑编扎,蒙上白布,加上油彩,外形美观,色泽鲜艳;花环用竹蔑编扎后,扎上密密反光色纤维包装带,既耐用又光彩艳丽。
再次是龙珠制作,龙珠为圆形状,外形为红色,用竹蔑扎圆后,再包上红色彩布,加上油彩,在圆的中间串上一根平衡轴,便于转动。
另外龙服制作,龙服根据龙的颜色,分为红色和青色,红色配备红色龙,青色配备青色龙。龙服采用客家人传统服饰制作。龙服上还印制龙的图案,体现平安、吉祥象征。
舞技舞法
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潇洒自如。
一是:以“站、蹲、跪、骑、坐”独特的舞技舞法,既可临大小广场,又可登大小舞台,还可以在室内厅堂表演;甚至骑上高墙,或坐于小桥上作舞;既适合于山区活动,又宜于城区表演;既富于浓郁的山乡特色,又具有新时代的气息。
二是:空间优势,不拘场地大小,地势高低,长于向纵(空)施展,形成浓郁高山舞蹈色彩。
三是:传统的龙舞以舞“单龙戏珠”、“双龙戏珠”为主,改进后的花环龙,主要吸纳了民间传统的“站舞”、“骑舞”的精华部分后,合成了花环龙的“站”、“跪”、“坐”、“骑”灵活运用的独特舞法,其次是改单龙为双龙结合,突出合舞中的“双龙抢珠”、“抢珠360度转动”、“跳龙珠”、“多龙结合的环舞”“双龙交差进行”“卧龙走圆场”、“单龙戏珠”、“川龙”、“盘龙”等套路。
伴奏音乐
传统舞龙采取是用锣鼓作伴奏,改动后的花环龙,可以用锣鼓作伴奏,而且还可以用音乐作伴奏,用锣鼓作伴奏时,它有高潮与低潮之分,高潮时节奏加快、紧促,掀起欢快的气氛,同时在变换每个套路时,根据锣鼓节奏变换队形及舞法。用音乐伴奏,采用是汉乐伴奏或大型音乐曲作伴奏。
艺术特点
特点之一:飘逸洒脱。花环龙除龙头、龙尾外,中间为一节节圆筒状,节与节之间扎着一大串花环圈,圈上扎着密密反光色纤维包装带,龙一起舞时,这彩色包装带就飘起来,看上去宛如朵朵美丽的大花环在空中不停滚动,煞是好看。
特点之二:威武雄健,气势夺人。改进后的花环龙,造型美观,威武雄健,舞动时,似巨龙追夺红色宝珠,飞腾跳跃,如入海破浪,飞冲云端,给人留下了腾云驾雾之感。
代表作品
①《双龙戏珠》 ②《双龙出海》 ③《群龙腾飞》 ④《双龙会》 ⑤《龙腾盛世》 ⑥《龙狮共舞》 ⑦《鲤龙会》。
传承保护
传承现状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花环龙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道具成本逐年上升,制作艺人逐年老化,传承面临巨大挑战,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
饶武昌,男,1957年生。8岁即随父学舞花环龙,有40年的表演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舞姿,动作威武雄健,舞技舞法超群,近10年来担任当地少年花环龙队教练,培养了少年舞龙手400多人。
保护措施
2007年6月18日,花环龙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30)。
在大埔县委、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文化局把民间艺术花环龙当作开展全县性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常分派县文艺股,文化馆文艺舞蹈辅导干部深入茶阳花环龙基地指导工作。专门为花环龙撰写文字资料,编制花环龙的整套表演方案,同时,对花环龙道具制作,舞技、舞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提供艺术指导。
一九八六年,茶阳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花环龙”的培训工作,分派一名党委副书记和宣传委员专抓,拨出一定经费,分别在下马湖村、角庵村、街道社区、华侨中学建立了“花环龙”培训基地。并且还通过举办花环龙文化艺术节,推动此项工作进行,舞龙队伍由原来的中老年龙队,发展到青、少年舞龙队,舞龙骨干由原来三十余人,增至三百余人,舞龙骨干遍及于茶阳镇的各个村落,成形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局面。
茶阳镇把抓好全镇青少年花环龙活动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点,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后一代,建立了花环龙制作、活动档案资料,制订出花环龙培训方案,制作有音像教材,花环龙道具,为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影响
改进后的花环龙不但造型美观,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舞技舞法独特,表演艺术更是别具一格;除多次参加县、镇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外,还多次代表大埔县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
1982年9月,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省卷编辑部,中国舞蹈家协会,广东分会来埔拍摄花环龙——双龙戏珠。
1984年9月,花环龙在梅州地区首届梅城元宵灯会上表演了《鲤龙会》。
1986年10月,梅州市十大工程落成剪彩庆典大会上,花环龙表演了《双龙戏珠》。
1988年10月,花环龙赴穗参加广东八八艺术欢乐节,表演《双龙戏珠》,获纪念奖。
1994年10月,花环龙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广东省卷。
1994年12月,在梅州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客属联谊恳亲大会闭幕式上,花环龙表演的《龙狮共舞》,荣获表演一等奖。
1998年10月,在大埔县城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大会上,花环龙表演《群龙腾飞》,获一等奖。
1999年2月,茶阳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1999年12月,花环龙队代表县参加广东省庆祝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演出,荣获“优秀演出队”及“优秀演出奖”的双重奖励。
2000年5月,茶阳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
2003年9月,花环龙代表队赴梅州市参加市第四届体育节《体彩杯》全民健身展示会,表演了《群龙腾飞》荣获优胜奖。
2005年11月19日,在大埔县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大会上,花环龙表演《龙腾盛世》。
2005年11月25日,花环龙代表大埔参加广东省国际旅游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荣获银奖。
2006年2月,花环龙代表县参加梅州市二OO六年客家山歌旅游节巡游活动广场文艺表演,获“纪念”奖。
2015年,大埔县茶阳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
参考资料
茶阳花环龙.大埔县人民政府.2021-01-27
龙舞(茶阳花环龙).梅州市人民政府.
龙舞(花环龙).广东省文化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15 19:36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