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
傣族的旧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依照广大傣族人民的意愿,决定统称为“傣族”。
历史记载
将傣族分为“旱(汉)傣”、“水傣”、“花(腰)傣”,始于清代中叶。江晓林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笺注》中说:将傣族分为旱(汉)摆夷、水摆夷和花摆夷,系始于清代。据笔者所见史料,“旱摆夷”、“水摆夷”之称,最早见之于清乾隆汤大宾《开化府志》,该书卷九曰:“旱摆夷,……八里杂处,耕种为活。男服长领青衣裤,女布缝高髻加帕,其上以五色线缀之,结絮为饰,服短衣桶裙,红绿镶边。婚以媒,丧亦棺葬,其死者所用器皿悉悬墓侧,不复收回,若有格棬之意焉。”“水摆夷,居多傍水,喜沐。男渡船,女佣工糊口。”“花摆夷”之说则始于清嘉庆李祜《诸夷人图(稿)》:“花摆夷,普洱,属威远猛戛地方。性柔软,红白布包头,身穿白布短衣,女穿青花布筒裙。每年三月,男女混杂,敲梆打鼓,采花、堆沙、担佛。好食生酸之物。”之后,这种叫法就陆续见之于史籍文献中。
名称考据
最早对这种称谓提出质疑的是著名傣学家江应樑先生,距今近七十年前的一九三九年,江先生在对今德宏、保山、临沧傣族聚居区做田野考察后撰写了《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一书,他从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傣族,把居住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及经济制度、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在广义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共同心理素质作为识别民族的标准。他指出:“今之人类学者,通称此族为‘台苗(Tai-mio)’或中国掸(China shan)’。”说这个民族除了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外,还分布在“暹罗(今泰国)、缅甸、安南(今越南)诸地。”江先生写此书时,还没有“傣”这个汉字,他不愿用汉语借音字“歹”,因此在著作中沿用当时的习惯称谓“摆夷”。在这部著作中,江先生认为,所谓“旱摆夷”、“水摆夷”、“花摆夷”的提法,既不是傣族自己的划分,也无人类学之意义。
对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或国籍的人,以不同的称谓加以区别,是全世界都认可的一种习惯。如中国之四川人、云南人、南方人、北方人等,如美籍华人、英籍华人等;又如美国之纽约人、得克萨斯人,俄罗斯之莫斯科人、彼得堡人等。傣族自己也有类似的称谓。为了区别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傣族,傣族习惯上在傣字后面加上“勐”、“曼”或“芒”(“勐”:国家或地方之意。“曼”或“芒”:寨子之意。)和地名,以之区别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傣族。按国籍区分,泰国傣族称傣勐诖;缅甸傣族称傣勐德,简称傣德;老挝傣族称傣勐老,简称傣老;越南傣族称傣勐交;印度阿萨姆邦傣族称傣勐阿萨姆等。按国内不同地区区分:西双版纳傣族称傣勐西双版纳(傣泐);德宏傣族称傣勐德宏(傣勒);临沧傣族称傣勐艮;腾冲傣族称傣勐会;怒江傣族称傣勐赫等,以这样的称谓去区别不同地域的傣族,既符合通行的惯例,也不会产生歧义。
我们不能,也不会再称傣族为“僰”、“濮僚”、“闽濮”、“鸠僚濮”、“文面濮”、“赤口濮”、“黑濮”、“蒲蛮”、“金齿”、“漆齿”、“僰夷”、“摆夷”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而只称之为“傣族”。正如不会把现代的某人称作楚国人、齐国人、虢国人一样。
参考资料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中国民族宗教网.2015-05-2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8 06:29
目录
概述
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