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鳗鲡
鳗鲡科鳗鲡属动物
花鳗鲡是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鱼类,又称大鳗、鲈鳗、花鳗等。身体粗壮、延长,前段呈圆柱形,尾部稍侧扁;头较长,圆锥形;吻较短;唇较厚,上下唇两侧有肉质的褶膜;口较宽,口裂稍微倾斜;舌长而尖,前端游离;上颌尖而平扁,下颌突出较为明显;上下颌及犁骨上均具细尖齿,排列成带状;眼睛较小;鳃发达,鳃孔较小而平直;体表光滑,黏液腺发达。身体背部为灰褐色,侧面为灰黄色,腹面为灰白色。因体表呈大理石般色彩而得名。
动物学史
1824年,法国动物学家夸伊(Jean René Constant Quoy,1790-1869)与法国博物学家盖马德(Joseph Paul Gaimard,1796-1858),在乌拉妮号航行报告(Voyage autour de monde, entrepris par ordre du Roi, exécut sur les corvettes de LM “L'Uranie” et “La Physicienne”, pendant les années 1817-1820)中动物学的鱼类部分(Zoologie Poissons)首次有花鳗鲡的记载。
而中国有关鳗鲡类的记载,可参考《说文解字》(122)、《本草纲目》(1596)、《康熙字典》(1716)以及《新安县志》的“鳗”、“鳝”、“鳗鲡”等项。香港较系统而明确的科学描述,是美国鱼类学家福勒(Fowler Henry Weed,1878-1965)在本地学术刊物《Hong Kong Naturalist》1929年第3卷1期的连载文章《A Synopsis of the Fishes of China》的第3部,《鳗鲡类》(The Eels)中,以Muraena mauritiana以及Muraena bengalensis两个不同的学名记载,但实际为该种的次定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报道在广东、澳门、香港、厦门、福州、宁波以及舟山等地有记录。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13.4-13.7倍,为头长的6.3-6.8倍,为体宽的15.2-16.8倍,为肛前躯干长的2.2-2.4倍,为背鳍前距的3.6-6.3倍,为胸鳍长的23.4-25.3倍。头长为吻长的5.4-5.5倍,为眼径的15.4-12.3倍,为眼间隔的5.1-5.3倍。口裂长为口裂宽的1.1倍。
体延长,躯干部圆柱形,尾部侧扁。头较大。吻短,略平扁。眼中等大,圆形。眼间隔宽阔,微凹。鼻孔每侧2个,两侧鼻孔和前后鼻孔分离较远,前后鼻孔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侧鼻孔间的距离;前鼻孔近吻端边缘,呈短管状;后鼻孔位于眼前方偏上,圆孔状。口裂大,端位;口裂微向后下方倾斜,后伸明显超过眼后缘;下颌稍长于上颌。齿尖细,排列成带状;上下颌齿带前方稍宽,后方分内外两齿带;外行齿带2-3行,内行齿带1行;犁骨齿带前方宽阔,具齿6-7行,向后渐减少至1-2行,呈细锥状向后延伸,后端伸达上颌齿带的2/3处。唇发达。舌尖钝,游离;舌基部附于口底。鳃孔中等大,侧位,位于胸鳍基部前下方,近垂直状。肛门位于体中部的前方。
体被细长小鳞,5-6枚小鳞相互垂直交叉排列,呈席纹状,埋于皮下,常为厚厚的皮肤粘液所覆盖。侧线孔明显,起始于胸鳍上角后上方,平直向后延伸至尾端。
背鳍起点远在肛门前上方,其起点距鳃孔的距离较距肛门为近。臀鳍接近肛门,臀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的距离大于头长。背、臀鳍发达,与尾鳍相连续。胸鳍较发达,近圆形。尾鳍后缘钝尖。
液浸标本的头背侧棕褐色,向腹部略淡。体侧及鳍上具明显的不规则云状深褐色斑纹,背鳍、尾鳍和臀鳍后部的边缘暗黑色,胸鳍略浅。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花鳗鲡为典型降河洄游鱼类之一。生长于河口、沼泽、河溪、湖塘、水库等内。性情凶猛,体壮而有力。白昼隐伏于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外出活动,捕食鱼、虾、蟹、蛙及其它小动物,也食落入水中的大动物尸体。能到水外湿草地和雨后的竹林及灌木丛内觅食。其觅食区在菲律宾可达海拔1523.9米的山溪。在中国能达浙江天台山、北雁荡山、南雁荡山,福建韩江上游的长汀和海南岛昌江姜园等山溪。在河湖内性腺不发育;于成年时冬季降河洄游到江河口附近性腺才开始发育,而后入深海进行繁殖。在中国福建九龙江,每年3-7月在河溪中营穴居生活。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达朝鲜南部及日本纪州,西达东非,东达南太平洋的马贵斯群岛,南达澳大利亚南部。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下游及以南的钱塘江灵江瓯江闽江九龙江台湾广东海南岛广西等江河。
国家地区
存在(非繁殖):美属萨摩亚、柬埔寨、中国(浙江、云南、江西、湖南、湖北、海南、贵州、安徽、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台湾)、科摩罗、库克群岛、埃斯瓦蒂尼、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社会岛)、印度(安得拉邦、奥里萨邦、泰米尔纳德邦、西孟加拉邦)、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巴布亚、贾瓦、加里曼丹、苏门答腊)、日本、肯尼亚、韩国、老挝、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沙巴、砂拉越)、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莫桑比克、缅甸(缅甸大陆)、新喀里多尼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群)、菲律宾、留尼汪岛、萨摩亚、所罗门群岛、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汤加、美国、瓦努阿图、越南、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津巴布韦。
存在和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美国(夏威夷群岛)。
繁殖方式
当10-11月刮西北风时节,即开始往河口移动,入海繁殖。花鳗鲡的产卵场约位于菲律宾南、斯里兰卡东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深海沟中。生殖后亲鱼死亡,卵在海流中孵化,初孵出仔鱼为白色薄软的叶状体,叶状体被海流带到陆地沿岸后发生变态,变成短的圆线条状的幼鳗,亦称线鳗,进入淡水河湖内索食生长。在中国台湾省台东的大武河口,中秋节前可见到长约70毫米的花鳗苗。福建省九龙江在3-4月间鳗苗进入河口。
养殖技术
幼鱼培育
⑴池子
⑵增氧机
增氧机在空池消毒前装好,叶轮向内,有利于鳗苗从叶轮下游过而减少不必要的碰伤。每池增氧机安装方向要统一,视白仔池的大小来确定台数及间距,以打出的水流能把鳗鱼排泄物带到中间排污箱为准。电机机油不得添加太多,以防漏油影响摄食。
⑶锅炉及管道
因花鳗鲡白仔培育阶段需长期保持高水温,因此鳗场锅炉显得极为重要,投苗前需对锅炉及其管道设备进行调试和整修。锅炉烧煮、冷却后,打开入孔及观察孔,清理干净炉胆内的污垢,再用水泵清洗干净炉胆内的渣滓,之后锁好入孔和观察孔待用。加温管道及加气阀门要检查是否有破损、漏气,若有则需重新焊接好,排干净里面脏物。出气口管道那端要先用网布包裹,并外加一层铁丝网固定,以免烫伤鳗苗。
⑴苗种选择和放养
优质花鳗苗规格整齐,体格健壮,活力良好,轻轻搅动呈顶水之势,入池后能很快集群环游,体长4-6厘米,体表具黑色素。花鳗苗规格较小,每千克7000-8000尾。
投苗前用粗盐将池水盐度调至7‰左右,水深35厘米,水温为棚内自然水温。入池前,先将白仔苗连同包装袋一起放入池内(此时关闭增氧机),等袋内外温差在2℃-3℃时(约30分钟)再放苗入池,随后打开增氧机(提前将增氧机反转,叶片以刚刚接触水为准)。综合近年来花鳗白仔培育效果看,其放养密度以500-700尾/平方米为宜。
⑵升温训食
白仔入池24小时后开始升温,前2天每天增加2℃,后面升温速度可适量加快,每6小时升高1℃,最后水温稳定在30-32℃。白仔入池48小时后缓慢退盐,日换水量30%左右,3-4天将盐分完全褪去。水温升至28℃时可泼洒红虫训食,喂料前10分钟打开电灯,投喂时先关闭增氧机,前7天将红虫绞碎后全池泼洒,第8天则直接投喂全虫,并逐步缩小泼洒范围,将鳗苗引诱到饲料台周围。首餐红虫投喂量一般为鳗鱼总体重的15%,在红虫泼浆后0.5-1小时内,观察鳗苗的饱食率并做纪录以便及时调整投饵率(肝下红点越多,饱食率越高)。
⑶红虫处理
将刚买进的红虫放入红虫池暂养,微流水不断冲刷并时常翻动洗污,再经过筛绢布(30-40目)爬活(2-3遍),取爬活后的红虫收集滤干后,放在盛有5‰食盐的大桶中浸泡20-25分钟,保持充气并不断搅拌以防红虫窒息死亡,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滤干称重待用。投喂之前在红虫中添加红虫宝(2-3克/千克红虫)或鳗康素(2-3克/千克红虫),浸泡5-10分钟后即可投喂,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红虫死亡。红虫处理时应注意:①虫体辨别。体色呈粉红色、鲜活聚集成团无脏物、无母虫的细小红虫说明是好虫,用手抓起红虫若软绵绵的散开说明红虫已经缺氧,应采取增氧措施(加大水流量、充气等);若虫体泛白且手抓时易从手上流散掉,说明红虫已经死亡,此类红虫不能用于鳗苗投喂。②漂洗水温。如果洗红虫的水温较低(<13℃),红虫不易爬活,而且很难将体内的脏物吐干净,鳗苗摄食后极易患“肠炎”或“爱德华氏病”,因此漂洗红虫的水温不能低于13℃。
⑷日常管理
红虫一般投喂2餐/天,时间可定于5:00、17:00,每餐投喂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首餐红虫投喂量一般为鳗鱼总体重的15%,以后日投喂量按照鱼体总重的1%增加,最终将日投饵率控制在30%左右。红虫绞碎后全池泼洒,四周鳗苗集中的地方多泼,中间排污口附近可适量少泼,因花鳗白仔体格小,相对于其他鳗鱼种类的白仔而言,其红虫绞碎及泼浆时间要稍长些,一般前3天每餐红虫绞碎3遍后投喂,第4-5天绞碎2遍投喂,第6-7天绞碎1遍再投喂,之后则直接投喂全虫,前10天全池泼洒,后面慢慢缩小泼洒范围,直至收缩到料台附近。白仔培育阶段红虫一般投喂60-70天左右(条件允许的话可延长红虫投喂天数),此时花鳗规格一般在400-500尾/千克左右,可转投白仔料,在转料过程中,应逐步调整红虫与白仔料的配合比例,转料速度不宜太快,否则,易导致鳗鱼咬食或不摄食。同时为了减少三类苗的比例,转料后可适当补加红虫投喂。白仔料投喂7天左右即可转池选别。
白仔培育阶段水温保持在30-32℃,每日换水2次,日换水量达100%,换水时要注意温差,应将温差控制在±1℃以内。在养殖初期,水深一般为35厘米,后期根据养殖时间、规格及密度不断提高水位,最后升至70厘米左右。花鳗消化能力弱,摄食量少,白仔阶段红虫日投喂量应控制在30%左右。每次投喂完料2小时后下池排污,排污时动作应缓慢轻柔,一般采用虹吸法吸除粪便及残饵,不宜使用排污刷。定期测量水质,经常调节水质。
成鱼养殖
花鳗鲡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消毒,每667平方米池塘使用150-250千克左右的生石灰为宜,同时还能提高池塘水的pH值,如果pH值达到11以上,还能对水中的野杂鱼类、昆虫等进行清除,并且改善池底土质的酸性。消毒后将池塘水静置15-20天,待其pH值保持在8-9之间则可以进行试养,试养时一般采用其他鱼类,待石灰毒性消失,试养没有问题后放入花鳗鲡。
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质清透、嫩绿,并保证水体中有适量的蓝绿藻,藻类可以起到遮阴、增氧和稳定水质的作用。如果水中藻类较少,会使水体变得清瘦,从而对花鳗鲡的摄食以及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在养殖中可以采用引种或者施肥的方法,促进水中藻类的繁殖。另外,要定期进行巡视,如果发现水中有浮游动物,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对水质造成污染,影响花鳗鲡生长。对于浮游动物可以采用克虫b1型制剂进行杀死,沿着池边2米左右的范围进行泼洒,对水中的浮游动物进行控制,确保水中的藻类充足。另外,还要对水质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发现水中的溶氧度较低,则应该增加增氧机台数,并且延长增氧机的开机时间,确保水中的氧气浓度满足要求。
水质的环境会对花鳗鲡的摄食情况产生影响,其中水温的影响较为严重。如早晚温差较大,会影响花鳗鲡的摄食量,一般池内温度早晚温差应该控制在3℃以内。如果每天的温差超过4℃,则会导致花鳗鲡摄食较少,此时尽量减少投喂量,减少30%-50%为宜。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温差变化时的温度控制,如在春夏交替时可以晚拉掉保温棚,在秋冬交替之时可以提前盖好保温棚,避免季节变化时温差太大对花鳗鲡的摄食量产生影响。为保证花鳗鲡食量,一般根据池内的水温控制投喂量,如当池内的温度在24-29℃之间,投食量为2.5-3%,当水温超过30℃时,应该相应减少投喂量,下降到2.2-2.6%为宜。
另外,随着花鳗鲡不断长大,其投喂量应相应增加。在白苗期时白仔料的投喂量应为鳗体重的5-6%,当生长一段时间转入黑仔阶段后,投饵率应下降到5-3.5%之间。花鳗鲡的摄食量与水质也有密切关系,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换水量不能太大,水质变化太大会导致花鳗鲡的摄食量严重下降,甚至产生不摄食的现象。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物质不能超标,有害物质超标会导致花鳗鲡机体本身送氧失常,因此导致花鳗鲡摄食不规律。
在我国花鳗鲡最常用的养殖方式是露天静水养殖,一般花鳗鲡养殖场的规模适合控制在3.33公顷以内,养殖过程中应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如池塘、注水系统、附属设施等,并且尽量利用自然水源进行养殖。养殖过程中为保持水质的清洁,应进行适度换水,每次换水量保持在池水的1/10-1/7,为改善水质,则一般依靠浮游蓝藻、水车、增氧机,确保水中的氧气满足需求。这种养殖方式成本较低,建造池子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而且使用设备进行增氧,耗电较少,但是总体产量较低,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000-2000千克。
在养殖中要对花鳗鲡池塘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4类,成鳗池的面积最大,一般一级池主要用于幼年花鳗鲡引食训练。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EN)。
濒危原因
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电鱼法对鱼资源的毁灭性破坏,拦河建坝修水库及水电站等阻断了花鳗鲡的正常洄游通道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已难见其踪迹,所以花鳗鲡是濒危物种。
保护建议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4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