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光山花鼓戏)
河南省光山县传统戏剧
花鼓戏(光山花鼓戏),河南省光山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光山花鼓戏的孕育、诞生、成长大致可以分为花会玩灯、打五件、打三件、地灯戏、花鼓班(社)五个阶段。
花会玩灯阶段
光山地区民间歌舞、小调丰富,素称“歌舞之乡”,每当秋季丰收和春节前后,每个村里都会玩灯,进行庆贺,演岀节目有龙舞、狮舞、采桑舞、花挑舞、盘子舞、船舞、车舞等,同时,人们扮演各种典故演唱光山流行的民歌、山歌、田歌、儿歌、小调等。
打五件阶段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提高,单一的玩灯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一种新型的灵活机动的文字形式——打五件,在农村和小集市上应运而生。演唱者背着上雕龙船或丹凤的木制架,架上放着锣、钗、小锣鼓、钹五件乐器,艺人自奏自唱,唱的曲调仍是光山流行的山歌小调,内容多是予祝福、禄、寿喜等一类的颂词,其唱词分定意而唱和即兴而唱两种。这种演唱形式光山民间称为“打龙船”。
打三件阶段
随着艺人演唱技艺的不断提高与发展,打五件逐渐演化发展到打三件,光山民间称之为三二对,即一人打大小锣、钗、一人司鼓板。演唱上二人也分工,一唱一合,这种形式已能演唱简单情节的小戏。后来,这种演唱形式与光山当地盛行的灯会相互结合,同时,融化吸收了光山当地的部分民间歌舞,逐步孕育出了光山地灯戏。
光山地灯戏阶段
光山地灯戏的演出单位叫“班”,多数由箱主组班,有的是由当地艺人和箱主联合组班,少数由艺人们共和组班。全班由五至九人组成,此时的地灯班,多数为季节性的演出团体,于农闲时演唱;少数斑(社)以此为生,常年在农村巡回演唱。地灯演唱时,没有明显的行当之分,只有男角女角之别,可扮演不同身份、性别的人物。演的多是二小的灯曲和三小的折子戏。随着地灯戏唱腔的日益丰富,打击乐表演形式等艺术的发展,为后来职业性花鼓班(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花鼓班阶段
据《光山志》记载,光山花鼓戏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并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正规民营的花鼓班(社)。到民国时期,光山县已有五六个班(社)。
中国解放之前,光山花鼓戏艺人地位低下,只能在偏远的农村进行表演,解放初,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引下,光山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将几个花鼓班(社)合并为一个民营剧团,在这之后,光山花鼓戏由农村逐渐进入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1958年,“反右”斗争扩大化,波及到花鼓剧团,部分演员被除名,后期又受“信阳事件”的影响,人民生计已成问题,花鼓戏也就无法坚持演出。大部分演员又被下放回乡谋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后,在光山县筹建了半职业性的孙铺花鼓剧团,艺人在继承光山花鼓戏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在舞美设计、表演技巧、板式曲调,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光山花鼓戏得以重新发展。
文化特征
音乐特点
光山花鼓戏的音乐由唱腔和打击乐两大部分组成,唱腔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曲调风格各异;曲牌、曲调短小,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打击乐基本上是从豫南民间锣鼓曲的基础发展起来的,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具有表现力。
光山花鼓戏音乐多为五声、六声、七声音阶,以宫凋式、徵调式、羽调式为主,根据不同的剧目和唱词选用不同的板式和曲牌,以适应剧情的需要。光山花鼓戏是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的综合体剧种,在板腔体中又有东柳子和西柳子之分。东柳子唱腔旋律高亢、明朗,适用于大本戏,西柳子唱腔旋律婉转柔和,多用于演出生活小戏。光山花鼓戏的板腔体唱腔音乐,根据节奏的不同可分为:慢板类(一板三眼,4/4节拍)、行板类(一板一眼,2/4节拍)、快板类(有板无眼,1/4节拍)以及散板类(无板无眼)四大类,在各板类中又有不同的板式。
光山花鼓戏曲牌多来源于地方小调,同时也借用了部分豫剧、京剧曲牌。在自编剧目中,还创作了一些曲牌,其常用的曲牌体唱腔有四平调、报台凋、相思调、打字调、小柳子调(即走柳林)、工尺上、还魂腔、闹五更调、经腔等。
光山花鼓戏大多数板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一般都是单独应用,自成一段,但除少数板式如导板、二行快板、悲捻子等,不能单独成段而和其它板式连接使用外,也有两种以上板式互相转换、连接使用的。由于光山花鼓戏伴奏原来只有武场,没有文场,故无曲牌。1953年以后,逐渐增添了管弦乐器,它改变了原单一武场伴奏状况,并取代了部分行弦、转场、舞蹈、身段等方面的打击乐曲,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
角色行当
光山花鼓戏早期的角色行当较为简单,由一旦一丑扮演,后来逐步发展到多种行当。光山花鼓戏共分生、旦、净、丑、末、小、贴、外、夫、杂十个行当,其中,生、旦、净、丑、末为主要行当,每个行当又有其分支。生包括文生、武术生、须生(光山花鼓戏叫“三生”)等;旦包括青衣(苦旦)、花旦、老旦、丑旦(彩旦、泼旦)、刀马旦(武花)等;净包括黑净、架子花脸、武花脸、白脸等(光山花鼓戏有时也以红,黑、白简单而分);末即老生;丑包括文丑、武丑、老丑(亦可统称三花脸)。
舞美特点
光山花鼓戏早期的舞台装置较为简单,因多在农村集镇演出,演出场合有简有繁,简至地摊即能上演,而繁也是相对而言。有舞台者,拉上底幕、天棚,点上油灯,一桌两椅即可。露天演出有时也搭台或土台,台上六根柱子,附有顶棚,台口设沿条、边条,台后设两门,做上下场门,乐队在上场门前面对观众而坐。
早期演出时,由于没有电,只能用油灯照明,在农村演出时,多用大碗或陶壶装油,内插两到三根棉蕊点燃即可照明,后来发展到汽灯,也仅限于照明,不能用做舞台效果。光山县花鼓剧团成立后,因适应城镇大舞台演出的需要,舞台装置也日渐完善。演出传统剧时,增加了硬景、软网景、天幕景。布幕一般有四道边、沿条,设大幕、二幕、底幕、纱幕、垂幕。硬景有山、石片、房片、云片。软景有树、远景、画梁等。无论演出什么剧目,只需改变一下天幕景和台上桌椅及布景布局,即可显示其既定环境。1955年后,舞台灯光由原来的单一照明,增加了天幕投景灯、色彩效果灯、字幕灯、追灯等专用于渲染舞台气氛的电器设备,同时,扩音设备应运而生,不仅增强了舞台音响,而且可用于拟音等方面。
代表剧目
光山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含地灯节目)共有200多个,分为四大门类:即连台戏、本戏、垫台戏、饶戏。连台戏有《目莲救母》《天神戏》《薛丁山征西》《薛平贵》等,共计十多部;单本戏有《方卿拜寿》《兰丝带》《晒罗裙》《大清官》《小清官》等,共计八十多本;垫台戏,多系杂曲,由丑角一至二人演出,剧目有五十多个;饶戏,也叫找一曲,因三边地区有一习惯,正戏结束后,必须加演一曲,不演观众不散。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光山花鼓戏是光山当地群众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无论是民间婚丧嫁娶、子女升学,还是盖屋上梁、节庆庙会,人们都会进行花鼓戏演唱,光山花鼓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光山县十几个花鼓戏班和60多个地灯班融为一体,经常参加各类演出,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山花鼓戏的老艺人不断减少,一些剧目和演唱技艺面临失传;光山花鼓戏的一些艺术形式衰退,演出设备简陋,有些表演比较粗俗;受方言影响,演出有地域局限性。这些问题,使光山花鼓戏处于艰难的境地。
传承人物
魏桂凤,女,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花鼓戏(光山花鼓戏),河南省光山县申报。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光山花鼓戏这项民间艺术,光山县政府先后募集资金300多万元,同时建立了5个光山花鼓戏培训基地。
光山县对光山花鼓戏的音乐进行了收集,已整理出光山花鼓戏老艺人郑希慈、翁行凡、梅家元唱腔专辑,并对部分花鼓戏老艺人进行调查摸底,不断掌握花鼓戏活动情况。
光山花鼓戏艺人翁行凡的亲属,自愿捐献翁行凡生前演出的道具、唱本、证书等60多件,由光山县文物部门收藏。
2008年10月,光山县文化局将收集整理的光山花鼓戏的资料编成《光山花鼓戏》一书,由信阳市有关部门出版,供内部交流。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光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花鼓戏(光山花鼓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花鼓戏(光山花鼓戏)》项目评估合格,光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1956年,光山花鼓戏《假报喜》在河南省第一届戏剧会演中获得二等奖。
2004年11月,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在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汇演中获得金奖。
2005年12月,加工整理的光山花鼓戏《顶椅》在首届河南省民间戏剧节中获得银奖。
2006年,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假报喜》《顶椅》在河南省县(区)级文艺团体戏剧大赛中获得铜奖。
重要展演
2006年11月,光山花鼓戏《打六望》在河南省信阳市“锦绣茶乡——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进行了表演。
2007年1月,光山花鼓戏在郑州中原民间文化展演中进行了表演。
2010年3月,光山花鼓戏在淮阳举办的河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进行了表演。
参考资料
光山花鼓戏.光山县人民政府.
花鼓戏(光山花鼓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5:38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