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溪村游花灯历史悠久,是第二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之一。游花灯是为了祈福,同时也可以增进亲友邻里的感情。如今,村民们还通过花灯宣传计生国策、家风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给花灯赋予了时代的内涵。
历史由来
芷溪花灯源自宋代宫廷花灯,以宫灯为主灯,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鳖鱼灯,画上字画或装饰罗汉、古装人物等,用特制玻璃杯装好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灯,形成“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芷溪花灯这一客家传统民俗活动具有“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客家元宵节庆之一。
出案规则
顺序
芷溪有一万多人口,按祖例,由黄、杨、邱、华四姓轮流为头出花灯,轮到人口多的姓氏时花灯可达百余个。每年的芷溪游花灯活动从正月初一开始,除了初五和初八不游外,一直游到正月十五才告结束。其中,初一至初七为“游庵庙”,只游到村里的庵庙中,祈福风调雨顺;初九开始为“游四方”,要游遍全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宗祠祖屋,不但锻炼脚力,还为新年外出创业者壮行,更为增进全村四姓感情,推动乡村和谐安康。
背园杨姓——阁康邱姓——邱坑、店背、水井背邱姓和华屋华姓——杨背杨姓——背园杨姓——阁康邱姓——邱坑、店背、水井背邱姓和华屋华姓——黄姓,按一年一轮流,八年一循环。
规则
1、出游时间为正月初一到初四、初六、初七、初九到十二,正月十三到二十及四月初八。
2、正月初五、初八为忌日,一般不游。
3、正月初一到初四、初六路线只敬奉洪福公王、天后圣母和邱坑公王,花灯宴前后均为荤菜。
4、正月初七为“齐灯”日,所有花灯必须出游,路线与前几天一致,上午要备好三牲、香、烛、纸、炮到洪福公王神座前敬奉,花灯宴前后为荤菜。
5、正月初九到正月十二称“案日”,正月初九到十一路线为“游四方”,不再敬奉神明,背园、寨上、草坪、阁康、邱坑、店背、水井背和黄杨两姓的全部老屋都要游到,此3天需斋戒,花灯宴前后均为素菜。
6、正月十一为“正日”,一般全部花灯都会出游,常配有龙灯、古事。
7、正月十二为“还礼”日,路线随意,主要任务是到亲朋好友家“还礼”,花灯宴为出灯前吃素,归后吃荤。
8、若至正月十二安排不完,正月十三至二十(百花生日)均可安排,路线随意,花灯宴前后均为荤菜。
9、四月初八随意出游。
工艺特点
芷溪花灯整体以竹篾为骨架,裱糊通草纸,内置晶莹剔透琉璃杯。一个花灯的制作就涉及雕刻印刷、绘画剪纸、金属塑作、纺染漆艺、服饰制作、竹木器编织扎制等传统手工艺。
每个花灯重约20斤、高5尺,分二、三层结构,有99盏油灯火。花灯以宫灯为主体灯,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鳖鱼灯。主体灯的上层分内外两层,中间是绘有“天女散花”“大闹天宫”等人物形象的走马灯,点燃后不停旋转,栩栩如生。
芷溪花灯用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灯,形成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被誉为“纸包火”的奇迹。
结构
花灯上半部外围由六盏鳌鱼灯,(“龙生九子,鳌占头”。古代读书人希望通过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六盏凤鸾灯,(凤凰嘴里衔着步摇,凤冠上镶戴着各色绒球。)六盏小宫灯构成;下半部以六角宫灯为主,配置莲花灯、牡丹灯等; 五盏为一联,共十二联,六十盏;最底部为金丝裙摆,莲花轻移间摇曳生姿,雍容华贵。内里又分上下两层走马灯。走马灯上绘有亭榭楼台戏文典故,花鸟鱼虫木偶佳人。双层走马灯的顺时针,逆时针运转是整个花灯的点睛之笔,转轮与转轴的契合要张弛有度,转轮下点燃的琉璃杯要提供充足的热能,引起空气对流,热空气上升才能使走马灯转动。才子佳人才能随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在这之前芷溪花灯里的走马灯一直都是周边乡民的“电光影戏”。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芷溪花灯主要分上下两部分,共99盏火。上部分称“宝盖”,为里外、上下各三层的六角一体阁楼,阁内为各类人物造型,绘花鸟鱼虫,写吉祥祝语,盖顶镶玛瑙,共35盏火。上层为5个牡丹花灯5盏火,内层6盏火;中层为6个凤鸾灯6盏火,内层6盏火;下层为6个鳌鱼灯6盏火,内层6盏火。中层和下层各连一厢走马灯,“上火”后二者反向旋转,凤头鳌首缀五彩细珠。下部分为花灯主体,分里外三环,共64盏火。中轴2个灯,上为宝伞纱灯,互邻并排3盏火,下为花壶灯1盏火(过去为垂直层叠的3盏火,因技术问题改为1盏火,但原先3盏火亦称1盏);中环为6串30个灯30盏火,一般为六角宫灯,也有牡丹灯或花钵灯;外环为5串30个花篮灯30盏火。
组装
主体部分小灯均由细铁丝上下提调组成,宝盖用11根粗红棉线(9寸6根、7.5寸2根、4.5寸2根、4寸1根)系于弓形竹杆顶端(杆端口一般用大红纸花或插花装饰)。
配件
1、火螺子:细铁线弯成螺旋状作为灯芯支持架,150个左右。
2、琉璃杯:必须透明,150个左右。
3、灯芯:细红棉线,150个左右。
4、灯油:无烟植物油,主要用棕油,茶油或花生油亦可。
5、花灯雨伞1把。6、档风草席1番。
7、领路提灯1对或2对。
8、牌板灯若干。
队伍配乐
队伍
每个花灯需开道1-2人,领路提灯2或4人,锣鼓队6人,抬灯师傅6人以上,抬伞1人,抬席2人,提琉璃杯2人,其他若干人,大致30人左右。若有牌板灯或十番可达40-50人。
配乐
1、苏州锣鼓:使用鼓、铜钟、铜锣、大钹、小钹、苏锣6种民间乐器,乐谱分为两段,重复演奏。
2、十番音乐:使用笛子、秦琴、三弦、二胡、板胡、京胡、大胖胡、小胖胡、板眼、碰铃和锣鼓等民间乐器,有固定的乐谱。
花灯宴席
出门前称“点心”,一般菜肴比较简单。花灯归到家中方为正宴,看灯宾客齐座,菜宴上佳,讲究山珍海味,
席间燃放烟炮助兴,主菜上毕,猜拳声起,常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