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渔鼓
浙江省平阳县民间传统曲艺
平阳渔鼓,又称蓬鼓,闽南方言称之为嘭鼓,是浙江省平阳县民间传统曲艺的一种。这是一门地方性很强的传统说唱艺术,均用闽南方言演唱,演唱起来既通顺又琅琅上口,节奏感强,极具当地特色,通俗易懂,曲调古朴清丽,原汁原味,适合平阳北港等地区民众的欣赏习惯和口味。
历史沿革
历史渊源
平阳渔鼓又称“蓬鼓”“嘭嘭鼓”,闽南方言称之为“嘭鼓”“彭鼓”“盘鼓”。关于渔鼓的起源,史料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闽南人三次大规模移居平阳和洞头,随着民族的迁徒,民间说唱形式也就随之而来了”。《中国曲艺志·湖北卷》中记载,渔鼓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它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精神,名为道骨。道情即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所唱的经韵,又称道歌。自古就有用渔鼓简板演唱之记载。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这一支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曲牌体道情流传在北方发展成为戏曲,成了道情戏,与渔鼓道情有较大区别。民间则常把道情和渔鼓混为一谈。戏剧《珍珠塔》等文艺作品中,均有渔鼓的印记。《西游记》第七十回:“行者道:‘你的大王却着恼呵?’小妖道:‘正在那里着恼哩。你去与他唱个道情词儿解解闷也好。’”这里虽然仍称作“道情”,但和尚可以唱,而妖怪大王爱听来解闷,正如《清稗类钞》所言:“道情,乐歌词之类,亦谓之黄冠体。盖本道士所歌,为离尘绝俗之语者。今俚俗之鼓儿词,亦谓之唱道情。江浙河南多有之,以男子为多。”可见渔鼓已经完全变成一种市井艺术,早已远离了“道情”的实际范畴。
渔鼓艺人们传说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首制渔鼓,他们把“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当作渔鼓始祖。据说张果老手上拿的道具就是渔鼓,他的伙伴曹国舅拿的笏板是当简板用。张果老击着渔鼓到处游走,劝说世人从善避恶;学仙的道士们依样画葫芦,于是就有了“道情”表演。学者们考察历史后认为,道情源于东汉张道陵时期出现的道歌,唐朝统治者信奉道家,道情因之盛行;约在宋元时期,道情的形式和称呼被民间说唱艺术吸收,演说内容则变成叙事性的传奇,脱离了道教的说教范畴,而演变为渔鼓。最早的渔鼓是用鱼皮蒙的,所以叫做渔鼓。明清时期,王夫之郑板桥等都写过渔鼓词,渔鼓有了文人因素而大行于世。
发展沿革
据《平阳县志》记载:“渔鼓是从闽南传入。”明末清初时期大量福建移民北迁平阳,由此可见,渔鼓大约是在那时由北迁移民带入平阳,已有400多年历史。渔鼓传入平阳以后,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完善,逐渐吸收平阳木偶戏和南戏等戏曲的艺术特点,并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唱曲目通俗易懂,节奏轻快,韵律讲究,拖音短而尖,形成别具一格的演唱特色,颇具浙南地区风格,精湛的唱技令听众流连忘返。清末至民国,平阳渔鼓进入了鼎盛时期。由于平阳渔鼓来自民间,源于生活,贴近百姓,而且演唱形式简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民间遇到红白喜事、寿诞还愿等总要请上渔鼓艺人堂唱,街头巷尾到处可闻渔鼓唱声。有些名艺人还被聘到外地进行演唱,平阳渔鼓声名远播,极为旺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阳登记入册的渔鼓艺人有100多人,于1957年县里成立了平阳县木偶曲艺协会,下设木偶、鼓词、渔鼓三个分会,全县40多位渔鼓曲艺人成立了“平阳县曲艺协会渔鼓分会”,选举渔鼓名师、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张家田担任协会副会长,渔鼓分会会长。张家田曾多次参加温州地区及浙江省的曲艺会演,演唱字正腔圆,深受观众和专家的好评;1959年张家田参加浙江省曲艺观摩演出,演唱渔鼓《岳飞枪挑小梁王》,影响深远;“文革”期间,渔鼓艺人作为封资修的牛鬼蛇神批判,禁止参加演出,平阳渔鼓的发展曾一度呈停滞状态;20世纪80年代初期,平阳县文化馆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王瑞芳对渔鼓音乐与配器进行了多次加工和改革,吸收了民间优秀音乐和兄弟曲种的曲调,改由单人演唱为多人分角色演唱,还在原有的长筒和简板的基础上,配备了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曲调更加悠扬婉转。
艺术特点
演唱形式
平阳渔鼓属道情类民间说唱艺术,类似浙江一些地方的道情、莲花落,但演唱语言、声调、风格不同。平阳渔鼓为单人说唱艺术,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分“门头唱”和“堂唱”两种表现形式,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旧时渔鼓艺人大多出身贫苦农民或残疾人(盲眼、跛足等),社会地位低下,以走村串户门头唱为主,唱的是小段词;较有名气的艺人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做红白喜事、寿诞、还愿、庙神庆诞等聘去堂唱,堂唱唱连台本戏,内容主要取材于传书和民间故事,具有相当精彩和完整的情节。
平阳渔鼓演唱形式为单人表演,以唱为主,道白不多。说唱时将渔鼓(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下端蒙着猪油膜的毛竹筒)斜放在膝盖上用左肘护住,左手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捏着简板(为一对长10厘米由毛竹制成的竹片)打节拍,右手大拇指按长筒底端,其余四指按节奏轻轻地拍打着蒙皮发出“蓬蓬”之声。右手拍打蒙皮很有讲究,一般根据唱词内容分“击”“滚”“抹”“弹”等技法。四指同时拍击称“击”,四指连续交替单击叫“滚”,四指击鼓止音是“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为“弹”。
文词唱腔
平阳渔鼓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质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但押韵不严格。文字平实,语句通俗易懂,用闽南方言演唱。有时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也间以五字句或十字句。七字句中又常以四三分逗形式分节演唱,由上起、下落两个乐句构成一段。
平阳渔鼓文词具有故事情节性,在叙事方式上有顺叙、插叙,在构思技巧上有伏笔等手法,还将心理描写、人物塑造、叙事抒情等手法有机结合起来。
调式结构
平阳渔鼓调式结构基本为五声调式间或加清角。以宫调式和徵调式为主,偶有商调式。旋律淳朴悠扬,常以一个基础曲调反复吟唱,叠句多次出现。口语化、朗诵式的曲调,大都顺其闽南方言音调的变化而自然变化,行云流水,通顺流畅。音乐节拍自由多变,一首曲子常出现多种不同节拍。节奏轻快,韵律不讲究拖音,短而尖,别具一格。艺人表演时常运用声音的高低、语速的缓疾变化,惟妙惟肖地描摹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表达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情感。还运用渔鼓的击、滚、抹、弹不同演奏指法进行轻重缓急的变化处理,从而营造跌宕多变的氛围,使听众恍若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平阳渔鼓为板腔体说唱艺术,节拍中强拍称“板”弱拍为“眼”。右手拍打渔鼓发出“蓬蓬”之声为“板”,左手和着鼓声扣动简板发出“扑”“七”之声为“眼”。
经典曲目
平阳渔鼓曲目以口头传授和手抄本传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岳飞枪挑小梁王》、《杨家将》《绿牡丹》、《乾隆下江南》、《三合明珠剑》、《说唐全传》、《罗通扫北》、《粉妆楼》、《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二度梅》、《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三冤判》、《八美图》、《天宝图》、《再生缘》、《小八义》、《文武列英会》、《斩飞剑》、《白牡丹》、《正德游江南》、《海公小红袍》、《大红袍》、《倭袍》、《南京五状元》、《乾隆游山东》、《八美楼》、《十二红》和《高机与吴三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阳县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渔鼓唱本进行挖掘整理,推陈出新。创作出《林钟英告状》、《儿女风尘记》、《杨立贝告状》、《苦菜花》、《智取威虎山》、《新婚之夜》、《东海前哨》和《浪子回头》等现代曲目,还有一些赞扬好人好事、劝人戒赌戒毒,以及歌颂党、宣传实事政策的自编唱本。
流行地区
平阳渔鼓是平阳民间传统曲艺的一种,广泛流传于原平阳南北港地区,包括平阳县麻步、水头、腾蛟、山门、南雁、闹村以及苍南县的灵溪、桥墩、矾山、马站、藻溪、赤溪等乡镇,同时还流行于洞头、玉环、福鼎等县市通行闽南话的区域。
传承保护
代表艺人
平阳渔鼓主要以拜师学艺的方式传承,旧时为贫苦人民谋生的手段,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平阳渔鼓代表艺人,可追溯到清末柯阿金,民国时期又出现了具有影响力的张家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张家田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纪孔珊、林开储、周超涨、杨化念等人。
柯阿金,人称“嘭鼓金”,苍南县桥墩镇(原属平阳县)风岭村人氏,其生平履历已无从考查。柯阿金是当年平阳一带无人不晓的渔鼓艺人,名噪一时,后来又带出了民国时期具有影响力的高徒张家田。
张家田,又名张家钿,平阳县水头镇凤湾村人。幼时丧父,母亲改嫁,后由三叔养大。由于家境贫寒,读了两年私塾后辍学,拜“嘭鼓金”学唱渔鼓。从师三年中,将先生口传的所有唱词都一一记录在自己本子上,每天起早贪黑进行背唱。出师不久,便以演唱《岳飞枪挑小梁王》而声名鹊起。他表演渔鼓音色宏亮,吐字清浙,字正腔圆,表情丰富,在当地家喻户晓,大受欢迎。他曾多次参加温州地区及浙江省的曲艺会演,屡屡获奖,并受到观众和专家的好评。至今还在凤湾村群众中流传着张家田得意时自编的四句词头:嘭鼓敲起闹嘁嘁(“嘁”敲竹板的声音),江南算来头一支(“支”是“个”的意思)。若谁比我敲珂好(“珂”即“更”字意思),情愿跟伊学三年(“伊”字即“他”)。
张家田生前有四个得意门生:平阳凤卧镇的纪孔珊、南湖的林开江、苍南大渔乡的周超涨、灵溪的其明。
纪孔珊,张家田的学生,平阳县凤卧镇西塔村人。
林开储,张家田的私淑弟子,苍南县灵溪镇(原属平阳县)人。
杨化念,纪孔珊的学生,平阳县麻步镇人。2008年1月经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嘭嘭咚(渔鼓)”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现状
平阳渔鼓现状不容乐观,面临濒危状况。其传承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依赖于艺人的“口口相传”。随着渔鼓老艺人的相继辞世,“人亡曲散,人走艺亡”,渔鼓日渐衰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渔鼓被当成“四旧”破除,遭到致命打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收录机的逐渐普及运用,渔鼓获得了新生机会,许多艺人将自己演唱的节目录制在磁带上,进行销售,也有人提着录音机走街串巷巡回播放渔鼓节目,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渔鼓传播范围,但也使渔鼓丧失了原汁原味的艺术感染力。
随着现代文化迅速发展及乡村电视的普及,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改变,纷纷追求时尚的流行艺术,像渔鼓这些当地民间曲艺几乎无人问津。又由于老一辈民间艺人的去世,年龄轻些艺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纷纷改行,民间渔鼓专业艺人已断层。20世纪50至60年代,全县(含今平阳、苍南)登记在册的渔鼓艺人有60多位。进入21世纪以来,只有乡间老人会里还保留着个别老艺人以录音磁带或做成CD片在流传演唱。平阳渔鼓逐渐淡出民众的视线,需要尽快加以抢救和保护。
保护措施
平阳、苍南两县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平阳渔鼓的保护工作,落实专人、专项基金对平阳渔鼓予以重点扶持;鼓励创作者深入民间,真正掌握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保护它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保护渔鼓名师和老艺人,鼓励和帮助渔鼓传承中的拜师授徒方式以培养渔鼓新人;借助媒体的力量,确保平阳渔鼓在地方甚至是全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它,并加入到该曲艺的队伍中。
2007年平阳渔鼓(平阳县、苍南县)被选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受到重点保护,由浙江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代表作的发掘、保护和人才培养,还将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并在合适的区域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参考资料
平阳渔鼓(省级名录).平阳新闻网.2012-04-28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8 12: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