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眉蝗莺
莺科蝗莺属动物
苍眉蝗莺(学名:Locustella fasciolata):体重21-34克,体长17-18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大而羽色较淡的莺。上体橄榄褐,眉纹白,眼纹色深而脸颊灰暗。下体白,胸及两胁具灰色或棕黄色条带,羽缘微近白色,尾下覆羽皮黄。幼鸟下体偏黄,喉具纵纹。嘴大。虹膜褐色;嘴上嘴黑,下嘴粉红色;脚粉褐色。
形态特征
苍眉蝗莺雌雄羽色相似。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头顶至后颈常常更多橄榄色,腰和尾上覆羽较多棕色,眉纹淡灰色或灰白色,眼先和耳覆羽与头顶相同。颊淡灰色,两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具淡棕褐色羽缘,未磨损的新羽具有窄的灰白色羽缘,次级飞羽外翈土褐色,尾呈显著的凸状,尾羽红褐色。下体白色,下喉和胸灰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橄榄褐色,尾下覆羽有时沾皮黄色或赭土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土赭色。
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体色稍暗,上体橄榄褐色,下体黄色或黄白色,胸和两胁橄榄色或淡橄榄褐色。
虹膜褐色,上嘴黑色,下嘴褐色或粉红色,脚暗肉色或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5-34克,♀21-28克;体长♂170-180毫米,♀173毫米;嘴峰♂16-21毫米,♀15.4毫米;翅♂77-80毫米,♀74-82毫米;尾♂65-75毫米,♀67-74毫米;跗蹠♂25.5-28毫米,♀2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河边灌丛和草地,也栖息于富有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稀疏云杉林、冷杉林、林间空地和林缘灌丛、草丛、芦苇沼泽和草地,有时也出入于耕地、庭院、公园和村寨附近的树丛、灌丛和高草丛中。
生活习性
中国东北地区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通常春季于5月迁来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指名亚种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及黑龙江北部的大小兴安岭,迁徙时见于华东省份及台湾。
常单独和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也结成小群。通常躲藏在茂密的草丛中活动和觅食,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一般很少上到灌丛和草丛上面等暴露地方,也很少飞翔。常在草丛和灌丛下面地上奔跑或沿灌木分枝和草茎间跳来跳去,因而常常只能通过鸣声来感受到它的存在。有时由于人的突然撞入使它被迫从草丛中飞起,但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或灌丛。繁殖期间喜欢在地上鸣叫,再跳到灌木和草茎顶端继续鸣叫。叫声是华美而带高低起伏短句的长鸣声。叫声包括颤音cherr-cherr…cher及响亮的似吵嘴声tschrrok tschrrok。清脆悦耳,常常昼夜鸣叫不息。
主要以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中国、印度尼西亚、蒙古、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和东亚区)。
中国
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通常营巢于距水域不远的茂密灌丛和草丛中地上,也有在沼泽和湿草地中干燥的高地上营巢的,但巢亦多置于灌丛和草丛的掩盖下,极为隐蔽。巢呈杯状,外径8.2厘米,内径8厘米,深6厘米。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污白色,大小为22.2-23.0毫米×15.9-16.6毫米。平均为22.6毫米×16.4毫米。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苍眉蝗莺.Indonesiatravelingguide.
Locustella fasciolata .The IUCN Red List .2018-01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1:0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