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羚(学名:Nanger dama):是偶蹄目牛科苍羚属的一种
食草动物。头体长140-165厘米,肩高90-120厘米,尾长25-35厘米,体重35-75千克。是所有
小羚羊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质强壮,雄性的更大更结实。有细腿和细长的脖子,以及S形的角。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皮毛光泽具红褐色和白色斑点。脸颊和下体始终是白色的,脖子红棕色,其喉咙上总是露出白色的斑点。有三个亚种,亚种之间的颜色不同。
物种学史
“Dama Gazelle”曾经译为鹿瞪羚或鹿羚,以往通常将该物种归于
瞪羚属(Gazella)。在2000年,该物种与索马里瞪羚(Soemmerring's Gazelle)和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 一起从瞪羚属划入苍羚属(Nanger)。苍羚属有3个物种,分别为苍羚(Nanger dama)、葛氏苍羚(Nanger granti)和
索马里苍羚(Nanger soemmerringii)。
形态特征
苍羚头体长140-165厘米,肩高90-120厘米,尾长25-35厘米,它们的大小也具有性别差异,雌性通常重35-40千克,雄性则介于40-75千克之间。是所有
小羚羊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有细腿和细长的脖子,以及S形的角,雄性的更大更结实。皮毛光泽具红褐色和白色斑点。脸颊和下体始终是白色的,脖子红棕色,其喉咙上总是露出白色的斑点。但是,
亚种之间的颜色不同。这些动物的角形状像字母S,向后指向并向上卷曲。角的长度通常在25-35厘米之间,雄性比雌性大一些。
苍羚共有3个亚种,颜色差别很大,在分布范围是从东到西染色程度增加,东部亚种(Nanger dama ruficollis),主要是白色的,只在脖子和背部显示红棕色。最西部的西部亚种(Nanger dama mhorr),上体除了臀部几乎完全红色。它的喉咙处有一个白色的小斑,红色的脸颊上有苍白斑块和黑色的条纹,从眼睛一直延伸到嘴角。
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均退化,但下门牙保留,下犬齿门齿化,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
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
栖息环境
栖息于
萨赫勒草原,包括热带稀树草原、带有金合欢和黍属植被的半沙漠地区、平原、丘陵和山区的边缘地带。通常会避开真正的沙质地区,但会经常出现低矮的山地和高原地区。生活于
非洲撒哈拉沙漠内,季节性迁移,形成较大的数百只的群体,于旱季时会迁往南方找寻食物,雨季时则回到北方境内。通常,在植被稀疏的干旱地区生存。 但是,由于该动物季节性迁移,因此其栖息地全年变化很小。该物种在雨季时居住在撒哈拉沙漠的牧场和高原上,在旱季时迁移到开阔的灌木丛中。它们会避开该地区的山脉和沙丘,一般选择更平坦的平原。
生活习性
集群
苍羚长期迁徙,在雨季迁入撒哈拉沙漠,在旱季迁徙到开阔的丛林。在沙漠中时,它们虽然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有时多达数百只。在丛林中,通常以约10-20只的小群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有母畜群(仅雌性及其幼年)和单身汉群(仅雄性),但许多群体由占优势的雄性、数个雌性和数个年轻苍羚组成。
苍羚通常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生活在畜群中。 在该物种的小型混成群中,有一个等级制度,占优势的雄性可以通过与众不同而直立,也可以通过修剪灌木丛和草丛来标记自己的身份。 雄性经常用角来威胁,摇头和“假装”打架,以显示其力量。
活动
苍羚面对很多捕食者,包括
豺狼、
猎豹、
斑鬣狗和
狮子。逃跑是它们的主要防御手段,它们非常适合奔跑。当苍羚发现掠食者时,它们会采取警惕的姿势,并经常踩踏其脚,盘旋行走,抽动其侧翼皮肤并打喷嚏,以警告部落的其他成员。
该物种中的大多数交流都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 例如,直立姿势表现出攻击性和较高的地位,也用于性爱展示。雄性也可能倾斜其头部或撞击,以吸引其他苍羚注意其角。另一方面,屈服通常表现为头部降低或下颏突出。转向或移开也被用作指示提交的方式。这些动物也利用气味,同一个部落的所有成员都排尿和排便,以此来标记它们的领地免受外来者侵害。 已知雄性在性交时会打喷嚏。
食物
苍羚是食草动物,以灌木、草叶,粗糙的沙漠草和相思树树叶为食。这些苍羚通常以后腿的两足方式直立,以便够到这些树的较高的枝叶。该物种生命力很顽强,耐热,可以数周不喝水,它们能够从食用的植物中获得所需的大部分水。苍羚通过食用相思树的叶子来进行种子的传播,它们还是许多在平原上生活和狩猎的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
分布范围
灭绝: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利亚和突尼斯。
存在不确定性:苏丹和撒哈拉沙漠西部。
重新引入:塞内加尔。
存在不确定性和游荡:阿尔及利亚。
繁殖方式
交配全年可进行,但主要发生在8-10月之间。交配季节最早可于8月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 在此期间,雄性占据领地,并从事表明其侵略性和地位的行为。 它们通常会小便或排便,以标记自己的领地,并鸣叫宣示自己的力量和地位。雄性也追赶和跑动,以使雌性和附近的其他雄性保持远离。雄性的求爱行为通常包括腾跃、抬高鼻子、直立姿势、前肢踢脚、用口吻触摸或舔雌性。有些雄性甚至可能会打喷嚏来引起伴侣的注意。同意接受交配的雌性经常会转圈、急转弯,并伸出尾巴以表明它们已准备好交配。雄性站立在后腿上,前腿搭在身体缩在一起的雌性身体上。雌性在交配期间继续运动是很常见的。
雌性的发情周期通常持续约19天,尽管可能短至16天或长至22天。通常,该物种一次产一个后代,在极少数情况下会生双胞胎。幼仔初生时,母亲会将新生儿与其他苍羚群隔离。几天后,年轻的苍羚就可生长的足够强壮,可以跟随母亲进入草原和其他苍羚混群。雌苍羚投入大量精力保护自己的年幼的孩子。两个雌性联手捍卫自己的后代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经常可以观察到成对的雌性追逐和攻击猎捕年轻瞪羚的豺狼。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 ver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种群现状
自1950年代和1960年代以来,苍羚的数量急剧下降。1970年代初期,位于乍得的奎得瑞米-奎得阿奇米的自然保护区(The Ouadi Rime - Ouadi Achim Faunal Reserve)(该物种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的种群估计为10,000-12,000只,但该物种在该保护区中已经非常罕见。 已知的剩余数量非常少,而且非常分散,它们大多分散在乍得,尼日尔东部和马里/尼日尔边境地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地区中,数量非常低,观察到的苍羚群很小(范围= 1-5个个体)(2007年)。在所有情况下,亚种群可能约有20个个体,相隔数百公里,存世的野生种群总数肯定少于500只。
苍羚在2004年就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物种,在十年间其数量下降了80%,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其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陆,野处总数不超过100头,总种群数目少于2000头。在非洲、欧洲及
美国的
动物园内有圈养。
相关报导
撒哈拉边缘地区的热带稀树草原曾经是苍羚的故乡。苍羚共有3个亚种。西部亚种(也称穆霍尔幼瞪羚)是生活在最西部,且颜色最深的1个亚种。它体态优雅,毛色亮丽,格外惹人喜爱。自1968年来,它在野外已灭绝。为保育撒哈拉动物物种,共有11头西部亚种于1971年被收入西班牙南部的阿尔梅里亚饲养场。共有200余头穆霍尔瞪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中,它们皆由此发展而来。
德国海拉布伦动物园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法兰克福动物园和柏林动物园进行了一个合作项目,旨在将苍羚从海拉布伦动物园重新引种回突尼斯和摩纳哥国家公园。得益于这项卓有成效的工作,自1997年来已有60多只苍羚回到自己的故乡。尽管它们在欧洲动物园里已繁衍数代,有些甚至还是用奶瓶喂大,但苍羚极顺利地适应了全新的、陌生的环境。它们甚至无视预设的饮水处,完全恢复了半沙漠之子的本色,从食物中获取所需水分。梨果仙人掌的叶子或沙漠南瓜的果实正是它们的主要水分来源,后者因其苦涩连家畜都不愿问津。苍羚还能灵巧自如地从长满尖刺的金合欢树上取食嫩叶,毫发无伤。这正是它们祖先的主要食物来源。
苍羚对欧洲青草饲料非常挑剔,它们这种显然靠基因存储下来的“知识”。刚刚将这些小家伙放生到野生动物保护区1天后,它们的逃逸距离就已经超过3100米,看来苍羚在这个祖祖辈辈曾经繁衍生息的地方也很快找了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