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3UB舰载战斗机
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战斗机
苏-33UB战斗机是俄罗斯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的舰载战斗机,由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IB原型机的基础上研制的,也是苏-33“侧卫”D舰载战斗机的并列双座型。
简介
这种战斗机将成为俄罗斯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上的决胜力量。 该机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强大的空中截击能力、对海面目标攻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苏-33UB主要需求是用作俄国海军航母舰载教练机,此外,必须具备远程拦截、远程攻击、长时间滞空、对付高难度空/面目标的能力。首架飞机以第二批苏-33为基础进行修改,在共青城制造组件并在莫斯科装配完成,1999年4月29日原型机首飞,年底莫斯科航展首次对外公开。其重要改进特点包括:并列双座、增大翼面积、新材料的应用、使用更多复合材料、装备具有第五代战机特性的航电系统。
发展历程
俄罗斯的主力舰载机是苏-33单座型战机,由于苏联解体时,相对应的教练机未研发完成,且俄国军方当时连采购、维护现有装备都有困难,因此取消舰载教练机计划。舰上起降训练因而都是靠苏-25UTG或是飞行模拟器来完成,缺乏性能接近苏-33的实机来演练,使得训练上有不小的困难。另一方面,俄军发现单座型的苏-33在执行任务时飞行员负担太大,再加上一些对未来空战的考虑,他们需要一种双座舰载机,做为训练之用,并且还要有很好的作战能力,能长时间滞空并攻击高难度空中目标。
一个有着滑稽脸蛋的“侧卫”新成员给了这个问题一个不错的答案,当然也给了中国舰载机一个不错的选择,那就是苏-33UB。苏-33UB是一种从诞生背景开始就很特别的飞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俄罗斯海军已经决定采用苏-25UTG而不是一种飞行性能与苏-33相当的双座飞机作为舰载教练机。那么在苏联轰然解体的9年之后苏霍伊公司仍然斥巨资研制并竟然生产了两架同样用于舰上操作训练的苏-33UB教练机,而且苏-33UB整个气动布局和航电设备等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近乎于全新设计的前掠翼验证机苏-47。
苏-33UB的研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年之前。苏-33UB的首架原型机是在苏-33二号原型机T-10K-4基础上改造的。在首架原型机上可以看到整个进气道,机背和尾锥都还是原有的俄罗斯海军蓝绿海洋迷彩,黄色部分是新生产的改造部分。新改造的组件在共青城制造,首架试飞用原型机T-10KUB在奠斯科的苏霍伊试验工厂装配完成
其实早在苏-27刚问世且还没有量产时,苏联的舰载机计划就开始了,舰载战机就是今天的苏-33,而训练苏-33飞行员的教练机与苏-33同步展开,经过测试,认为采用并列双座较好,因此当时选定的教练机构型就是今日苏-34的前身苏-27IB 。既然如此,为何苏-33UB不是苏-27IB的改型呢?一方面,苏-27IB约在1990年首飞,约两年后苏联便解体,苏联解体冲击到舰载机计划,例如苏-33也只有约30架服役,而训练任务则交由苏-25双座型。苏-27IB之后的发展与舰载教练机完全是两回事了,他发展成为远程战斗轰炸机苏-34/32FN。1990年代初就取消的计划,加上构型看似不适合空战,应该是不已苏-27IB修改城苏-33UB的原因。1990年,一架苏-34战斗轰炸机原型机T-10V-1在演习中为了助兴,放下起落架后低空掠过“第比利斯”号航空母舰的甲板并作出着舰姿态一一虽然它无法在航空母舰上降落。而这张“摆拍”的照片公布后令西方大为震惊,并断言红海军要在全球作战的航空母舰上部署高速轰炸机。结果这个断言成了西方的噩梦,当然这也不过是苏联红海军的一个美梦。其实在苏-33的基础上增加对面攻击能力也无法改变其功能单一且贫弱的事实。苏-27SM的不受欢迎足以说明这一点。毕竟这种已经诞生了20年之久的旧飞机想要抗衡最新的F/A-18E/F那么就需要像“超级大黄蜂”一样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改进。
1999年春,苏-33UB进行了第一次高速滑跑。全新生产的二号原型机不久后就完成总装并首飞成功。1999年4月29日,在“超级大黄蜂”首飞4年之后,一架造型怪异的苏-27以未涂装姿态来到会场,落地后不久随即离去,这是苏霍伊设计局又一力作苏-33UB。这架飞机一方面作为舰载战斗教练机,一方面也是一架具有第五代战机特性的苏霍伊式飞机。设计局再这架飞机上实验了多项新技术,例如材料、航电等,作为下一代飞机的技术储备及试验。
中间插叙一句:我们知道苏-47仅仅是俄罗斯第5代战斗机的气动验证机,那么其他子系统呢?这些系统都在苏-33UB上进行了测试,也就是说,俄罗斯第5代战斗机=X·(苏-47+苏-33UB),当然其中作为系数的X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苏-3UB的目的绝不仅仅像其“UB”这个表示教练的尾辍那么简单。
设计特点
苏-33UB采用的是并列双座设计,在起降时有较广的视野,从教练任务上讲这种布局使得教官与学员较容易沟通,减少训练困难及危险;同时解决纵列双座布局的后座飞行员在降落时不容易看清光学助降系统指示的缺点;作战攻击任务而言两名飞行员比较容易配合,且部分仪表可以共用。这是苏-27IB家族之后又一种使用并列双座布局的苏-27改型飞机。与苏-32FN类似,飞行员是经由前起落架舱进入座舱的,可见其座舱空间也不小(因为至少要留个通道),这能提升长时间作战的舒适程度,例如飞行员可以不必全程坐在椅子上,偶尔可以起来休息。内装光电探测系统的球状物就放在座舱正前方,因为是并列双座设计,因此这时光电球不会影响视野。为了保护飞行员,座舱附近也装设金属与陶瓷复合装甲,可见该机颇重视对面攻击。苏-33UB最大的改进在于气动外形。与苏-33相比,翼面积由67.84平方米增加到71.38平方米(指由机翼前后缘延伸交会后所得的大三角形的面积,通常飞机性能诸元提到的翼面积指的就是这个),翼展由14.7米增至15.9米,展弦比从3.18增到3.54,平尾、前翼也增大了面积。苏-33UB保留了苏-33的可偏转45 度的双缝式后缘襟翼。主翼前缘采用智能自适应蒙皮,这种蒙皮能够填补前缘空隙,完全能够避免翼下气流经缝隙倒流到上翼面,这一设计不仅仅提高了气动性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雷达回波,增加了隐身性。这些改进使得苏-33UB的升阻比足以堪称现代战斗机中的佼佼者。苏-33UB的最大升阻比超过13,是相当高的水平(苏-27 是11.8,同时代飞机大都在12 以下),号称超过包括F-22在内的所有飞机。其最大升力系数高于苏-33的2.4(苏-27 是1.83)。气动效率的提高使得苏-33UB与苏-33相比在使用相同燃油的情况下航程增加15%到20%,且敏捷性更好。苏-33UB仅靠内燃油的航程达3200千米,与陆基型双座苏-27(如苏-27UB、苏-30MKK)相当。而苏-33是3000千米,这样看似乎很奇怪,按照上面的说法,苏-33UB的航程应该在3450千米到3600千米之间,莫非哪个数据出错了?
其实没有错,因为苏-33UB使用两次折迭机翼,其折迭关节一个在翼根,一个大约在机翼中线,折迭后整片主翼几乎完全被收在机背上,这将使得苏-33UB折迭后宽度比苏-33 的7.4m还要窄,停放面积当然也更小(苏-33 折迭后的停放面积比F-14、F/A-18E/F、阵风-M 都小)。其两次折迭机翼除了有更适合航母的好处外,在地面上,该机可以停放在俄国大量的米格-21的机库中,而不必为其建造新机库。而新设计的结构油箱可能能使苏-33UB航程达到4000千米。此外,落地速度也由苏-33的240千米/时降至220千米/时,失速速度势必小于苏-27的200千米/时,最大外挂量由苏-33的6500千克提升到7000千克 。
就机动性而言,苏-33UB并列双座的巨大座舱令人觉得该机不过是和苏-34是一样是一种笨重的轰炸机,其实该机的机动性有可能相当甚至强于老苏-35(即苏-27M),就机动性的三个关键要素-气动性、动力和飞控系统而言,气动性能上苏-33本身就是“侧卫”家族中最好的。而UB型更是有大幅度的提高,远胜于老苏-35;苏-33UB本来装备的就是新型发动机,而且批生产型很有可能装备新型的117S甚至AL-41发动机,动力系统比之苏-35有过之而无不及。而1999年才试飞的、气动外形大规模改进的苏-33UB的飞控系统据推测应该强于1988年首飞的老苏-35—这种一度被认为是最强机动性战斗机的飞机。
在气动外形的改进中,飞机机翼前缘采用的智能弹性蒙皮颇引人关注。苏-33UB可能会是第一种服役的“智能结构飞机”。智能型的自适应结构简单说就是机翼蒙皮能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改变外形以提高该状态下的气动效率,苏-33UB通过在桁条骨架上安装与飞控系统相连的机械结构,上面铺设柔性蒙皮,机械机构根据飞控系统指令改变翼型,达到控制柔性蒙皮以改变机翼表面弧度的作用。
苏霍伊设计局在宣传中称苏-33UB“实现了一系列隐身设计”,排除所谓的等离子隐身外。可以想象的主要也就是采用隐身吸波涂料前缘柔性结构碳纤维机翼、减小表面开口以及相互平行的前翼、机翼、平尾的前缘和后缘(从俯视图推测)。但是其未作修改的纯圆截面机头雷达锥和未采用S形设计的进气道使其隐身性能恐怕不会有质的飞跃。
机体材料上,苏-33UB的更动量非常大。其翼前缘用了柔性复合材料,前面提到,在主翼与前缘襟翼间连着一块柔性材料,使得不论前襟翼如何动,都不会有缝隙,减少诱导阻力发生(后缘襟翼的缝隙是为了增升需要,而前缘缝隙则是需要避免的)。
柔性材料也是“自适应气动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所谓的自适应气动结构就是能随飞行状态改变气动力特性以尽量提升各种状态下的气动效率的结构设计。其作用方法有许多,例如以机翼内的空腔抽除机翼附面层(空中客车的某型客机)、或是改变机翼表面弯曲度、甚至未来可能用的微喷流都算。其中改变机翼弯曲度就可以应用柔性蒙皮,其使用方式简单的说就是在骨架上装设与飞控系统连结的机械设施,上面再铺设柔性蒙皮,该机械根据飞控计算机命令运作,达到“控制”柔性蒙皮进而改变机翼表面弧度之作用。当把上述机械装置以微机械取代进而与柔性蒙皮结合,就可称做“智能型材料”。自适应气动结构是现代飞机的趋势之一,特别是需要具备全空域全速度功能的防空型战机。每一种机翼形状、翼面曲度都会有他最适合的高度、速度,因此以往的飞机只能突出任务需求方面的性能,至于其它的就只能迁就、或是尽量避免,例如早期的三角翼战机,就以拦截为主,尽量避开低速缠斗。而有了智能型结构后,可以调整出适合各种情况的翼面,使得升阻比尽量最高,这些都根据实验证实了可行性。这种智能型柔性蒙皮同样的被用在S-37前掠翼试验机上,可以解决前掠翼再高速时产生的离散效应等。这项技术在欧洲也有发展,未来EF-2000上也会有类似的技术。
观察照片可以发现,苏-33UB的复合材料使用率应该很高,从未涂装照片可明显的发现主翼与翼前缘为黄色,而他们中间的带状地带是蓝绿色,通常飞机的金属部分因为加工的因素,多呈黄色,而照片中,除了机翼的带状部份外,机背、进气道、左侧前翼都是别种颜色,其中机背与进气道部分颜色与机翼的带状地带几乎相同,可以推测这些部分可能都是复合材料,这也与苏霍设计局说“该机也注意到隐身”交互印证。但这些地方未必全都是自适应结构,可能只是单纯的复合材料而已。但笔者认为在左侧翼前缘延伸部分的蓝绿色部分可能是自适应结构,因为该处具有控制翼前缘延伸处气流的效果,有这种设备颇为合理。此外,右侧同一地方没有,可能是仍在验证。
机载设备
苏-33UB采用先进的N014相控阵多功能雷达,空对空探测距离最大170到180千米,追踪距离60到80千米,跟踪3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目标,对驱逐舰300千米,对快艇180千米,铁路桥梁150千米,移动坦克25千米,X波段,并可同步工作在空中监视模式和对陆/海监视模式。该雷达的对现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达150千米,对大型空中目标可达400千米,对海面目标搜索距离为200千米。光学瞄准系统可探测到50千米内的目标,并具有高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还可与机载雷达交换信息。这使飞行员的下方视界扩大,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对抗措施。尾锥内装有“法老”相控阵雷达,此外俄罗斯还推出了侧向雷达天线,使飞机能360度发射雷达波,不过苏-33UB还未证实装有该装备。
苏-33UB的航电系统是在中国专用的苏-30MKK基础上发展的,以一个强大的计算机为核心构成综合信息系统,包括人性且高度自动化的座舱接口、先进的环境意识系统(SA)等等,属于第四代战机水平。这套系统拥有俄国自制的每秒运算100亿次级(10GHZ)的中央计算机,近6万倍于苏-27S的TS-100计算机的17万次。该计算器运算能力已属于超级计算机级,相较于以往的俄国战机是很大的进步。这种运算能力与“台风”及早期的F-22同级,超级运算能力除了能够处理复杂的程序来整台各系统的数据外,还能介入各系统的工作,做到共点式信息综合。
苏-33UB的高度自动化可以尽可能减低飞行员的工作量,使飞行员在一些情况只需做“决定”而“不必操纵飞机”。举例来说,当苏-33UB进行机炮空战时,飞行员只须选定目标,进入一定的空域,并扣板机即可,而不需要不断的校正飞机;又例如低空飞行时,飞行员只需顾着找目标、锁定、发射武器等,而不必担心飞机撞地,因为那些都由计算机处理了。人性化的接口让飞行员往往只需做攻击与否的决定而不必将过多精力放在繁琐的操纵,并将精神聚焦于任务执行、战术运用等等。
多路讯息取得系统,使飞行员能接收360度的战场环境,提升飞行员的环境意识(SA)。所谓的“多路讯息取得”顾名思义,是说用许多渠道取得战场数据,再加以整合,得出有用的信息给飞行员。探测方式可包括雷达、红外线、各种频道无线电、甚至我军船舰、卫星等等皆可,这方面美国F-22与F-35几乎发挥了当代极致。苏-33UB这方面至少包括前、后视相控阵雷达;环场红外线探测;多频道无线电;多机数据链互连;预警机与地面战管资料等。卫星方面,目前俄罗斯军用卫星几乎不具备实用价值,故从卫星取得数据应该不是苏-33UB的重点;机载数据链方面,与苏-30MKK、苏-27SKM一样采用TKS-2系列通信系统以取得共通性。1999年推出的苏-30MKK的数据链最多可连结16架飞机,苏-33UB应该约是这个水平。多路讯息系统使苏-33UB能发现并锁定360度方位角以及一定俯仰角内的战机的热讯号并导引导弹攻击;在飞机前半球及后半球以雷达发现并锁定敌机;环场导弹来袭警告;以雷达预警系统提供反辐射数据;自动以数据链连结其它苏-33UB或有类似系统的战机,使其它飞机能进行无线电静默作战等。
苏-33UB的数据显示由一个21英寸(51厘米)以及4个15英寸(38厘米)多功能显示器完成,原型机在座舱左侧设有平视显示器,将来会被头盔显示器取代。座舱设计应用了“黑舱”原则,即除非机上有系统故障,否则不会发光或发出声响,这样可以降低飞行员的精神负担。俄国也正在发展头盔显示器以取代抬头显示器。座舱以“黑暗座舱”的原则设计,也就是说除非机上有系统故障,否则系统不会发光或发出声响,只会保持“静默”,这样可以减低飞行员的精神负担,且一旦真的有事,飞行员对于系统发出之警告也较敏感。
苏-33UB的前视红外线探测系统采用先进的热成像探测系统以增强搜索目标的能力。除此之外该机还装有微光电视摄影机,主要功能也是探测隐身飞机。
苏-33UB装备了机上氧、氮气制造器,能从外界空气中取得氮与氧,经适当混合后提供飞行员使用。与过去的氧气瓶相比,这种系统没有供氧限制,滞空时间可以更长,且重量较轻。这是当前新世代战机使用的供氧设备,在俄国战机中也是首次使用。
苏-33UB原型机采用的是AL-31K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最大推力13300千克(130.3千牛)。2002年春季的测试结束后,第二架原型机进场改装新型的大推力发动机并装备有矢量喷口。量产型可能使用AL-31FP的海军型(最大推力14500千克)或最新的推重比达到10的AL-31FP改型。
由于苏-33UB是1999年新改造的战机,而且改动幅度非常大,不太像是单纯的实验机。从苏-33UB的任务需求以及苏-33将提升成苏-33UB等级的情况来看,苏-33UB可能与改良的苏-33并列为俄罗斯第五代舰载机。若如此,情况与苏-34/32FN类似,后者因此考虑装备AL-41F发动机以与第五代战机保持后勤共通性极更高性能,所以苏-33UB的量产型不无可能使用AL-41F 。
武器系统
苏-33UB具有强大的攻击力量,该机有12个武器外挂架,可携带七吨的各种武器。可配备多种空空导弹和反舰导旨,还可挂载航空炸弹,进行对地攻击。
进行空战时,该机可挂8枚R-27ET/R-27ER/R-77空空导弹,射程达50-60公里,并具有攻击抗海目标的能力,近距格斗时可带多枚R-73M红外空空导弹。在对舰攻击时,可挂载一枚Kh-31A近距或Kh-41远距超音速反舰导弹,其中,Kh-41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射程达250公里,飞行速度更是大于3马赫,是航空母舰的杀手。
有意思的是,苏-33UB还被要求具有挂载中国特色的Kh-31A/P和Kh-59MK导弹的能力,这些不是苏联海军舰载机的标准配置。不过可以提高该机的反舰能力。不过话又说回来。该机还能挂载印度“布拉莫斯”导弹的原型——Kh-61“宝石”反舰导弹
综合评述
通过增大翼面积、减轻设备重量以及智能型材料的使用,苏-33UB成为侧卫家族战机中气动力特性最好的。在升阻比大于13而基本气动力特性未减的情况下,气动力效率高过苏-35。其落地速度已经减低到220千米/时,相当适合航母使用。优异的气动力外型加上向量推力的使用使其能完成超机动动作、过失速机动等。机动力增加之余,航程也增加15% 到20% 。载弹量也由苏-33的6000千克提升到7000千克。此外航电上的大幅精进让他可以同时对付远距离的空中及地面海面目标,减低飞行员负担的驾驶舱以及并列双座配置也使飞行员能长时间执行这些任务。
整体而言,苏-33UB在气动力效率(关系到机动力、武器筹载、航程等)系统等方面具有第五代战机水平,也注意部份隐身性能 ( 例如较多复合材料)。可以猜测,该机可能是俄国第五代舰载战机,或是类似苏-30这种“指挥机”。
苏霍设计局指出,这架飞机除了可用于海军,空军也相当适合使用。苏霍伊设计局还以此机参加印度下一代舰载战机的竞标。目前这架飞机还在进行各项测试。此外苏-33UB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好处,那就是该机已经证实可以装备空中加油吊舱,作为一种伙伴加油机使用。此外。苏-33UB可以轻易地改造成一种电子攻击机用于伴随电子作战;还可以比照苏-32FN的标准增装“海蛇”系统以及反潜鱼雷、声呐浮标、反潜探磁仪等一系列设备,改装成一种反潜巡逻机:苏霍伊设计局还证实该机有计划在两个腹鳍中央安装可收放的“爱立眼”或类似系统的天线,系统设备安装在加大的尾锥内,来发展一种早期预警控制飞机,高度自动化的预警系统由一人进行操作;开句玩笑地说,其巨大的驾驶舱也能作为小型超音速货机/要员运输机使用。也就是说如果各科目要求都不高的话,苏-33UB可以超越“超级大黄蜂”的境界,包揽舰载机联队所有的任务——截击、制空、反舰、对地、反潜、电子攻击、早期预警、教练甚至是运输任务。
综上所述,排除难以讨论的隐身性能,批生产型的苏-33UB以及按照这个标准升级的苏-33M是一种胜过F/A-18E/F的,当代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不过目前苏-33UB只有两架,苏霍伊虽然做好了苏-33MK的生产准备,但是它毕竟没有生产,而现在的两架苏-33UB尚不能证实具备完全的作战能力和全系统设备。且验证机的性质大干实战机。也就是说苏-33UB并不是一种可以随时投入作战或拿来出口的全状态飞机——尽管这一点有钱就可以做到,那么我国同样还有完全自主研制主力舰载战斗机这条路来选择。
性能数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1 09:10
目录
概述
简介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