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万华,1941年11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内燃机动力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内燃机学会会士。
人物经历
1941年11月21日,苏万华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原籍山东宁津。
1960年9月,苏万华进入天津大学动力系内燃机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65年7月)、硕士学位(1968年7月)。
1968年8月,苏万华研究生班毕业后进入天津动力机厂工作(至1977年12月)。
1977年,应天津大学机械系主任
史绍熙教授的邀请,受聘为其科研助手。
1978年1月,苏万华进入天津大学热能系燃烧研究室工作(至1988年6月)。
1985年4月,苏万华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挪威理工学院海洋技术中心学习(至1986年4月)。
1986年1月,苏万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6月,苏万华回到中国后,进入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1992年6月,苏万华担任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至1997年8月)。
1994年2月,苏万华作为访问教授,前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机械学院内燃机研究中心工作(至1994年8月)。
1997年8月,苏万华担任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5年6月)。
2005年6月,苏万华担任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1年,苏万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热能动力工程)。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苏万华开发了高混合率燃烧室技术,率先独立研发了重型柴油机用高压共轨智能控制燃油系统,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并开发成功共轨系统液力平衡快速响应电磁阀,提出和开发了天然气稀燃、压燃、智能控制双燃料发动机,开发成功中国第一台32位发动机复杂功能智能控制单元(ECU),形成多项专利。
2001年-2011年,苏万华连续担任两个“973”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新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提出柴油机混合率与化学反应率协同控制理论,将燃烧理论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开创内燃机燃烧控制新技术方向。开发了可变米勒系统,EGR系统,高效增压系统相耦合的先进空气系统,提出并开发了重型柴油机高密度-低温燃烧系统及相关工程化技术。使用该技术开发的无后处理器国IV柴油机和欧VI样机动力性和热效率处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2015年9月,苏万华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
人才培养
苏万华经常对学生说:科学研究既要聚焦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创新,又要瞄准国民经济战略需求,推动科技进步。他为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出“能源、环境、顶天、立地”的指导思想。
2018年7月17日,苏万华为科学营天津大学分营的营员带来关于“内燃动力工程技术学科”的讲座,他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并号召感兴趣的同学为内燃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苏万华还为天津大学博士生讲授学位课《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荣誉表彰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苏万华先后担任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主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内燃机学报》主编,《中国科学技术》科学编委,国际刊物《Int. J Engine Research》和《Int. J. Automotive Technology》编委。
人物评价
苏万华长期从事柴油机燃烧过程、燃烧系统及电子控制燃油系统的研究,在内燃机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央视网评)
苏万华的刻苦、执着、认真、决心,一直贯穿于科学研究事业中。他那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拼搏干劲,一丝不苟的敬业涵养和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一直为他的学生们所推崇、信服。(中国教育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