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由查丽芳执导,姚远编剧,
李东昌、李智颖、
张艺奥、
柳轶婷、
唐钟等主演的话剧,于2018年2月7日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首演。
剧情简介
1079年7月28日是个大热天,44岁的苏轼祸从天降。
1079年8月18日,苏轼收监受审,审问长达40多天,审问他的官员有,三朝元老王珪,他和苏轼是老乡。改革派新秀舒亶,检举专业户,盘盘都是先定调子先开腔。主审官李定,御史中丞,他和苏轼有一段私怨。还有一位,苏轼的朋友、将来的丞相、未来的敌人——章惇。
按惯例他们会兴致勃勃地先开审前会。四人搬椅子面朝苏轼坐 ,一阵狂轰滥炸。他们悉数苏轼的“罪证”,此时很多大臣都出面求情赦免苏轼,其中也包含了王安石,最后宋神宗还是赦免了苏轼。
乌台诗案历时一百三十天,终于结案。爱戴苏轼者喜极而泣,那帮政客向隅而泣。李定气得要递辞呈;舒亶称病却查不出病因;而老滑头王珪见风使舵,称颂当今的圣上胸怀广大。而乐观者苏轼出狱当晚诗情不改,他写下: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被贬官到黄州,黄州一块荒芜的瓦砾地上,45岁的苏轼头戴草帽、手握锄头捡瓦砾,一筹莫展。
此时的苏轼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在人生低潮苏轼却意外发现“不为人识”的自由和受民拥戴的快慰,安心做了躬耕田亩的农夫,并自号“东坡”。
苏东坡一辈子去过三个西湖——杭州的西湖修堤,颍州的西湖治湖,在惠州的西湖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桥,二是种植治瘴疬的中草药。他和惠州百姓打成一片,深受大家爱戴。苏东坡就是善于融入周围的环境,花甲之年孑然一身的他在荒蛮的海岛儋州,仍然主动地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
最后,劫后余生的苏轼,经过万里跋涉,却在即将归老常州之际,突然病倒。公元1101年,苏轼因瘴毒大作,在常州逝世。
演职员表
演员表
以上参考资料
职员表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表演形式
《苏东坡》在演出时将戏剧内容和评述相结合,一边上演古人古事,一边穿插着今人今论。这种手法既是布莱希特开创的叙事体戏剧和戏剧体戏剧的有机结合,也是对于川人幽默特性的舞台展现。除此之外,该剧还融入了川剧的“帮腔”,以及戏曲中的“串场人”角色,目的是使戏剧与戏曲更好地融合,造成奇异的舞台效果。串场人讲述苏轼从少年到“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一些经历,把苏轼的人生碎片串联,包括少年时母亲程夫人命苏轼抄汉书、在杭州时摸鱼搞创作、在密州时作《水调歌头》思念弟弟、在黄州时作《赤壁赋》感悟人生的情节等。
创作历程
《苏东坡》自策划起历时八年之久、六易其稿。 从2015年开始,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便邀请了剧作家姚远为该剧创作剧本,历时三年。 2016年初,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邀请了导演查丽芳、舞美设计者韩生开始为该剧作创排工作。2017年9月,该剧正式建组排练。
舞美设计
在舞美上,以苏轼名字的含义为主要意象。苏轼的父亲以“轼”名之,是希望苏轼能够隐藏锋芒,而苏轼恰不知隐藏,故而一生颠沛。而舞台上车的形象既象征苏轼的名字由来,又象征着苏轼颠沛的生涯。
除此之外,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还联合
四川博物院跨界合作,实现展览和戏剧演艺的另一种模式:话剧《苏东坡》与“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开启联动,让舞台上的苏东坡走入展厅,让观众近距离了解苏东坡人生理念中的旷达潇洒、感受他写出《思治论》时的“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精神力量。
获奖记录
演出信息
宣传活动
2019年3月5日,该剧首演专家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行。
2022年8月16日,该剧的文旅版正式定于9月10日在成都市文殊坊妙·剧场驻场演出。
2023年5月15日下午,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苏东坡》剧组、文旅话剧《苏东坡》驻场演出剧组,走进眉山三苏祠,召开四川人艺话剧《苏东坡》2023年全国巡演启动仪式,以眉山为起点,正式开启话剧《苏东坡》的全国巡演。5月16日,《苏东坡》在南宁剧场上演,5月20日将在桂林大剧院精彩演出。5月25日、26日,话剧《苏东坡》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进行两场演出。6月22日下午,四川人艺原创话剧《苏东坡》主创见面会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剧院·小剧院举行,这也是话剧《苏东坡》和《苏东坡》文旅驻场演出迎来第100场演出后的首次主创见面会。
2024年5月26日,成都文殊坊妙·剧场迎来文旅版《苏东坡》的收官演出,这也是四川人艺话剧《苏东坡》自创排以来的第330场演出。文旅版《苏东坡》自2022年11月19日首演以来,已经驻场演了213场,累计吸引观众超过3.7万人次。
演出场次
作品评价
该话剧创造性地融入了川剧的“帮腔”“司板”和四川曲艺“说书人”的艺术角色,使戏曲与川剧融合,造成新奇的舞台效果,也让整部戏更富有现代气息,体现了传统川剧艺术和现代话剧艺术相融合的独特效果。说书人在该剧里面担任串场角色,带领转移剧目中的其他角色塑造,浓浓川味的解说,让观众不断在川剧韵味中“入戏”和“出戏”。这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整个话剧的综合立体叙事体系,在该体系中,苏轼既走进了观众,又不断被观众解构,形成了真实又遥远的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有魂有骨,既在身边屡屡被感应,又成为巴蜀文化记忆中的深远回响,让人回味无穷。(川观新闻评)
话剧《苏东坡》文学基础好,舞台呈现高,思想上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路线保持高度一致,同其他戏剧作品相比,尤其在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硬实力”上都更具竞争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评)
《苏东坡》舞台表现是一大创新,大量运用的戏曲与民间艺术假定性原则和“说书”叙述手段,配合非幻觉主义语汇,将“诗”的美完全解读出来,开创了新的舞台美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戏剧教育家徐晓钟评)
《苏东坡》剧目内容丰富,层面丰满,可以提供给观众方方面面解读的空间,通过话剧可以学习古贤人格精神,缅怀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剧中采用的一些网络热词,既能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又能使戏剧语言更灵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评)
话剧《苏东坡》把东坡的文化精神和北宋各阶段的变法、变革、政治斗争、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客观准确呈现,张弛有度、波澜起伏。该剧不仅是一部很雅的话剧,更是苏轼题材文艺创作中一个很好的样板。(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祝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