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酒文化馆
苏州市境内文化馆
苏南酒文化馆(Sunan wine cultural centers)位于吴江桃源(旧时称严慕),坐落在桃源镇严墓古镇区枫桥河畔,紧依千年古街徽派仿古建筑古色古香,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是苏南酒乡,酿酒历史与酒文化传承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黄酒四大派系之一——“苏派黄酒”的主要原产地。
历史背景
吴地佳酿 ,源远流长
桃源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镇内广福村发掘的文化遗址,谱写了吴江 6000 余年人类文化史。这里乃吴越交汇之地,历史上有“吴头越尾”、“吴根越角”之称,吴越春秋时期更是吴越两国战事纷争、兵家必争之地,其文化形态主要来源于古老的吴越文化和中原文化。
根据《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记载,2500多年前的铜罗古镇, “蚕吐丝”、“蜂产蜜”、“米酿酒”,农家三宝名扬天下。米酿酒更为突出,有着“家家有酿灶,户户有美酒”的称誉。这里的百姓勤劳、善良,民风朴实,祖祖辈辈劳作在田间,用清香的稻米,取甘甜的百花漾水,酿成美酒,生活过得甜甜蜜蜜。百花漾畔的先民为感恩吴王所带给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用自耕自种的米粮,精心酿成独特的美酒“吴酒”进献给吴王。吴王饮后欣喜大悦,赞赏之余把“吴酒”封为“宫廷贡酒”,使“吴酒”之美名千古流芳,美名远扬。
元朝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桃源酿制的吴酒已在苏南大地整整流香了整整1800多年。此时,铜罗农家“酒肆”,“酒店”等民间酿酒作坊已达数百家,连酒乡的小孩也有“断奶便能饮三两”的传说。更为神奇的是,酿酒还酿出个“严墓”来(严墓即为今日的铜罗古镇)。据史书记载,张士诚竖旗反元,与朱元璋相抗衡,失败被俘后自缢,其一方姓副将隐居在铜罗以酿酒为生。酿酒需取土封坛,他在今日的铜罗古镇枫荡浜(旧称“封坛浜”)挖土封坛时,发现有一地下墓穴,阅看碑文,墓葬者为西汉辞赋家“严忌”(严忌,原名庄忌,因汉明帝姓刘名庄,为避与明帝同字,故改姓严,后入梁,受知孝王)。人们为纪念生于斯、死于斯的西汉大文豪,便将“铜罗”改称为“严墓”。至1956年撤严墓区,复建铜罗乡,严墓称名在铜罗历史上称达600年。
沧海桑田,日月轮回。到了明代,严墓酿酒作坊已达250余户,月需大米1.5万石,产酒12.7万斤。据吴江县志记载:当时吴江县酒坊、糖坊及酱制品等手工作坊中,以酿酒为大宗,酿酒作坊主要集中在铜罗,明末清初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铜罗年产酒2万担,主要销往浙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20世纪80年代,铜罗酿酒发展迅猛,除镇办酒厂外,村村办起了酿酒厂。从部队退伍回乡又当小学教师的徐学武,创办了“吴江南田酒厂”(今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承传了2500年的“吴酒”酿造技艺,终于成功酿出了晶莹润泽、香飘千里的“吴宫老酒”。
特色
传统技艺,精妙神奇
与其他口头相传的民间音乐、舞蹈、语言不同,铜罗酿酒技艺本身的体系庞大,不仅包括酿造原料、用水、制曲的选择,酿造过程中的独门绝技更是精髓,能将所有技艺精髓保持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苏州市百花漾酿造有限公司传承和发扬了“吴酒”的传统工艺和优良品质,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以清爽型为主要特色。酿造工艺与其他黄酒酿造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在黄酒生产过程中,米、曲、水分别被喻为黄酒的“酒之肉”、“酒之骨”、“酒之血”。在凉饭工艺、种曲工艺等方面都区别于其他黄酒。如绍派之艺,绍兴酒采用推饭法,自然冷却,而苏派(铜罗黄酒酿造技艺)采用的是冲水冷却法。种曲工艺上绍派采用尘曲,苏派则采用熟曲。为保证黄酒的色、香、味、体,苏派黄酒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发酵,使杂菌难以生长繁殖,并由多种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共同作用酿制而成。在原料的选择上,苏派黄酒采用糖化发酵剂,并采用红曲、麦曲,经双边发酵酿造而成,这样糖分不会过高积累,酒精总含量只有16%~22%。
“酒品就是人品,我们酿酒,酿的是人品,酿的是实在。”以吴宫老酒创始人徐学武为首的吴宫人,用吴地人的智慧,用酿酒人的实在,一步一个脚印,酿出了好酒,酿出了一片阳光灿烂的新天地。数十年来,“百花漾牌”吴宫老酒先后获得了“苏州市知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绿色食品”,乃至中国酒业的最高荣誉“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称号。
“吴酒”贡“吴宫”,“吴公”传“吴酒”。吴宫人把酿酒和做人联系在了一起,实实在在酿酒,规规矩矩做人。醇和润泽的吴宫老酒,折射出的是岁月的积淀,是吴宫人的精诚团结、脚踏实地。吴宫老酒,是灵性之酒,是2500年吴越文化的脉络里汩汩流淌出来的文化精髓,是黄酒之极品。其灵性、文化、内涵、意蕴、品位,令人为之心动,回味无穷。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佳酿申遗,世代传承
爱酒人会酿酒,酿酒人善喝酒,慢饮细品,喝出文化,醉吐真文,酒诗高吟,酒令连珠,名扬华夏的“苏南酒文化”就在这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诞生,并日趋丰富,名扬苏南吴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铜罗黄酒酿造技艺,桃源镇已在2008年将“苏派黄酒酿造技艺”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优惠的倾斜政策,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出台一系列上规模、出品牌、产效益的激励措施。2011年9月,铜罗黄酒酿造技艺入选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佳酿申遗,世代传承。“铜罗黄酒制作技艺”作为吴江的非遗奇葩,正越老越多地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正逐渐成为桃源镇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主要举措和对外宣传桃源形象的名片。
简介
苏南酒文化馆作为苏州市非遗保护基地,以丰富的酒文化为背景,收藏了苏南的酒乡酒史、酒王酒星、酒诗酒画、酒联酒令、酒坊酒艺、酒装酒具、酒标酒誉、酒厂酒品等,融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馆内18间陈列室,展出我国书画名家的酒文化书画作品100余幅,各类不同年代的艺术酒具100余件,还展出不少有关酒和酿酒的实物与史料。展览大厅内存放着20余家酿酒厂家的样酒。馆内还设有传统酿酒工艺流程复原室、仿旧时苏南小酒店和品酒室等。
吴酒文化产业园—吴宫酒坊,则是吴越文化及酒文化的共同结晶,她以2500年前吴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宫廷贡酒“吴酒”为历史背景,图文并茂以及大量的实物生动再现吴宫老酒的悠久历史。该项目以仿汉建筑为主体,分别以“吴宫人家”和“吴宫酒坊”实体展示了桃源悠久的酒文化和吴宫老酒的传统酿造工艺。
建设中的天池文化生态园将利用桃源千年酒乡深远的酒文化资源,探索传统酿酒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计划在五年内建成集吴越历史文化展示、生态休闲旅游、原始河道观光、苏南民俗娱乐于一体的人间天堂。
如今,在桃源这方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酒诗、酒文、酒联、酒令、酒风、酒俗、酒具、酒品遍及酒乡,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度的首届黄酒文化节,已成为酒乡桃源镇乃至吴江市的“酒乡节庆盛会”,成为桃源对外宣传的靓丽名片,同时也载入了共和国酒业的大事记名录。桃源镇已成为仅次于浙江绍兴的全国第二大黄酒生产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苏南酿酒之乡、“天下黄酒第一镇”。
吴越传奇、林海酒镇。桃源,是有好酒的“桃花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40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