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
1994年与木星撞击的彗星
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Shoemaker-Levy 9,简称:SL9,临时编号:D/1993 F2)是一颗在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与木星撞击的彗星。这次撞击事件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的太阳系内的天体撞击事件。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94年7月16日20时15分开始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陆续坠入木星大气层,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彗木相撞的天文奇观。
彗星简介
这颗彗星是由美国天文学家尤金·苏梅克和卡罗琳·苏梅克夫妇(Eugene and Carolyn Shoemaker)及天文爱好者大卫·列维(David H. Levy)三人1993年3月24日在美国加州帕洛玛天文台共同发现的,那是他们发现的第九个彗星,因此依据国际星体命名规依照三位的姓氏命名。
最初该彗星脱离了位于太阳系外侧的小行星带而进入太阳系成为周期性彗星。根据对其运行轨道的推算,彗星在1992年7月8日距木星表面4万公里时因受到强大的潮汐力而被分裂为21个碎块,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994年7月16日20时15分开始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陆续坠入木星大气层,撞向木星的南半球,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观。
在这些碎片的撞击中,碎片G的威力最大。在7月18日07时32分 (UTC)撞向木星,威力达六万亿吨TNT炸药(当量相当于全球核武器储备总和的750倍),所造成的疤痕比地球的直径还长。
首次发现
1993年3月24日晚,苏梅克夫妇及列维正在美国加州帕洛玛天文台用0.46米施密特望远镜研究及观测近地天体,无意中发现了这颗彗星,并把原来的计划改为观测这颗彗星。该发现于同年3月27日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5725号通告中公布,然后,不少观测者都在他们在3月24日前拍得的照片里找到了那颗彗星。
凭着多张照片提供的线索,发现SL9彗星的活动并不寻常,人们发现它拥有多个内核,其总长度达50角秒,宽度达10角秒。天文电报局的马斯登注意到,SL9彗星在角度上,距离木星仅4°,最初认为这是投射效应,但后来从它们的视觉运动上看到,SL9彗星实质上是在接近木星,并向苏梅克夫妇及列维提出,他们发现了一颗遭木星强大引力扯裂的彗星碎块。
公转及撞击预测
经过计算这颗彗星的轨道资料,SL9与其他彗星不同,它并非围绕太阳,而是绕木星公转,远木点为0.33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2年,轨道形状也极为椭圆,离心率达0.9986。
及后再追溯它以前的轨道活动,发现SL9绕木星公转已有一段时间。它原是一颗绕日公转的短周期彗星,其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位于小行星带内部及木星轨道附近,有可能是于1970年代或更早期被木星的引力掳获。不过,人们并没有任何在1993年3月以前拍到的SL9彗星照片。
令行星天文学家更兴奋的是,SL9彗星会通过距离木星中心45,000公里处,比木星半径还短,意味着SL9会有很大机会在1994年7月撞向木星,且这些碎片穿越木星大气的时间将持续五天。
由于当时天文学家从未见证过太阳系内的天体撞击,因此SL9彗星将撞击木星的推测引起了全球天文学界的轰动。人们对该彗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准确计算撞击时间及几率。同时,彗星撞击会把木星内部的大气及其他物质释出,这又为天文学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去窥探木星内部的大气。
天文学家推测SL9彗星的碎片长度介于数百米至数公里之间,并提出彗星在未分裂时,曾拥有达5公里长的彗核,比后来出现的百武彗星内核还大,后者在1996年接近地球时变得十分明亮。而争论最多的地方是其撞击对木星的影响。有说法指出,碎片有可能继续被撕碎,成为大型流星。
除这个以外,人们又认为该彗星撞击木星后,产生的地震波会横扫整个木星,而撞击产生的尘埃会使木星平流层的薄雾更浓密,其行星环系统的质量也增加。还有预测木星可能会增加数个大红斑,或大红斑将会消失等。
撞击过程
由于木星的质量位居太阳系行星之冠,凭强大引力可抓获不少彗星,成为它的“卫星”。
这些被木星掳获的彗星多拥有不稳定的绕木轨道,其路径极为椭圆,通过远木点时又容易被太阳的引力所影响。研究指出彗星撞木星的次数,平均每个世纪会发生一两次,但像SL9般较大型的彗星撞击则少见,平均每一千年不超过一次。
此外人们又找到不少证据,指出木星及其卫星以往也曾发生连串彗星碎块撞击。在伽利略号及两艘航行者太空船飞经木星时,它们拍得木卫三和木卫四的表面有一些连续的环形山,当中前者有三串,后者更多达13串。虽然月球表面也有连续的环形山,但那些环形山多是由大至小来排列,这是陨石撞击月球并经多次反弹所造成的,因此环形山也一个比一个小。而木卫的情况不同,每串环形山的陨石坑大小差不多,陨石反弹决不能做出这样的景观,在SL9彗星被发现前,这些环形山串的由来仍是一个谜,彗星撞木星这个天文奇观,为木卫的环形山串的由来提供了重要线索,它们有可能是多块碎片同一时间撞击木卫而造成的。
太空吸尘器
SL9彗星撞木星突显了木星在内太阳系的“太空吸尘器”的角色。研究指出,木星的强大引力可吸掉不少彗星和小行星,木星发生彗星撞击的机率是地球的2,000至8,000倍。
支持恐龙灭绝陨石撞击说的科学家认为,距今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是因为天体撞击地球造成的,并形成了位于墨西哥境内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这说明一旦地球发生类似的天体撞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没有木星这部“太空吸尘器”,这些小型天体将会撞向内太阳系的类地行星,撞击地球的机会也会增加,使得地球出现生物灭绝的次数更多,地球或难以孕育出复杂的生命。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4:14
目录
概述
彗星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