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故居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背靠青芝山(又名卧牛山)。苏步青故居为祖遗木构平房:建于晚清,面阔5开间,20世纪40年代苏步青兄步皋在东首续建两间,尽间为凉亭;坐东北朝西南、占地3500平方米。西侧古藤缭绕,房前有奇树榕抱枇杷,后院有井,水清如镜,冬暖夏凉,四面围墙,门台偏西,前庭广阔。后院深幽,是典型的浙南村居民舍、农家住屋。
苏步青故居前庭为低矮古朴、大气庄重的门台,门台为木材构建,上面盖着青瓦,它的正上方挂着是华国锋亲笔题写的“苏步青故居”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牌匾。楹联家陈祗时为苏步青故居门台题联云:“
棣华罨映;荪馤绵延。”
步入门台,一条水泥浇成的小径呈在眼前,踏上通往古宅的小径,首先映入眼睑的是一尊既平静安详、又充满睿智的苏老半身石雕。石雕下座的左、右、前三个侧面分别刻着中、英、日三种文字的碑文,介绍苏老一生的奋斗历程及其科学成就。踏着小径往前三十米,一座七开间的木质平厝呈现在眼前。屋顶上盖着青瓦,显得特别陈旧,屋檐的二边檐角高高地翘起。
走进大堂,一张神情安详的苏老遗像挂在厅堂之上。大厅的正上方悬挂着苏氏宗亲在办苏老百岁寿诞时赠的匾额,上书写有“颐龄寿诞”四个烫金大字,两根柱子上挂着一副楹联:“通经高适抗名家,上寿伏生传绝学”。大厅右侧的两间厢房,一间是廉政教育室,另一间为苏老故居管理员的办公室;左侧的三间厢房是“苏步青陈列室”,边角一间为精美的木雕厢房。
迈进陈列室的第一间厢房,墙上挂着的介绍苏步青一生简历的短文,以及他童年、少年学习、生活图片。图片展示的是苏老在童年时期的一些生活趣事,以及少年时期一边放牧,一边读书时的情景。他少年时在古居庭前吟作一首言志诗:“清溪堪作带,修竹好当鞭;牵起卧牛走,去耕天下田”。苏老从小吟诗明志。
迈入陈列室的第二间厢房,墙壁上挂着介绍“东方第一位几何学家”苏步青成长的图片。一张张苏老年轻时奋发学习,潜心于科学研究的图片依次向我们展开,其中有一幅苏老自己撰写、笔迹遒劲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苏老在青少年时期,孜孜不倦地学习知识、探索真理,17岁那年,他毅然留学日本,学习、生活中,他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终于在1931年获得
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学成后他断然拒绝日本名牌大学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投身于数学领域的研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
微分几何学学派的开山鼻祖。
跨入陈列室的第三间厢房,墙壁上挂着展示苏步青学术成就的图片。着重向我们展示的是苏老一生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及贡献。苏老满腔热情提携后辈青年才俊,他那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格,得到了全国教育界的普遍赞扬。苏老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系主任,教务长,1952年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1955年被聘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62兼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以致1988年4月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他先后培养了近千名如张素诚、方德植、熊全治、吴祖基、白正国、杨忠道、谷超豪、胡和生等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国家富强作出巨大的贡献。
漫步庭院,苏宅的左侧是刚挖不久的长方形池塘,后院即是一片挺拔翠绿的小毛竹,竹林外侧一块布满绿茵的空地上有一口古井,水清如镜。据说,这口井是苏老少年时期灵感的源泉,当地人叫它“聪明井”。故居的右侧是一株外形奇特的苍天大树,苏宅的管理员介绍说,此树为“榕抱枇杷”共生树,南面是榕树,北侧为枇杷,两种截然不同的树种枝干完全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