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东升
中国人民大学原哲学院教授
苗东升(1937年-2020年3月3日),男,山西榆社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我国系统科学哲学领域资深学者,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研究专家,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著有《复杂性管窥》《钱学森哲学思想研究》《系统科学辩证法》《混沌学纵横论》等。
人物生平
1937年
苗东升先生1937年10月18日(阴历9月15日)生于山西省榆社县岚峪村。他出生后不到一个月,父亲就在抗日前线牺牲了。母亲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全家自力更生,使年幼的苗东升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他的心灵深处播下爱国的种子,培养了科研报国的情怀。
1950年
苗东升到左权读初中。
1953年
苗东升到汾阳读高中。
1956年
苗东升考上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1960年
作为国家急需的特殊人才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三分院工作。
苗东升先在国防科研部门供职,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科技哲学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为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系统科学》等课程,苗东升的《系统思维》课程在博士生中受到广泛好评。苗东升教授还广泛参与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人民大学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的学术与教学活动,现述如下:
20世纪80年代初
苗东升追随钱学森的学术思想,开始学习和研究系统科学。1985年起,系统科学研究即成为苗东升学术活动的中心。
1987年至1992年
苗东升参加由钱学森指导的系统学讨论班活动。
20世纪90年代初
参加由赵光武、冯国瑞等人组织的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的复杂性科学研讨班活动。
1994年
苗东升凭借三本科学前沿专著,被评为教授。
2001年
苗东升教授退休。退休,对他而言并不是工作、学习和研究的终点,而是投身科研和教育的新起点。他从未放松过理论研究,几乎每天都坚持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半休息,从不过所谓周末。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同时笔耕不辍,并且著作颇丰。在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信息科学、逻辑学、钱学森思想、文艺科学等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2017年
苗东升教授在他八十岁高龄还制定了一系列出书计划,即使后来病重卧床,也依然坚持和身边照顾他的学生讨论学术问题。他对学术的信念支撑着他乐观地与病魔斗争,直至生命尽头。
2020年3月3日凌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苗东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主要作品
苗东升教授为我国系统科学哲学领域资深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哲学及其实践研究,著述丰富,著有《复杂性管窥》《开来学于今:复杂性科学纵横论》《系统科学大学讲稿》《钱学森哲学思想研究》《系统科学辩证法》《混沌学纵横论》《模糊学导引》等,发表有《复杂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等许多有学科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苗东升教授编著的《系统科学精要》多次再版,是国内文科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系统科学教材之一。除了这些著述,苗东升教授还有不少未竞之作,一些已接近完稿,如《系统思维三十讲》、《信息研究论丛》、《中国古典诗词的现代科学解读》等,甚为遗憾。
出版图书
学术观点
1.系统学视角的世界历史研究
苗东升运用系统学的方法以全新的视角总结了从1834年至2014年这三个甲子的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并对2015到2074年这一后续的甲子做出了预测。甲子一(1834-1894)是资本主义世界系统最终形成的阶段,伴随着中华民族进入屈辱的近现代史,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为结束标志;甲子二(1894-1954)中世界历史走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中华民族也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而走向复兴;甲子三(1954-2014)中则经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深刻较量,形成了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集体运动模式,而中华民族也站在了走向复兴的关键时期。基于以上的研究,苗老师指出甲子四(2014-2074)的当务之急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以及其他社会领域全面建立新模式,确保社会主义不变色和打赢一场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必须赢的文化战。
2.复杂性科学视角的《红楼梦》研究
苗东升教授是我国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领域的资深学者,是系统科学中国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他也是《红楼梦》的爱好者和研究者。他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来看待《红楼梦》和《红楼梦》研究,结合世界近代以来的科学和文化问题,对《红楼梦》研究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苗东升教授认为,《红楼梦》研究的复杂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红楼梦》是清代社会复杂性在文学史上的投影,从而造就出独特的文学复杂性;二是研究队伍的复杂性,这缘于中国社会转型演化过程中的复杂性。
人物语录
“不讬飞驰之势,不假市场包装,不谋生前显达;一求全力耕耘,二求真而新精,三求良心安宁。”
人物评价
苗东升教授为复杂性科学研究做了许多工作,并得到广泛认可。在复杂性研究方面,苗东升作为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地位不可动摇。
——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原主任赵光武教授
苗东升教授是21世纪的首位全域科学家。他指出毛泽东开创了复杂性研究的中国路径,发展了钱学森思想,他对钱学森系统科学、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研究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开创了发掘毛泽东思想深邃内涵的理论途径,是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审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典范。
——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潘岩铭
苗东升教授的逝世,不仅是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他的离世所留下的空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越来越显现出来。
——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巩献田教授
苗东升教授把系统科学和新文明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在中医方法论的研究中,他提出的“整体为本,适度还原”的思想超越了库恩的科学革命论。苗东升教授提出的信息不守恒原理为中医研究指明了方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方法论研究室主任马晓彤
苗东升教授淡泊名利,潜心学术,他曾自言:“我是清都杂货郎,天教倔强带疏狂。窃得神火燃笔底,纵论横批著华章。”他一生笔耕不辍,践行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晚年还积极探索系统科学方法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为系统科学哲学、复杂性科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卓越贡献。
人物纪念
2021年2月28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苗东升教授逝世一周年,推动复杂性科学与系统科学发展,“苗东升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并在线上进行实时直播。
纪念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助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原常务理事姜璐主持。参会嘉宾有与苗东升教授志趣相投、德高望重的学者朋友、也有苗东升教授的家人亲属、还有曾受教于苗东升教授门下的青年学生。除现场参会嘉宾外,还有部分嘉宾通过网络参会,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对本次纪念会进行了现场转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3: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