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褐斑病
植物病害
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发生在苜蓿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后逐渐扩大,多呈圆形,后期病斑上有褐色的盘状隆起物。发病严重时病斑密布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变黄、皱缩,并提前凋萎、脱落。
病原特征
苜蓿褐斑病病原为苜蓿假盘菌(学名:Pseudopeziza medicaginis (Lib) Sacc.),属子囊菌亚门、假盘菌属,异名:三叶草假盘菌(学名:Pseudopeziza trifolii (Biv.ex Fr.) Fuckel f. sp. medicaginissativae Schmiedeknecht)。病菌的子座和子囊叶盘生于叶片上面的病斑中央部位,一般单生,也有少数几个聚生,初埋生于表皮下,成熟时子实层突破表皮,子囊暴露。子囊棒状,无色,(55~78)微米×(8~10)微米。子囊间夹生比子囊细而略长的侧丝,通常无隔,顶端常略膨大。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排成1~2列。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卵形至椭圆形状,有时内含2个油滴状物,大小(8~12)微米×(4~6)微米。在自然状态下未见此菌的分生孢子阶段,培养时有时产生像分生孢子的结构,但它不能侵染寄主。此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在燕麦粉琼脂培养基上可产生子实体,在20℃和黑暗条件下需培养21天。
国外报道此菌原菌侵染紫花苜蓿、天蓝苜蓿、镰荚苜蓿、蓝花苜蓿、细齿苜蓿。在中国,小苜蓿、南苜蓿、大花苜蓿和小花苜蓿也受此菌侵染。格拉斯(Glaeser)在德国发现,此菌还侵染白花草木樨、红豆草、香胡芦巴、蓝花胡芦巴和冬箭舌豌豆。
为害症状
苜蓿褐斑病主要为害苜蓿的叶片。发病初期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边缘光滑或呈细齿状直径0.5~2毫米,互相多不汇合。后逐渐扩大,多呈圆形,后期病斑上有褐色的盘状隆起物(子囊盘)。子囊盘成熟后,病斑上出现一层白色蜡质,病斑大小一般为0.5~4毫米。发病严重时病斑密布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变黄、皱缩,并提前凋萎、脱落。茎上病斑长形,黑褐色,边缘整齐。
分布范围
苜蓿褐斑病几乎遍布世界所有苜蓿种植区。中国的江苏、山东、湖北、云南、贵州、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均有发生;在内蒙古的锡林浩特和扎兰屯以及青海的西宁等气候较冷凉地区,褐斑病发生严重。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子囊孢子在病叶上的子囊盘中越冬,春暧之后随着苜蓿返青生长,田间越冬的病菌如遇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子囊孢子便从子囊中弹射出来,随风传到新叶上,发芽侵入苜蓿植株,引起发病。据研究,温度在14℃,相对湿度≥98%,最有利于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在10~20℃的湿室内,经6~10小时,大部分孢子可完成侵染,在30℃下则不发生侵染,相对湿度≤93%,孢子也不发芽。在适宜湿度和15~25℃温度条件下,经6~7天,感病叶片上便会出现病斑,在2.5℃下则需25天。苜蓿生长季节,病害可多次发生再侵染。
流行规律
据观察,当日均温在14~30℃,旬均温在10.2~15.2℃,相对湿度为58~75%,苜蓿褐斑病可在短期内爆发成灾。在干旱和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发病较轻。试验证明,从叶片被接种,到病斑出现,需要5~13天,到子囊孢子形成需14天或更长,子囊孢子的发育和成熟,需要16~17℃和相对湿度为79~97%。病情常随苜蓿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一个生长季节内,病情发展的快慢和病害高峰期出现的早晚,主要影响因素是湿度条件,因为一般苜蓿种植地区,在苜蓿返青后的气温都能满足孢子发芽与侵入的要求。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6 08:22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