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霜霉病
植物病害
苜蓿霜霉病是由苜蓿霜霉引起的、发生在苜蓿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无明显边缘,病斑可以逐渐扩大至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缘向下卷曲,节间缩短、扭曲,嫩枝、嫩叶症状明显,潮湿时叶背和嫩枝的褪色斑上出现灰白色霉层,后呈淡紫色。
病害危害
苜蓿霜霉病广泛发生于温带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海拔地区也有发生。中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凉爽高湿地区发病严重。条件适宜时,头草减产30%以上,种子产量和品质也受到严重影响。感染苗蓓霜霉病的苗荷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其株高下降10.40~36.50%,鲜重下降18.61~64.55%,分枝数下降4.92~36.87%,生殖枝数下降17.90~86.15%,花序数下降17.75~87.50%,水分含量下降7.48~43.02%,叶绿素含量下降28.42~68.63%。苜蓿霜霉病在中国新疆的南、北疆均有发生,北疆重于南疆。
病原特征
苜蓿霜霉病病原为苜蓿霜霉(学名:Peronospora aestivalis Syd.),异名:三叶草霜霉菌苜蓿专化型(学名:Peronospora trifoliorum f. sp. medicaginis de Bary)、三叶草霜霉菌(学名:Peronospora trifoliorum de Bary)。菌丝体无隔,在寄主的细胞间蔓延,产生或不产生吸器。孢子囊梗由气孔向外伸出,单生或数根丛生,上部二叉状分枝4~7次,呈树状,无色透明,大小(192~432)微米×(8~10)微米,最末分枝短小,多呈直角状伸出,分枝末端着生孢子囊。孢子囊球形至椭圆形,无色至淡黄褐色,单胞,表面光滑,无明显乳突,大小为(15~37)微米×(9~27)微米。生长季后期,病组织内部产生卵孢子,藏卵器球形,光滑或皱褶,黄褐色,直径30~54微米,内含卵孢子,直径20~41微米。
为害症状
局部性症状:感病植株的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形的淡绿色或黄绿色褪绿斑,病斑边缘不清晰,随病斑的扩大或汇合,以至整片小叶皇黄绿色,叶缘向下方卷曲。潮湿时叶背出现灰白色至淡紫色霉层,即病原菌的游动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嫩枝、嫩叶症状明显。
系统性症状:感病植株节间缩短,茎变粗、扭曲畸形,全株矮化褪绿,潮湿时,叶背面亦布满灰白色至淡紫色霉层。重病株不能形成花序或发育不良,大量落花、落荚。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系统侵染的苜蓿病株地下部分越冬,或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混入种子间的卵孢子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次春随着首蕾植株返青生长,感病植株表现症状,产生游动孢子囊随风传播,或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引起初次侵染。游动孢子囊的产生要求黑暗和接近100%的相对湿度。在田间,游动孢子囊借风和雨水滴溅传播。游动孢子萌发必须有液态水存在,发芽温度4~29℃,最适温度18℃。发芽管通常形成吸器直接侵入寄主表皮或通过气孔侵入。幼嫩组织易受侵染,一般5天可以完成一个侵染循环。
流行规律
温凉潮湿,雨、雾、结露频繁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苜蓿霜霉病的发生,炎热干燥的夏季停止发病。在中国的川源灌区和阴湿地区,甘肃河西地区,临夏州发病较早,始发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一般在6月初和7月底有2个发病高峰,8月下旬病害基本停止发展。各茬苜蓿均易感染霜霉病,在中国北方,第一草受害较重。
新疆农业大学2003~2005年连续三年在呼图壁对苜蓿霜霉病病情发展动态的调查表明:连续三年病害发生动态没有一致性的波动起伏,主要原因是三年的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尤其是降雨量差别较大。
栽培管理措施对苜蓿霜霉病发生的影响作为制种田,种植一年的新疆大叶苜蓿前期较感苜蓿霜霉病,而后期则表现与种植三年的新疆大叶对苜蓿霜霉病的抗病性没有明显差异;作为打草田,相同或不同品种苜蓿霜霉病的发生并不因种植年限增加而明显加重。有研究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苜蓿霜霉病抗性差异不显著。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6 08:20
目录
概述
病害危害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