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国家公园
中国国家公园
若尔盖国家公园(若尔盖公园、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辐射川甘青三省,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水草丰茂的草原,是牦牛最喜欢的地方,藏语把牦牛喜欢的地方,称为 “若尕”,音译为汉字,就是若尔盖。
1994年,建立若尔盖县辖自然保护区。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更名为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8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19年9月,四川提出并积极推动创建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
2020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创建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
2022年5月,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获批;2022年8月,《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推进方案》出炉;11月6日,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0年1月,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创建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
2022年12月,若尔盖国家公园已基本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并启动省级(四川)自评。
2024年4月10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在学习时报发表题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提出积极争取国家批复设立若尔盖国家公园。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若尔盖国家公园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错过渡地带,公园创建区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片区8336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60.28%,均在阿坝州境内。
气候特点
若尔盖国家公园为半湿润季风气候和西部的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风向多为西北风,风力可达到11级,9月下旬开始结冰,5月中旬完全解冻。
地形地貌
若尔盖国家公园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哨,海拔2400~4200米。
水文特征
若尔盖国家公园境内主要河流有白龙江、包座河等。
植物资源
若尔盖国家公园木材资源丰富,有冷杉、云杉等树种。适宜种植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以青稞为主,其次有小麦、豆类作物和洋芋等。经济作物有油菜和亚麻、少量苹果和花椒。
若尔盖沼泽边缘地带盛产麟香、虫草、贝母、鹿茸、雪莲等名贵草药,是中国传统出口药材。
动物资源
若尔盖国家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分布有国家湿地保护区、黑颈鹤保护区、梅花鹿保护区。栖息着黑颈鹤、白天鹅、藏鸳鸯、白鹤、梅花鹿、小熊猫等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物。是200多种鸟类、39种兽类、15种鱼类、3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共同生活的家园。
每年,若尔盖国家公园内的花湖景区和红原日干乔湿地迎来候鸟驻足栖息。
矿产资源
若尔盖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锰、金等30余种。沼泽中发育的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分布面积2000余平方千米,储量近40亿立方米。
主要景点
若尔盖国家公园是四川省最大的草原,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草甸草原和沼泽土壤长期浸泡在水中,温度较低,主要以沼泽土为主,潜育化程度高,有机质氧化缓慢,部分地区分布着泥炭。若尔盖国家公园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它是在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也成了黄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贾曲若尔盖草甸草原和沼泽的汇流处。
由于气候寒冷湿润,蒸发量小,排水不畅,地表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有利于沼泽的发育。若尔盖国家公园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
巴西会议会址位于若尔盖县巴西乡班佑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底,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先后召开了“巴西筹粮会议”和“巴西政治局常委会议”;9月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巴西政治局会议”;包座战役后,9月3日,前敌总指挥部、中央重要机关搬至潘州一带。
若尔盖国家公园中间有3个相邻的天然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居中。花湖水面300余亩,其名源于夏天花湖中的水草开出芳香的花。湖中与沼泽中多水禽,时不时飞过。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唐克乡境内,河水清澈,河中游鱼如织、风光清丽。黄河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形成黄河九曲第一湾,这里能观赏到奇特且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是摄影师钟爱的取景地。
热尔草原(热尔坝大草原)藏语中的“热”是一种经名,“尔”是军的意思。相传在吐蕃国征服此地时,出征前念了一种名为“热”的经而后出兵得胜,故名“热尔”。 
草原纵横数十千米,浩原沃野,距若尔盖县城45千米,地处若尔盖湿地的腹心地带,是全国最平坦辽阔的湿地草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世界上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以极其丰富的生物种群获得享誉中外“宝贵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之美誉,是世界上少有珍稀生物种群和动物种群聚集地和我国珍稀动物的天堂,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最为集中的主要繁殖栖息地。
开发建设
基础建设
若尔盖位国道213、248、345线和省道217、445线贯穿全境。
2022年,四川黄河上游若尔盖国家公园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完毕。
品牌建设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固体水库”——若尔盖泥炭沼泽湿地,因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水源贡献超过30%,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曾被《中国国家地理》选为“中国最美湿地”。
2008年,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文化活动
2017年7月15日,中国若尔盖黄河大草原文化旅游节暨盛夏雅敦节在若尔盖举行。
作用价值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战略。
历史文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历经十个月艰难跋涉的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若尔盖国家公园。草地天气瞬息万变,地面布满沼泽,不少红军战士牺牲在这茫茫草地。过草地,是长征史上重要的篇章,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险的历程。
课本里《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就发生在若尔盖县,它讲述的是红军过草地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想尽办法照顾三位生病的小战士,他将一枚缝衣针制成鱼钩,钓鱼煮野菜汤给他们补充营养,自己却舍不得吃,在饥寒交迫中壮烈牺牲。
草地上,无数像老班长一样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化成一座座丰碑,为后续部队指明了前进的道路,红军最终走出了草地。
旅游信息
风土人情
水草丰美的若尔盖,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藏民族世代在这里逐水草而居与他们的牦牛、绵羊、马匹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古朴的黑帐篷、美丽的白帐篷,是牧民流动的房子,也是草原独有的景致;华丽的服饰,奔放的锅庄、弦子,惊心动魄的赛马,彰显着这个多情的草原民族对生命的无限热爱。
交通路线
自驾:从四川成都出发,国道213、248、345线和省道217、445线可抵达。
旅游贴士
此行前要带上雨衣、防寒衣物等。建议到达的第一个晚上不洗澡,以防感冒和轻微高原反应的发生,可以用携氧片抗高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09:5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