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
中药名。为菊科地胆草属
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或
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tomentosusL.的全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百日咳,
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等病症的治疗。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归经
归肺、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主治
用于感冒,
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
月经不调,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
相关配伍
1.治尿闭:地胆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2.治脚气:苦地胆全草一至二两,豆腐二至四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3.治热淋:鲜地胆草三两,瘦猪肉四两,食盐少许。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采集加工
8-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理特性
1、地胆草:
根状茎平卧或斜升,具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高20-60厘米,基部径2-4毫米,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贴生长硬毛;基部叶花期生存,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基部渐狭成宽短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茎叶少数而小,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全部叶上面被疏长糙毛,下面密被长硬毛和腺点;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或枝端束生的团球状的复头状花序,基部被3个叶状苞片所包围;苞片绿色,草质,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顶端渐尖,具明显凸起的脉,被长糙毛和腺点;总苞狭,长8-10毫米,宽约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上端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而具刺尖,具1或3脉,被短糙毛和腺点,外层长4-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
花4个,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冠长7-9毫米,管部长4-5毫米;
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4毫米,顶端截形,基部缩小,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稀6条硬刚毛,长4-5毫米,基部宽扁。
花期7-11月。
2、白花地胆草:根状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状根;茎直立,高0.8-1米,或更高,基部3-6毫米,多分枝,具棱条,被白色开展的长柔毛,具腺点;
叶散生于茎上,基部叶在花期常凋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长8-20厘米,宽3-5厘米,顶端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稍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7-8厘米,宽1.5-2厘米,近无柄或具短柄,最上部叶极小,全部叶具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上面皱而具疣状突起,被疏或较密短柔毛,下面被密长柔毛和腺点;
头状花序12-20个在茎枝顶端密集成团球状复头状花序,复头状花序基部有3个卵状心形的叶状苞片,具细长的花序梗,排成疏伞房状;总苞长圆形,长8-10毫米,宽1.5-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有时顶端紫红色,外层4,披针状长圆形,长4-5毫米,顶端尖,具1脉,无毛或近无毛,内层4个,椭圆状长圆形,长7-8毫米,顶端急尖,具3脉,被疏贴短毛和腺点;花4个,花冠白色,漏斗状,长5-6毫米,管部细,
裂片披针形,无毛;
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3毫米,具10条肋,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条硬刚毛,长约4毫米,基部急宽成三角形。花期8月至翌年5月。
生长环境
1、地胆草: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美洲、亚洲、非洲各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常生于开旷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缘。
2、白花地胆草:产于福建、台湾和广东沿海地区。在各热带地区有广泛分布。生于山坡旷野、路边或灌丛中。
药材性状
本品全长15-40cm。
根茎具环节,密被紧贴的灰白色茸毛,质坚,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根茎下簇生多数皱缩须根,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茎圆柱形,常二歧分枝,密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叶多基生,展平后完整叶呈匙形或倒披针形,黄绿色至绿褐色,具较多腺点,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边缘稍具钝齿;两面均被紧贴的灰白色粗毛,幼叶尤甚,叶柄短,稍呈鞘状,抱茎;茎生叶少而小。气微,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