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义田(1909—1967),字楚耕,男,汉族,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人。幼时聪慧过人,6岁能作对联,7岁能写数百字文言文。入初等小学后,11岁退学,14岁入高等小学,一年后又退学,在家半耕半读。阅读了《四书》、《五经》、老庄、唐诗宋词及梁启超、鲁迅、陈独秀、郭沫若等人的著作。
1928年,考入丽江县教育局师资训练班,毕业后,当小学教师,开始用
白话文写作小品文,曾发起组织“青年会”,约集青年与地方上的恶霸势力抗争,主张改良旧风俗。
1931年考取官费师范学院(后并入云大)深造。阅读进步书刊,接受唯物主义思想,写《中国教育之病态》、《词与诗的关系及其形成发展》等文章,发表于《
东方杂志》上,与同学宣伯超创办《
南荒》(半月刊)杂志,出至第四期被国民党云南省党部训令停刊。组织“昆华读书会”,当局欲以拘捕,得龚自知保护,离校返乡。先后任省立丽江中学教员、石鼓两级小学校长等职。
1934年,应
龚自知邀请,重返昆明参与筹办“云南日报社”,并为教育厅边地教育委员会编写《云南边地民族教育要览》。
1938年春,到武汉考察战地教育,在汉口见到了周恩来、李克农等,经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由艾思奇介绍进“抗大”学习,后因病回武汉治疗。参加“抗战教育研究社”,在《
血路》上发表《论战时教育》等文章。
1950年代初,受到冲击。1953年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任特约研究员,在《
文史哲》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革”中,再度遭劫,因病未能及时就医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