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至1978年,地县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茌山进行考查,确定此山属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并定名`为''教场铺遗址'',列入省级保护单位。1995年,国家及省文物考古专家又对此山进行重新考证,证明此山`系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城址,对研究龙山文化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对此作了报道。据考,茌平区的“茌”字极有可能依据此山而来。“茌”字这个字很绝,在字典里没有别的含义,专指茌平这方水土。《康熙字典》解释“茌”字说:茌,茌山之名也。因此,说茌山是茌平的标志,似也不过分。
关于茌山的位置说法不一,据考证,茌山即是县城南40里处教场铺村西北的`大沙丘,当地群众称之为''金牛山''。此山高6米,东西250米,南北宽畅200米,总面积极5万平方米。整座沙丘东高西低,壮如卧牛。明清时期,此山被称作牤牛山,绿林义士
周三曾在此山占山为王。当时山上树木参天,山下泊水环绕。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在此修筑炮楼。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对此山心存敬畏,称之为“神山”,对山上出产的细沙称之为“神沙”。
关于此山的由来,当地百姓流传,从前,山西南的仇陶村有一家财主喂养了九十九头牛。当赶牛到山前喝水时,查点数成了一百头牛,放牛的人纳闷,怎么会多了一头牛呢。财主和村里的人也觉的奇怪。后来,一位江南术士打这经过,说是一头金牛隐藏其中,卧居此山,每到更深夜静出来吃草,混在牛群里一起喝水。据说这头牛是在王菜瓜庄跑出来的,断了一只角,从此人们便把此山叫作金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