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圆赤星病是由
茶尾孢引起的、发生在茶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茶的嫩叶和成叶上,嫩茎、叶柄上也可发生。病部初生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中央凹陷,呈灰白色,边缘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病斑直径为0.8-3.5毫米,中央散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斑上有灰色霉层。
茶圆赤星病病原为茶尾孢(学名:Cercospora theae (Cav.) Breda),属半知菌业门、丝孢目、
尾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于菌丝块上,灰色,单胞,顶端稍弯曲,(12-30)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鞭状,由基部向上渐细,弯曲,无色,4-6个分隔,(42-106)微米×(2.5-3.5)微米。病菌喜低温、高湿、多雾、少光的环境;月均温度16-23℃,相对湿度80%以上,病菌生育最盛。
茶圆赤星病主要发生在茶的嫩叶和成叶上,嫩茎、叶柄上也可发生。病部初生褐色小点,以后扩展成灰白色中间凹陷的圆形病斑,大小为0.8-3.5毫米,边缘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线,中央红褐色,后期病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菌丝块,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层。叶柄、嫩梢染病产生类似的症状。
病菌以
菌丝体在茶树上病叶及落叶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嫩叶、成叶、幼茎,经几天潜育,产生新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茶圆赤星病在月均温度16-23℃,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最容易严重发生。茶的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相关,气候条件影响着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因此,春茶和秋茶期间,连续两个月高湿少光须特别注意,日照时数与降水量影响茶圆赤星病发病率增加。降水量多、日照少,有利于茶圆赤星病病原体繁殖与传播,导致茶圆赤星病发病率上升。相反,降水量少、日照多,则不利于茶圆赤星病病原繁殖,发病率降低。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果出现连续两个月低温、高湿、少光的气候环境,须加强对茶圆赤星病防治工作;特别是春茶采摘期间3-4月份,若有日平均气温只有15-20℃,相对湿度80%以上,日照时数每天少于2小时左右,就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大龄树要加强茶园各项管理,应该合理修剪、勤除茶园杂草,以利通风透气,并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钾肥配合,提高抗病力。做好清排渍工作,降低地下水位,雨后及时排水;做好防寒工作,防止冻害发生,以减轻发病。
化学防治:春季采摘前或早春、晚秋发病初期及时喷雾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或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安全隔期7-10天),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非采摘茶园也可用0.7%石灰半量式
波尔多液或12%
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
茶圆赤星病症状与
茶白星病的症状相似,区别之处在于茶白星病的病斑中央色泽较淡,且不形成灰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