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藻斑病是由一种寄生性的绿藻引起的、发生在茶的病害。主要为害中下部老叶片,老叶片染病后,叶正、背面均可产生黄褐色针头大小的圆形病斑或十字形斑点,大小为0.5-1.0毫米,后期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稍隆起,呈暗褐色,边缘不整齐。
茶藻斑病病原为一种寄生性的绿藻(学名:Cephaleuros viorescens Kunze),属
藻类。病部毛毡状物是藻类的营养体和繁殖体。营养体叉状分枝,在叶面蔓延成稠密、近圆形的毛毡状物,后在上面形成孢囊梗,梗端膨大,有8-12个小梗,小梗上各有一个卵形游动孢子囊,黄色,(14.5-20.3)微米×(16-23.5)微米,内有无色、双鞭毛、椭圆形的游动孢子。寄主植物除茶外,还有柑桔、
荔枝、油茶、山茶、
玉兰、
冬青等。
茶藻斑病主要为害中下部老叶片。老叶片染病后,叶正、背面均可产生黄褐色针头大小的圆形病斑或十字形斑点,渐呈放射状向四周发展为圆形至不规则形灰绿色至黄褐色病斑,大小为0.5-1.0毫米,病斑上可见细条状毛毡状物,后期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稍隆起,呈暗褐色,表面光滑,有纤维状纹理,边缘不整齐。
茶藻斑病的病原以营养体在病叶中越冬。翌春湿度大的条件下,产生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水中萌发,从叶片角质层侵入在叶片表皮细胞及角质层之间蔓延,叶片染病后又在叶片表面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使病害不断扩大蔓延。病原喜高湿,但寄生性弱,多寄生在衰弱茶树上。
由于茶藻斑病病原是一种寄生性很弱的寄生植物,通常只能加害生长衰弱的茶丛。由于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有利孢子囊梗的形成、脱落、传播和发芽,因此多发生在荫蔽潮湿、通风透光不良及生长势差的茶树上。且一般在茶树下部通风不良的老叶上发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