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条
唇形科牡荆属植物
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Franch.) Rehd.)是唇形科牡荆亚科植物,是黄荆的一个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方形有四棱;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小叶5或3片,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花序顶生或腋生,先由聚伞花序集成圆锥花序,核果球形,果径2-5毫米,黑褐色,外被宿萼。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2-8米,地径7-8厘米,树皮灰褐色,幼枝方形有四棱,老枝圆柱形,灰白色,被柔毛;掌状复叶对生或轮生,小叶5或3片,中间小叶最大且有明显短柄,两侧较小,长2-6厘米,叶缘呈大锯齿状或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具细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柔毛。
花序顶生或腋生,先由聚伞花序集成圆锥花序,长10-25厘米,花冠紫色或淡紫色,萼片宿存形成果苞,核果球形,果径2-5毫米,黑褐色,外被宿萼。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荆条抗旱耐寒,多生长于山地阳坡及林缘,为中旱生灌丛的优势种。分布区气候条件,以陕北延安为例,年平均气温8.8-10℃。1月平均气温零下9至零下 7℃,7月平均气温22-24℃,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10℃积温2800-3500℃,无霜期150-190天,年平均降水量380-550毫米。荆条为阳性树种,喜光耐蔽荫,在阳坡灌丛中多占优势,生长良好,更新亦佳,密林更新不良。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黄绵土,褐土,红黏土,石质土,石灰岩山地的钙质土以及山地棕壤上都能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四川;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多采用种子繁殖,10月份果实由绿色变为灰黑色,即可采种,产种量400千克/公顷,采回的果穗摊于场院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物备用或干藏。
春季土壤解冻后,整地作床,施人堆肥15-22吨/公顷,打碎土块,耙平作成畦式低床,开沟条播,行距25厘米,深3厘米,3月中旬播种,播种量52-75千克/公顷,覆土1-1.5厘米,播种1周后可见苗,遇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松土,除草,秋后苗高可达50厘米左右,产苗量22.5-30万株/公顷。
栽培技术
植苗造林:秋季穴状整地,规格长×宽×深分别为50×40×30厘米,来年春3月上旬栽植,水土保持防护林,株行距为0.5×1米或1×2米,踏实土壤。
直播造林:秋季穴状整地,规格40×30×25厘米,次年3月上旬播种,每穴播15-20粒种子,如春季土壤干燥,最好等雨后直播,覆土1.5-2厘米。成活稳定后间苗,每穴留苗1-2株健壮株,培育成林。
树种混交:荆条常是其他乔木树种的伴生树种,可与侧柏,油松,山杏,酸枣,胡枝子,黄蔷薇,连翘等乔灌木成带状或块状混交。
抚育管理:植苗造林后,5-6月进行1次松土除草,发现苗木倾斜或扎的不实的,随时培土踏实土壤。直播造林,苗木出齐后,中耕除草,新造幼林连续抚育3年,并实行封禁防止人畜危害。2年后开始平茬,一般隔年平茬1次,平茬时间宜在落叶以后或萌芽之前,苗茬与地面平齐,茬口光滑不劈裂。最好可结合中耕施1次追肥,荆条病虫害极少。一般不需进行防治。
主要价值
生态
荆条适应性强,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乡土灌木。
经济
枝叶芳香,沁人心鼻,叶和花含精油0.1-0.15%,精油含有36种成分,氧化物较多,其中主要有a-侧柏烯、a-松油烯、a-蒎烯、萜品烯等。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6.1%,可制肥皂及工业用油,茎皮含纤维可造纸和人造棉及编绳索;荆条枝条柔韧,不受虫蛀,可编成各种筐篮。花繁开放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药用
根叶可入药,具有清凉镇静作用,能治痢疾、流感、止咳化痰、胃肠痛,根及籽可驱蛲虫,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等病症。
薪柴
荆条枝干热值为19419千焦/千克,根热值为20256千焦/千克,是原煤热值26744千焦/千克的72.6%和75.7%,是很好的燃料。
绿肥
荆条枝叶含有丰富的营养,主要成分与紫花苜蓿接近,是很好的绿肥。
观赏
老根株形状奇特多姿,耐雕刻加工,是理想的盆景制作材料。荆条叶型美观,花色蔚蓝,香气四溢,雅致宜人,也是优良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
参考资料
荆条.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