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四口即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荆江地区分蓄洪区及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和调弦河等河流
产生背景
在历史时期荆江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江湖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分流诸口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历史沿革
以宋至清的志书为主要资料,立足于历史学的实证方法,以考察今荆江南岸存在的4个分流穴口(即虎渡口、调弦口、藕池口和松滋口)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分塞情况,并对今人存在的一些认识进行了辨析。
其中,虎渡河的形成时间说法不一,南宋以后,虎渡口逐渐形成稳定分流。调弦口自元代大德年间开浚后时开时塞,直至清朝才基本保持分流,1958年调关设置后此口渐废。
藕池口早在五代时即已存在,北宋以后湮塞,直至1852年藕池堤溃不筑,藕池河再次形成。
松滋河则在1869年以前由于黄家埠堤溃决而形成。研究表明,宋代以降,四口的分塞情况较为复杂,因此,考察荆江穴口分流与湮塞的历史变迁,厘清以往的相关歧见,将有助于更正确、客观地理解今天的人地关系、江湖关系的格局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