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兔尾鼠(学名:Lagurus lagurus),为仓鼠科、兔尾鼠属的动物。草原兔尾鼠个体较小,尾短,耳朵短,四肢短,背毛浅灰棕色,侧色浅,为浅棕色,腹毛浅灰黄色。
草原兔尾鼠个体小于其他两种兔尾鼠,体长92(84-100)mm;尾短,尾长占体长11%,占后足长的77%,明显尾长短于后足长;耳朵短,耳长4(3-6)mm,隐于
毛被之下;四肢短,后足长13(11-15)mm。
草原兔尾鼠与其余两种兔尾鼠毛色明显不同,背毛浅灰棕色,
脊背中央有一条细而明显的黑色条纹。体侧色浅,为浅棕色;腹毛浅灰黄色。尾二色,尾背浅黄,底面白色。前、后脚的背面浅黄,前脚掌无毛,后足长毛白色。
草原兔尾鼠
头骨较扁平。鼻骨短而宽。眶上嵴不发达,眶间纵沟浅,不甚明显。额部平。眶后部鳞突明显,似钉子状。
顶间骨长方形,左右横径大于前后纵径约两倍。
颅全长仅23.3(21.5-24.6)mm,但
颧宽却达14.2(12.7-15.1)mm,后头宽12.6(11.6~13.5)mm,整个头骨的轮廓短而宽。
腭骨后缘有骨桥。听泡虽大,但向下不超过枕踝,向两侧乳突没隆出于侧枕骨。
门齿孔细而长,其下缘已接近上颊齿列前缘的水平线。腭骨面上有两条明显的纵沟。
草原兔尾鼠
臼齿没有齿根,终生不断生长。臼齿的
齿冠高,凹角既深又宽。第1上臼齿顶部有一个倒置三角形的齿环,下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两个,内侧两个。此臼齿外侧形成3个突角,内侧形成三个突角。第2上臼齿顶部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3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一个。此臼齿外侧形成3个突角,内侧形成2个突角。第3上臼齿顶部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3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一个。最后端有一个上面为三叶状,下面为细长的坠状物的后齿环。此臼齿外侧形成4个突角,内侧形成3个突角。第1下臼齿最后端的横齿环前面有5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三个。顶部的齿环为三叶状。此臼齿外侧有4个突角,内侧有5个突角。第2下臼齿最后横菱形齿环上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两个。此臼齿内侧有3个突角,外侧有3个突角。第3下臼齿最后端有一个斜置的矩形齿环,上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两个。此臼齿外侧有3个突角,内侧有3个突角。
草原兔尾鼠主要栖息在
高寒草原、
山地草原、
草甸和荒漠中局部
牧草生长的地区。栖息地分布可以由海拔700m的山前平原和丘陵的草场,一直分布到2800m的亚高山草甸及森林草原。极干旱的戈壁和荒漠,则无草原兔尾鼠栖息。
草原兔尾鼠不冬眠。降雪后,在雪被下挖雪道。由于雪随下随冻。不断地下雪,不断反复冻结,雪道重叠交织,分支较多。在雪面上有少数洞口。昼夜活动;但气候不佳时,则栖息洞道内,可几日不出。
草原兔尾鼠群居。地下洞道总长可达13-20m。洞道直径约3-4cm,洞口向下倾斜,但洞道距地面仅10-20cm,大致与地面平行。每个洞系有1-2个窝。窝球形,窝的大小约32cmx27cm×23cm。近窝处地道向下倾斜,窝距地面约24-47cm,窝有两个直通地面的洞口。窝内垫碎草,保暖,供产仔用。洞道
迂回曲折,与地面跑道相连接。
草原兔尾鼠主要食物有苜蓿、羊狐茅、
矮火绒草、
黄芪、
麻花头、
芨芨草和马莲根等。夏秋季,草原兔尾鼠咬断作物,拖至洞口外,晒干,堆集成堆,为越冬期间食用。每堆草重230(61-547)g。植物的种类为
禾本科、
豆科及
菊科的种类。
草原兔尾鼠繁殖力强,出生后45天左右,体长达76mm,体重达18g时即达
性成熟,开始繁殖。一年繁殖4-5窝,每窝产仔4-8只,平均6.2只。性成熟雌体最早产仔的日龄是53天,除去孕期23天左右,故最早性成熟期是30日龄左右,而大部分鼠要在45日龄以上才逐渐参加繁殖。雄体最早交配日龄为48日龄,多数雄鼠要在60日龄后
附睾中才会有活动的精子。
草原兔尾鼠在中国属于种群数量极不稳定的种类,年际数量变化大,在新疆可见到秋季数量很高,波及面积大,第2年春季原来高
密度的地方数量显著下降,有的甚至不见活动的踪迹。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