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龙(学名:Phyllopteryx taeniolatus),是海龙科,叶海马鱼属的海洋
硬骨鱼类,体长45厘米,身体由骨质板组成,有一细长的管状吻。体表有刺,用于保护身体。沿身体周边有延伸出数量和大小不一的叶瓣状附肢,呈紫色,有黑色边缘。一般身体棕红色,布有黄色斑点,胸部有7条蓝紫色花纹。雌性的躯干比雄性的更宽厚,雄性的体色较雌性的更深。草海龙身体上的海藻状附属物可以在帮助该种伪装,使其看起来就像
海藻一样。
草海龙体长45厘米,身体窄而长,微微弯曲,左右对称,由骨质板组成。有一细长的管状吻。每只眼睛上方有2根刺,眼前端则有1根,用于保护身体。沿身体周边有延伸出数量和大小不一的叶瓣状
附肢,成单或成双。叶状附肢呈紫色,有黑色边缘。
背鳍棘27-34;
臀鳍棘4-5;
胸鳍棘20-23;
躯干环17;尾环31-37;下背环1.75-0.25+5.00-7.00=6.00-8.00。位于其颈部的胸鳍用于调整体位,长而薄的背鳍则用于推动身体。其尾部不具备抓握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该种身体棕红色,布有黄色斑点,并在靠近头的胸部有7条蓝紫色花纹。草海龙具有
性别二态性,雌性的躯干比雄性的更宽厚,雄性的体色较雌性的更深。
海洋鱼类,一般栖息于岩石礁、海草床、海草甸和
褐藻林中。在以上栖息地里,草海龙身体上的海藻状附属物可以在帮助该种伪装,使其看起来就像海藻一样。该种的个体居住范围很广。
草海龙属于
独居动物,常成单或成对一起行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海藻中,依靠伪装躲避捕食者。虽不是
附生生物,但它们的游泳水平很差。由于该种的身体结构较为僵硬,又有骨质板保护,使得其身体的活动幅度受到了限制。此外,草海龙缺少
尾鳍,只能用
腹鳍和
背鳍游动,这也是它们活动困难的原因之一。因为其极度不善于游泳,所以每年都能够在南澳大利亚的海滩上发现被冲上岸的草海龙。
草海龙没有牙齿,仅依靠吸力进食。该种的管状吻中有由
肌肉牵动的复杂的
骨骼系统,能够针对食物产生极大的吸力。草海龙为肉食动物,以微小的无脊椎类为食,如
糠虾、
海虱、幼鱼和其他
甲壳纲动物。掠食时,该种会伪装成海藻,悄悄接近那些毫无防备的猎物。
该种的繁殖方式同
海马类似。每只草海龙每年仅发生1次繁殖,繁殖期为8月至翌年3月。当雄性草海龙做好繁殖的准备后,位于其尾部下端的组织会产生褶皱,并形成密集的,血液丰富的杯装卵托。雌性草海龙每次产卵最多可达250粒,将朱红色的卵嵌入雄性尾部的育卵托后由雄性携带并进行受精,每个卵托仅能承受1粒卵。约8周后幼鱼开始孵化,孵化后,幼年草海龙会继续在
卵黄囊中待2-3日。
当幼鱼彻底脱离卵黄囊后,便意味着他们将失去父母的保护。初始阶段它们会以
桡足类动物及轮虫为食。250只最初的幼鱼中仅有60-120只可以顺利长大,其余的则会被
海葵捉住吃掉。随后1年内幼鱼性成熟,但多数草海龙会等到第2年时才开始交配繁殖。
截止至2016年,针对草海龙尚无任何种群状态的大范围评估,但也有一些地区性的研究。在
悉尼的2001-2007年和在
霍巴特的2003-2004年,共有5个评测地点,结果为该种的分布密度是每公顷10-70只。随后在这5个评测站点中,3个评测点的种群密度发生了显著下降(2011)。
主要影响草海龙种群的恶性因素有工业、房屋建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农业、工业、军火产业、都市居住区的废水排放引起的水污染;气候变化致使的生态环境剧变,以及自然疾病的传播。另外,草海龙有时会被用于国际水族馆及宠物贸易。其种群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无巨大的威胁。
该种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