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茅
汉语词语
草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cǎo máo,指杂草;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比喻鄙陋微贱;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释义
亦作“草茆”。亦作“艸茅”。1、杂草。2、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4、比喻鄙陋微贱。5、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出处
《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例句
1、杂草。
《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唐·杜甫《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诗:“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
清·唐甄《潜书·柅政》:“虽无不肖攘民之事,而视民若忘,等于草茅。”
2、草野;民间。多与“朝廷”相对。
《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孙程传》:臣生自草茅,长于宫掖
《梁书·张弘策传》:“英雄今何在?为已富贵,为在草茅?”
3、在野未出仕的人;平民。
《新唐书·马周传赞》:“周之遇太宗,顾不异哉!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
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夫布衣韦带之士,穷居草茅,坐诵书史,常恨不见用。”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朝廷有顽钝无耻之大臣,而后草茅有激浊扬清之名士。”
清·侯方域《论下》:“所谓草茅名士者,皆四方之产,素不相识之众也。”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分明是草茆儿戏,倒像细柳规模。”
章炳麟《秦政记》:“建国之主,非起于艸茅,必拔于缙绅也。”
吴晗《朱元璋传》第二章三:“﹝刘基﹞以贾谊、屈原自比,怨元朝政府不用草茅,不问采薇,自艾自叹。”
4、比喻鄙陋微贱。
唐·陈子昂《为宗舍人谢赠物表》之二:“自国之宠贵,未闻此荣。草茅孤臣,何以堪处!”
5、比喻浅陋微贱的人。
宋·曾巩《与杜相公书》:“閤下以旧相之重,元老之尊,而猥自抑损,加礼于草茆之中,孤茕之际。”
宋·曾巩《福州谢到任表》:“草茆弱质,素依及物之仁;犬马微诚,终冀因心之恕。”
参考资料
草茅.汉典.
草茅.百度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3 08:24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