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剧,亦称荒诞派戏剧。1950年代∼60年代初期之若干欧洲及美国剧作家之作品。此等作家赞同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缪(Albert Camus)在其1942年所发表之论文《薛西弗斯的神话》(The Myth of Sisyphus)中所持之论点,认为人类的生存在本质上是荒诞的、无目的的。此一术语大体上亦适用於下述那些剧作家及其作品。虽然没有正式的荒谬主义运动,但各不相同之剧作家如贝克特(Samuel Beckett)、尤涅斯科(Eugene Ionesco)、热内(Jean Genet)、阿达莫夫(Arthur Adamov)、品特(Harold Pinter)以及其他一些剧作家均对人类抱悲观论点,认为人类欲寻求其生存目标并掌握其命运是徒劳的。就此一观点而言,人类是处于一种自感无助、迷惑及不安的状态中。
戏剧中要表现此等观念,也就决定了戏剧的结构。因此荒谬派剧作家,对传统戏剧之逻辑结构,均抛弃不用。其戏剧动作,就传统戏剧的立场言,很难让人消受;不论演员如何疯狂地表演,他们的疯狂无非是强调一个事实,没有东西能够改变他们的生存。
1953年第一次演出的贝克特《
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一剧中,并无情节的安排,只见两个迷失的人,有时是装扮成流浪汉的,在舞台上无穷尽地晃来晃去,谁也不知道他们等待的什么人还是什么东西?荒谬剧中所用之语言常常不联贯,都是老生常谈、双关语、重复以及前後矛盾的。1950年第一次公演的尤涅斯科《秃头女高音》(La Cantatrice Chauve)一剧的演员,只在舞台上坐、说、重复一些不言而喻的,直到最後听起来像是无意义的话,以显示语言沟通上的不可能。荒谬的、无目的的行为和言语,有时在表面上呈现出一幅让人眼花缭乱的喜剧,实际上却在严肃地描述人类真正性质的苦楚。于此吾人可体会出来自喜剧、杂耍,以及哑剧、特技等传统喜剧的影响。同时,超现实主义、自觉存在论者及表现派和卡夫卡(Franz Kafka)作品所表现的思想给予荒谬剧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
荒谬剧在嘲弄传统戏剧常规上之创意令人震惊,在表达20世纪中期主要问题方面受人欢迎,至60年代中期呈现些微没落;然而,其革新观念,有些已为戏剧主流所吸收,甚至激发出前卫派,以推动更进一步的实验。荒谬剧派之主要作家,有些在其艺术领域已开始寻求新的方向,有些人则仍一本初衷地写作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