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螺
骨螺科荔枝螺属动物
荔枝螺属,是骨螺科中体型中等或偏小的一大类群,贝壳成卵圆形或纺锤形,壳面多具结节或瘤状,棘状突起,贝壳坚实,因此在中国台湾也被称为岩螺,为食肉性种类,捕食双壳类,藤壶或其他小型腹足类。生活在潮间带中潮区的上区岩石缝内。沿海均有分布。
荔枝螺属形态特征
贝壳中等大,呈卵圆形,拳头形或纺锤形。壳面具螺肋、结节、瘤状突起或棘刺等雕刻。壳口较大,卵圆形或梨形,内通常具有放射状的螺肋或螺纹。厣角质。
分布与生境
主要生活在潮间带岩礁上或岩石缝隙内;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别是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海域;地中海南部沿海也有分布。
经济意义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具较高的经济价值,肉可食用;贝壳可入药。但因是肉食性动物,喜食牡蛎等幼贝,故对滩涂贝类养殖有害。
主要种类介绍
黄口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luteostoma
形态描述:贝壳呈纺锤形,壳高45mm,壳宽28mm。通常在螺旋部有1条,体螺层上有4条角状突起。壳面土黄色,具紫褐色条斑。壳口和内唇通常为黄色。
习性及地理分布: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岩石缝隙内及石块下面,全国沿岸均有分布。此外,日本北海道南部和男鹿半岛以南也有分布。
瘤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bronni
形态描述:贝壳较大,壳高55mm,宽 37mm。外型与前种略近似。但不同的是本种壳表具有较大的瘤状突起,壳面为淡黄色或带黑灰色,无褐色斑块。壳口长卵圆形,内黄色。
习性及地理分布: 生活习性近似于前种。分布于我国的东、南沿海,以东海最为常见。此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
可变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lacerus
别名:细腰岩螺、可变波螺
形态描述:贝壳呈低纺锤形,壳高42mm,宽32mm。各螺层中部凸出,形成一条龙骨状的肩部,其上生有一列角状突起。在体螺层和次体螺层之间的缝合线延至未端时加深呈沟状。壳面为黄褐色。绷带较发达,具明显的假脐。
习性及地理分布:本种通常生活在中、低潮线附近的岩礁间,见于我国的台湾、浙江以南沿岸。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地也有分布。
疣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clavigera
形态描述:贝壳较前种小,呈卵圆形。壳高30mm,宽20mm。壳面呈灰褐色或青褐色,在每一螺层上有1列,体螺层有4-5列低平的黑褐色疣状突起。壳口边缘呈黑褐色。
习性及地理描述:本种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的岩礁上或石砾下。见于我国南北沿岸。日本等地也有分布。
蛎敌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gradata
形态描述:贝壳呈菱形。壳高30mm,宽19mm。在每一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弧形面。壳面呈黄褐色,布有紫褐色的斑纹或青褐色斑块,壳口卵圆形,内印有褐色斑纹。
习性及地理分布:为亚热带种。生活在潮间带中、下区岩石岸或有砾石的沙泥质海滩。为我国福建以南沿海常见种。此外,在新加坡、马六甲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分布。
角瘤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tuberosa
别名:角岩螺
形态描述:贝壳近拳头形。壳高55mm,壳宽38mm。在次体螺层上有一条和体螺层上有三条角状突起,以体螺上部两列最为发达,呈尖角状。壳面呈灰白色,在角状突起之间具有黑褐色的螺带。壳口外唇边缘为黑褐色,并随表面雕刻而形成大的缺刻。厣角质,深褐色。
习性及地理分布:暖水种。栖息于潮间带低潮区至浅海的岩石及珊瑚礁间。分布于我国的台湾、海南岛和西沙群岛。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地也有分布。
多角荔枝螺
拉丁名:Thais aculeate
别名:铁斑岩螺。
形态描述:贝壳近卵圆形,壳高40mm,宽30mm。螺旋部低,壳顶常被腐蚀,体螺层上有 4 列发达的角状突起。壳面呈黑褐色,在角状突起之间有纵走的白色条纹。壳口长卵圆形,内黑褐色,外唇内缘 4-5 个小颗状粒突起;外缘具角状突起和缺刻。
习性及地理分布:暖海产。栖息于潮间带至浅海的岩石下或珊瑚礁间。在我国见于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地。此外,日本、菲律宾、斐济群岛、澳大利亚和印度洋等均有分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5 11:40
目录
概述
荔枝螺属形态特征
分布与生境
经济意义
主要种类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