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囊蕨
乌毛蕨科荚囊蕨属植物
荚囊蕨(Struthiopteris eburnea (Christ) Ching)是乌毛蕨科、荚囊蕨属植物。植株高18-6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或长而斜生,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先端纤维状,边缘全缘或偶有少数小齿牙,棕色或中部为深褐色,有光泽,厚膜质。叶簇生,二形。叶坚革质,干后暗绿色或带棕色,无毛,上面有时呈皱褶状;叶轴禾秆色,光滑,上面有浅纵沟。能育叶与不育叶同形而较狭;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主脉与叶缘之间,沿主脉两侧各1行,几与羽片等长,但不达羽片基部及先端;囊群盖纸质,拱形,与孢子囊群同形并紧孢子囊群,开向主脉,宿存。
形态特征
植株高18-6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或长而斜生,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先端纤维状,边缘全缘或偶有少数小齿牙,棕色或中部为深褐色,有光泽,厚膜质。叶簇生,二形;柄长3-24厘米,粗1-2毫米,禾秆色,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渐变光滑;叶片线状披针形,两端渐狭,长14-45厘米,中部以上宽2-(-6)厘米,一回羽状;羽片多数,篦齿状排列,下部羽片向基部逐渐缩小,基部一对成为小耳形,向上的羽片为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4-6毫米,尖头,基部与叶轴合生,边缘全缘,干后略内卷,平展,彼此接近或略疏离。叶脉不明显,在羽片上为羽状,小脉斜向上,二叉,不达叶边。叶坚革质,干后暗绿色或带棕色,无毛,上面有时呈皱褶状;叶轴禾秆色,光滑,上面有浅纵沟。能育叶与不育叶同形而较狭;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主脉与叶缘之间,沿主脉两侧各1行,几与羽片等长,但不达羽片基部及先端;囊群盖纸质,拱形,与孢子囊群同形并紧孢子囊群,开向主脉,宿存。其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浓缩期有33个双价体,每个孢子囊产生64个孢子,是个有性生殖的二倍体。
近种区别
荚囊蕨近似宽叶荚囊蕨(Struthiopteris hancockii (Hance) Tagawa),叶片同为一回羽状;羽片都是多数,呈篦齿状排列。不同在于荚囊蕨叶片线状披针形,两端渐狭,长14-45厘米,中部以上宽2-(-6)厘米,孢子囊群同形并紧孢子囊群,开向主脉,;而宽叶荚囊蕨叶片阔披针形,长30-40厘米,中部宽5-8厘米,短渐尖头或急尖头,基部变狭,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主脉与叶缘之间。
生长环境
荚囊蕨生长于海拔500-1800米的溪边岩石上。只生长在岩石的表面或缝隙中,多分布于沟边、泉旁、峡谷或北向的陡壁上。喜阴湿环境。土壤要求疏松透水略带碱性。在贵州广布于石灰岩山地,生于海拔400-1650米的石灰岩石壁上,常可大片成群。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浙江(淳安、石林)、安徽(铜陵)、湖南(龙山)、湖北(咸丰、宜恩)、四川(峨眉山、城口、峨山、宝兴、南川、灌县)、贵州(贵阳、德江、大定、平塘、石矸、独山、遵义、务川、安顺)、广西(龙胜)、福建及台湾。
育植技术
荚囊蕨以分株或孢子繁殖。盆裁用土可用等量的腐叶土、沙和壤土混合配成。光滑的叶片能耐一定干燥,空气湿度保持50-60%为好,生长季节水肥供应要充分,经常擦拭叶面以保持叶面光洁美观,每周施1次薄肥。冬季减少浇水,水分过大会使根系腐烂。
主要价值
生态:荚囊蕨是中国西南境内海拔1800米以下阴湿环境下镁质石灰岩的指示植物。
观赏:荚囊蕨叶形美观,特别是新叶呈桃红色,使人赏心悦目,适于配置山石盆景,也可作盆栽观叶。
药用:全草可药用,性味甘、涩,凉。入肺、心、肝、膀胱四经。利尿通淋、凉血化瘀、解毒疗疮。用于淋证、跌打损伤、疮疖痈肿。
化学成分:荚囊蕨含有黄酮、萜类及甾醇、糖、酚、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油、内酯、香豆素等化学成分,其中糖和苷类的含量较丰富。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荚囊蕨.中国迁地保护植物大数据平台 | CUBG.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1 21:3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