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培晶,女,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博士、教授,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针灸学科带头人。
教育经历
1.2001/9–2004/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博士
2.1998/9–2000/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硕士
3.1987/9–1992/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针灸学,医学学士
工作经历
1.2017/4-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针灸学科带头人
2.2008/1-2017/5,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科教处处长,研究员,针灸学科带头人
3.2002/2-2005/1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研究员
4.2001/2-2002/2,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访问学者
5.1998/12-2001/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6.1992/7-1998/1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7.2005/12-2008/1,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
研究方向
针灸效应机制基础与临床研究
学术兼职
1.2011.10-今 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
2.2014.08-今 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3.2008.06-今 北京生理科学会 理事
4.2012.05-今 国际疼痛学会 会员
5.2002.05-今 美国神经科学会 会员
学术思想
耳甲-迷走神经联系理论
提出耳-迷走神经联系是耳针发挥特异效应机制的论点,推动耳针医学发展。在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对抑郁症、癫痫、糖尿病、失眠症等慢病干预的临床疗效和机制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针灸脑效应与神经调控
首次发现耳迷走神经刺激的抗抑郁效应可通过孤束核-边缘叶-脑默认网络介导,此静息态默认网络变化与临床指征密切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精神医学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SCI, IF=11.212),并作为年度最佳论文进行专题新闻报道(Reports new study in Biological Psychiatry,Philadelphia, PA, February 4, 2016)。
针灸能够同时作用在机体内多个系统,以及相应的器官、细胞、神经递质、激素,特别是脑产生效应。因此,针灸疗法并不是单一地依靠或针对某一特定机械性的人体生理病理单靶点途径去展开治疗,而是通过较为复杂的多靶点多维度全面地推动人体完成整体性自愈。针灸作为传统经典的医疗手段,在脑科学研究和脑疾病诊治方面享有独特的优势。
科研成果
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科委脑认知与脑医学领域重点项目等5项重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SCI源刊论文5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1.212分,累计163分,被引600余次。主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2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一、二、三等奖6项。
专注针灸机制研究,促进成果转化
在针灸耳穴与针刺脑效应机制研究的实验探索、临床研究、理论构建、论文发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团队自主研发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获得江苏省医疗器械证书并合作量产,被医生们誉为是“百姓的VNS”,被专家公认为“小仪器、大自信”。研究方向“基于耳甲-迷走神经联系治疗抑郁症可穿戴设备从基础到临床研究”2016年入选北京市科委脑认知与脑医学专项。
瞄准针灸前沿动态,促进学科发展
作为中国针灸学会学科与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组织领域专家,总结针灸学科“十二五”研究成果,制定针灸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起草《针灸发展2030纲要》,并向行业发布;调研针灸国内外迫切发展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应对国际挑战,积极筹备“针灸国际大科学”计划;曾参与组织了中医药行业第一个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立项和实施。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脑认知与脑医学领域课题-脑重大疾病管理相关移动医疗技术”专项。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弘扬针灸国粹
在针灸国际传播和对外交流方面,参加了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一带一路”合作专项。受国际脑研究学会 (IBRO)、国际疼痛学会(IASP)、国际生理学会(IUPS)、欧洲医学针灸学会(ICAMA)等国际组织邀请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科学基金资助,组织“中医治疗抑郁症经验与证据”暑期讲习班,招募来自中国和德国共计53名博士及博士后参加学习和交流,扩大中医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国际影响,发挥引领作用。
带领团队传承创新,发挥示范作用
近5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人,2人获“国家奖学金”,4人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学位论文”奖,4人次分获院“一方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及三等奖,1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指导博士后2人,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项目资助。发表论文16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达6.078。2人次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国际组织资助赴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台湾等进行学术交流。博士后获国家留学基金公派留学资格,赴德国开展针灸研究工作。
获奖情况
1.“针灸机理的磁共振成像脑功能网络基础及临床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2,2016年,2016中-2-001-02,方继良,王小玲,赵青等。
2.“针刺不同穴位对内脏感觉-运动的调控机制和规律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1,2012年,2012中-3-001-01,朱兵,李宇清,高昕妍等。
3.“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3,2006年,ZJ2006015-1-03,朱兵,徐卫东,贲卉等。
4.“心经与心脏相对特异性联系的躯体交感通路与体液机制研究”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2008年,ZJ2008015-3-04, 周逸平,汪克明,周美启等。
5.“耳针激活耳迷走神经调节内脏功能的效应及机制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第3,2011年,2011-1-3-3高昕妍,朱兵,贲卉等。
6.“迷走神经和胃肠激素在耳-体穴电针调节胆道系统功能中的作用”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2,2014年ZJ2014010-3-02,朱元根,张和平,贲卉等。
主要论文
1.Fang J, RongP*, HongY, FanY, Liu J, Wang H, & Liu R. (2016)Transcutaneousvagus nerve stimulation modulates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Biological Psychiatry, 79(4), 266-273.
2.Yu Y, Yang Y, Wang L, Fang J, ChenY, He J, & Rong P.* (2017)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in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monitored by fMRI: The first case report. Brain Stimulation: Basic, Translation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 Neuromodulation,10(2), 328-330.
3.Zhai X, Sun C, Rong P*, Li S, McCabe M.F, Wang X, & Wang S. (2016)A Cor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Pai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Zucker Fatty Rats: Role of Downregulation of Insulin Receptors. The Journal of Pain,17(4), 404-413.
4.Fang J, Egorova N, Rong P*, Liu J, Hong Y, Fan Xu C. (2017)Early cortical biomarkers of longitudinal 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treatment success in depression.NeuroImage: Clinical, 14, 105-111.
5.Rong P*, Liu J, Wang L, Liu R, Fang J, Zhao J,& Ben H. (2016)Effect of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o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95, 172-179.
6.Rong P, Liu A, Zhang J, Wang Y, Yang A, Li L, Ben H, Li L, Liu R, He W, Liu H, Huang F, Li X, Wu P, Zhu B*. (2014) An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drug-resistant epilepsy: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Chin Med J (Engl), 2014, 127(2): 300-304.
7.Li S, Zhai X, Rong P*, Michael F, McCabe,Zhao J, Ben H, Wang X, Wang S.(2014)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Stimulation Triggers Melatonin Secretion and isAntidepressive in Zucker Diabetic Fatty Rats.PLoS One. 2014 Oct 27;9(10):e111100. doi:10.1371/journal.pone.0111100.eCollection2014.
8.Li S, Zhai X, Rong P*, Michael F, McCabe,Wang X, Zhao J, Ben H, WangS.(2014)Therapeutic Effect of Vagus Nerve Stimulationon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Hyperglycemiaand Insulin Receptor Expression in ZuckerFatty Rats. PLoS One. 2014 Nov3;9(11):e112066.doi:10.1371/journal. Pone. 0112066. eCollection 2014. Journal. pone.0112066.
9.Wang S, Zhai X, Li S, Michael F, McCabe,Wang X, Rong P*.(2014) Transcutaneous VagusNerve Stimulation Induces Tidal MelatoninSecretion and Has an Antidiabetic Effect inZucker Fatty Rats. PLoS One. 2015 Apr16;10(4):e0124195.doi:10.1371/journal.pone.0124195. eCollection 2015. 973.
10.Rong P,Zhao J, Wang L, Zhou L.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disadvantages of the location methods ofinternational auricular acupuncture points.(2016)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Alternative Medicine,2016.Article ID 2806424, 13 pages, 2016. doi:10.1155/2016/2806424.
11.Li S, FangJ, ZhaoJ, LiuG, ZhaoQ, ZhangJ, ZhangJ, ZhuB, LiangF, and RongP.(2017)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t PC6 and ST36 for Chronic Myocardial Ischemia, Volume 2017, Article ID 7358059, 9 pages.
出版著作
1.《耳穴治疗常见病方法与机理》(人民军医出版社,ISBN:978-7-5091-9185-9)
2.《中国针灸交流通鉴科研卷》(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5-4736-7)
所获荣誉
2021年12月30日,入选“2021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人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