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梅为蕙兰新八种之一。从光绪到三十年代自今所选出的“
楼梅、
老极品、荣梅、
翠萼、
端梅、庆华、
江南新极品、
崔梅称为“新八种”。
《兰蕙小史》“民国初年新种。无锡荣文卿植。三瓣长脚圆头,质糯肉厚,分窠半硬兜捧心,间有合根者,圆舌,色绿肩平,干粗长。六年冬王长有携小草两简至杭,与九峰阁易春兰奎字”。附有黑白照一帧,上书“ 荣梅一名锡顶,无锡荣君文卿宣统元年所得并植。”后面这几个字是猜写的,原件不清楚。左边还有一竖行字;民国八年三月……”更是辩认不清。
《续兰蕙同心录》“荣梅 赤转绿新种也。花出窿放。紧边,厚肉,圆头收根,色俏肩平,捧心分头合背,如意舌,光艳绝伦。开花时置阴处,切勿风吹日晒,方有好花看。更不可动手。草高脚环。无锡荣文卿先生于民国初年所得”。附有白描图一帧。《佚名兰蕙图谱》所记“荣梅”大致相同,其中所不同有二,其一,称“荣梅”“一名锡顶”;其二,认为此蕙荣文卿得于“宣统元年”。宣统元年是公元1909年,而民国元年是公元1912年 ,这里的记载与《兰蕙小史》相差三年。自《兰蕙小史》小史以后所出的兰著,对“荣梅”是何年的新种,除了《续兰蕙同心录》按《兰蕙小史》的正式行文为“民国初年”,即公元1912年。其它的兰著都取之《兰蕙小史》上“荣梅”照片上的记载,即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看起来这个年代的差异还是出在《兰蕙小史》上,行文与照片题字不统一。我提出如下观点,是否更恰当一些,一,按照《兰蕙小史》正式行文记载,即民国初年(1912年)。大家都知道,文章从草稿到定稿,校对到出版最终得到确定的应当是正式行文,《兰蕙小史》上的照片文字应在定稿和校对之前,应属于“草稿”部分,但是这个“草稿”便很难再在照片上更改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吴恩元即使知道照片上的记载有误,也是无可奈何的,只有在正式行文里再改到正确上来;二,我们记载不能按照吴恩元已经知道记错的记载再记载下去。或者按照折衷的办法即1909年---1912年是否还能妥当一些。
“荣梅”是蕙花新八种之一,对“荣梅”草形与花品,各介绍传统春兰蕙花的兰著均有载,所记载虽有长短,也算雷同,但是对“荣梅”的舌瓣的类型,观点颇为不同。《兰蕙小史》记载“荣梅”是“圆舌”,以后所著兰著基本上也都延用了这个记载;但是,《续兰蕙同心录》却认为“荣梅”是“如意舌”,而《中国兰艺三百问》却认为它是“龙吞舌”。那么“荣梅”倒底是什么舌形?关于这三种舌形的界定,兰花的舌瓣从植物学的角度讲,大至分成三片,前裂片和两个侧裂片,通常所说的舌形主要指前裂片的形态,“荣梅”的前裂片的前端应当说是一个三角形,舌瓣的端头赶尖且微上勾,这种形态很象我们通常说的“龙吞舌”,但“龙吞舌”的舌缘由于向上翘,形成锯齿状,中间部分内凹,从外观耒看,舌瓣显得细长且端勾。“如意舌”的舌面较平,端部呈缓尖形,有的舌端也微翘。“圆舌”是以圆形为概念,而这种圆形在“荣梅”的舌瓣中很难体现得那么完美。我难能理解先人们是怎么认定“荣梅”舌形的,我个人认为还是称其为“如意舌”是否能恰当一些?“龙吞舌”的说法似乎过了一点,也不排除这种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