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华庐位于香港元朗,又名“潘屋”、“狮子屋”,由客家华侨
潘君勉所建。因为在日本及南洋经商暴富,潘君勉衣锦还乡,在梅州盖了一座“威震八方”的荫华庐。1932年,潘君勉专程从梅县把孙天朗建筑师及数十名工匠请到香港,并原装从大陆进购建材在元朗凹头再建一座荫华庐。1985年,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这是唯一被香港政府列为一级文物的单一民居。
基本简介
“潘屋”连同附近土地总面积达3728平方米。 据香港大学建筑学院相关资料介绍,这座长方形的单层建筑占地面积超过600平方米,属两厅两横建筑物,即正门处一厅堂,内进另一厅堂,正堂的左右各有一横屋,屋顶采用双瓦面,又称阴阳瓦,由此比一般屋宇多了一层瓦,隔热良好,但成本亦高昂,当年的建筑成本为6万元左右。整栋建筑物包括16个房间、6个大厅、两个大庭院,屋前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则以整排“风水树”作靠背,正门坐东向西,远望深圳,呈现“青龙白虎”之风水阵势,充满浓厚客家乡村建筑风格。正门两侧分别雕有一对贴金木狮,屋内檐下有4对共8只石狮子浮雕,形神皆霸气,故潘屋又被称为“狮子屋”,为香港古老建筑物群中罕见。
1968年,潘君勉逝世于香港。1983年,时任港督的
尤德爵士及夫人在文化署官员严瑞源先生陪同下参观“潘屋”,更以国语与潘懋贤倾谈,垂询潘屋的历史。港督卫奕信爵士曾建议将潘屋列为历史建筑物,收购潘屋,将之装修成为“元朗潘屋客家文物博物馆”。1985年,潘屋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但潘屋多次面临拆除命运。1983年,香港博爱医院因扩建应付市民的需求,曾一度要拆除潘屋以腾出空间作扩建用途,但遭到屋主后人的极力反对。屋主后人列出当年孙中山先生亲题“博爱”题匾,以及叶剑英元帅等资料,要求当局保留,潘屋终于逃过了拆除的命运。20世纪90年代,“巴士大王”徐展堂家族购入荫华庐及相连土地,曾打算发展私人住宅,但最后搁置。2010年,有报章报道徐展堂家族向城市规划委员会申请改建潘屋成5层高的私人骨灰龛场,引起附近居民强烈反对。
历史故事
20世纪初,客家华侨潘君勉在家乡广东梅县南口和他的事业发迹起点香港元朗,各建了一座客家风格的大宅,皆命名为荫华庐。潘君勉对“荫华”情有独钟的理由很简单:荫华是其父的名字。此举亦可窥见客家人对父母的孝顺,对祖宗的敬仰。
近现代的客家富商巨贾,发达之后都喜欢光宗耀祖,在家乡盖大宅。但在香港有“红色往事”的客家名宅极少,元朗的荫华庐是与“红色”联系较密切的一个,周恩来曾经到访,叶剑英和一些左翼文化名人都曾经在这座大宅避难、养伤或安顿家人。
抗日战争时期,潘氏一家因时局动荡,时而避居梅县,时而隐居香港。元朗荫华庐一度被日军征用作宪兵指挥办公室,为元朗军事总部。当时留下的一张军用书桌,直至20世90年代还存放在潘屋大厅。
抗战期间,同乡叶剑英在香港开展工作及就医,也曾住荫华庐。潘君勉还接待叶剑英的母亲、妻子等入住,两家人在门前合影留念。后来,叶剑英离港回武汉,任八路军驻汉口办事处主任,无暇顾及在港的家人,此时潘君勉不仅照顾叶的家人,还捐款在香港购买西药及医疗器材,转运抗日前线。据潘君勉侄儿潘炳湘回忆,1938年8月下旬,伯父带他去港岛跑马地会见了叶剑英夫人,并给了她一笔生活费用,大约500元港币,叶夫人其时怀抱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
潘君勉在叶剑英的启发下,除了串联香港商界捐献巨款支持抗战,还通过叶的关系将其两名侄儿送到八路军的抗日前线。为了答谢潘君勉等港澳各界和海外侨胞对抗日战争的支援,叶剑英及八路军办事处多次写信表示敬意。1938年8月,周恩来、叶剑英、廖承志、潘汉年致电香港、新加坡各华侨团体表示:“诸侨胞忠诚爱国,累寄款项援助,不仅同仁等万分钦佩,益使我前线英勇将士为之感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