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山遗址
浙江省衢州市境内遗址
荷花山遗址位于龙游县湖镇镇邵家自然村南侧的一个山丘上,衢江南侧,海拔高程约49米至64米。于2011年4月被发现,9月下旬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游博物馆开始发掘该遗址,发掘分东、西两区进行,面积共约900平方米。在发掘的同时,对荷花山约50000平方米范围作了进一步的考古调查。
基本信息
遗址最深厚位置包含7个文化层堆积,发掘清理了灰坑、柱洞等遗迹现象和丰富的陶石器。从发掘出土的遗物分析,遗址的年代约距今9000—8000年左右。
出土文物
品种
复原陶器20多件,包括大口盆、平底盘(浅腹、深腹)、圜底盘、圈足盘、双耳罐等器形,陶质以夹炭红衣陶和细砂粗泥陶为主。从这些复原陶器和大量带有器形特征的陶片分析,遗址的年代约相当于上山文化晚期,但延续时间较长,西区晚期出现了不少跨湖桥文化的因素,如侈口微敛、沿外侧置对称舌形鋬的绳纹陶釜和圜底钵、锛形石锤、青灰岩石锛等,都具有跨湖桥文化特征。在上山文化晚期器物中,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如大口盆器耳的多样化、平底盘中出现筒腹较高的器形、圜底盘以及多镂孔的圈足盘等。
荷花山遗址的遗存堆积存在片区分隔的不连续现象,这一现象在上山、小黄山遗址中已有显露,在保存较好的荷花山遗址中得到了更完整的体现。特别是西区探方中,发现一处“石堆”遗存,在百余平方米范围内鹅卵石密集分布,分层累积,其中杂有大量的粗石器,包括石磨盘、石磨棒、石锤、穿孔器等。这些迹象,对复原原始人类聚落生活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荷花山遗址早期遗存内涵丰富,大口盆、平底盘、圈足盘、双耳罐、石磨盘、石磨棒、石片石器既具有上山文化特征,有具有自身的地域风格,是浙西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特点
石器形态粗糙,但数量丰富。有磨石、石锤、穿孔器等,多数为鹅卵石简单加工而成,或直接使用留下了摩擦、锤击的痕迹。少量为精加工的磨制石器,如锛、镞等。文化层中发现大量的鹅卵石,当取自附近河滩、作为石器原料带入遗址的。
出土稻壳
夹炭陶片中,同样羼和了大量的稻壳,反映了上山文化利用稻米资源的共同特征。为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专门在遗址周围进行了钻孔调查,寻找这一阶段的农耕遗迹及其相关的环境资料,意图对钱塘江上游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的研究有新的突破。
最新研究
稻作起源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水稻驯化的起始时间、地点和动因。以往的研究发现,我国南方新石器早期遗址似乎不利于水稻大植物遗存的保存,难以成为探讨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可靠依据。植硅体明显不同,它耐腐蚀而易保存,可望成为稻作起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近年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发掘了钱塘江上游的荷花山遗址 。该遗址出土了陶器、石器、石块等文化遗物。结合出土陶器的文化类型和夹植物陶片的AMS碳十四测年数据(8540-6830BC),不难判断其属于上山文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副研究员选取了荷花山遗址的植硅体系列样品,并指导中国科学院大学邱振威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工作),对上述样品开展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源自稻叶的扇型植硅体,其含量和形态特征均出现了历时性变化,随着时代的拉近,其总体趋势为:数量增多、尺寸变大、鱼鳞状纹饰递增。而令人振奋的是,居然在生土层中发现有野生性状水稻扇型和水稻双峰型植硅体,这一事实暗示全新世早期人类活动以前,该遗址所在地即生长有野生稻。人们不难猜想,上山文化时期,先民不仅认识到野生稻可以食用充饥,逐渐学会了采集、储存野生稻,并有意、无意地尝试了栽培。这就是说,上山文化时期应是水稻栽培和驯化的早期阶段。结合上山文化的相关考古发现与研究,完全可以说,钱塘江流域不仅是浙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源地,也可能是中国稻作农业的摇篮。
保护措施
2017年1月13日,荷花山遗址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8 14:09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出土文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