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礼赞》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82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彩,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画作内容
该画以古希腊爱奥尼亚式神殿为背景,荷马端坐在殿前宝座上,胜利女神正在为他戴一顶象征荣誉的桂冠。两个对比鲜明的雕像般的女子坐在荷马脚下的台阶上,分别代表他的思想的结晶——《
伊利亚特》和《
奥德赛》。诗人两侧簇拥着一群非凡的天才,代表着人类在哲学、诗歌、音乐和艺术等方面的最高理想。荷马左侧是手捧竖琴的古希腊抒情诗人阿那克里翁、手持雕塑锤子的菲狄亚斯,以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哲学家。右侧是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维吉尔、但丁,以及画家最推崇的拉斐尔。最下方的台阶上站着画家普桑、文学家莎士比亚、作家拉辛、莫里哀、伏尔泰等人。
创作背景
《荷马礼赞》是1826年由官方授命安格尔为查理十世博物馆第九展示厅的天花板绘制的,安格尔借助弟子们的力量在画室开展工作,1827年11月4日开始向天花板安装,该画表现的是荷马的胜利。
艺术鉴赏
主题
《荷马的礼赞》取材于历史,带有较为浓厚的宗教神话色彩。这幅画所表达的主题是荷马的胜利。在这幅画中,一共有46个人,和拉斐尔的《雅典学派》一样,这些人都是各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名人,其中不乏但丁、拉斐尔、阿基米德、普桑等,还有一些作品中和神化传说中的人物。这幅画描绘的是“诗王荷马”受桂冠时的情景,正在为他加冕的是胜利女神,而众人像众星捧月一般,都向他祝贺。埃斯库罗斯正在打开一个载有他悲剧的手卷;诗人品达罗斯举着他的竖琴做出奉献的姿态;维吉尔和但丁作为史诗诗人出现……这些人像虽然是匆匆而就,但从他们华丽、简练的风格上仍可看到安格尔对于他的理想美的追求。
构图
很明显这幅《荷马礼赞》在构图上受到拉斐尔的《雅典学派》的影响,在《荷马礼赞》这幅作品中,构图以画中的荷马为中心,左右对称,整体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形。神圣的神殿和三角状的山墙,加强了整幅画的稳定性。众多文艺复兴之前的古希腊名人都出现在画面中,人物安排井然有序,安格尔用清晰的轮廓刻画了众多名人的形象。
线条
画面的色调柔和,更多是通过线条来表现人物。安格尔认为自己坚持的是更纯正的古希腊画风,坚持用希腊瓶画中常见的那种平面和线性对人物进行描绘,人物像浅浮雕一样被放置在画面的前景中。
美学风格
画家从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出发,追求风格、准确、精致及造型美。他所理解的美仅限于这种形式,并不含有那些生动活泼和无限多样的自然属性,该画给人以僵硬、冷漠和浮夸、矫饰之感。
名家点评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教授
朱伯雄:《荷马的礼赞》是掺杂着神话和宗教色彩的历史画,构图脱离真实生活,大多是臆造出米的,既冰冷又充满着虚伪的激情,颂扬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传统的不可动摇的权威,以及人对于命运的屈从。
历史传承
1827年,《荷马礼赞》创作完成并在法国巴黎进行沙龙展览。
1855年,《荷马礼赞》移到卢浮宫收藏,原处用巴列兹和米歇列的摹本所代替。
1860年,作品移至留库普桑宫。1974年,原作送回卢浮宫后,一直被挂于墙壁上。
重要展览
1833年,《荷马礼赞》在法国沙龙展出。后来,在1855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该作品再次展示。
作者简介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Ingres,1780—1867),大卫的学生,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安格尔追求“绝对的美”,认为古希腊和拉斐尔的艺术是完美无瑕的典范,并认为造型的形式美才是绘画的根本。他推崇古典的艺术法则,强调理性原则,重视素描和线条的作用,忽视色彩的表现作用,并反对直接表达感情和想象。代表作有《路易十三的誓言》《荷马的礼赞》《利维尔夫人像》《大宫女》《土耳其浴室》《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