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名人志
201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莆田市名人志》是福建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陈春阳,主要讲述了莆田市历史上出现的名人的故事。
简介
莆田市莆仙文化研究院编,陈春阳主编的《莆田市名人志》经过近两年的编写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隆重出版,该书收录名人6000人,其中入传录的名人4280人,总字数150万字,由原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作序。该书有各类注释2000多个,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写法既按照传统的的体例,也使用了学术规范,是一本开创性的名人志书。
背景介绍
莆田市,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史称兴化、兴安,又称莆阳、莆仙,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秉承着“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里习儒成风、人文蔚起,俊杰辈出、人物荟萃。
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的近1300年间,莆田产生了2482名进士、21名状元,出现了宋代方氏28对父子高中进士及“郑家八虎”的现象,更出现了“一门五学士”“三氏六桂”“一岁两状元”及历代科举唯一一次“四异”同科的科举奇观。文教的发达,使得古代的莆田重臣高官迭出。这里有18人官终宰辅、有41人官终尚书(含赠),造就了“一朝三宰相”“一家九刺史”“陈氏五侯”“六部尚书占五部”的美谈。
地以人贵,人以地传。莆田,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立传的莆田名人近百人。这里诞生了南宋著名文学家、诗论家、江湖派诗人刘克庄,诞生了中国古代三大史学思想家之一的郑樵,诞生了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林光朝,诞生了著名书法家蔡襄,诞生了号称“闽中文章初祖”“福建文坛盟主”的黄滔,诞生了一代词赋大师、著名文学家徐寅,等等。
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一代又一代的莆田名人,以其杰出的才能和突出的贡献,创造了灿烂的莆田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应该被人们记住,他们的事迹应该世代流传。《莆田市名人志》洋洋120万字,收集了清宣统三年之前出生的名人4280人(其中客籍134人),其举人名表中收集了莆田明清举人2800人,并对名人为官经历、个人著述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为我们了解这个璀璨的群体创造了便利条件。本书收集的莆田名人人数之多、门类之全、范围之广、知名度之高、活动地域之大,实为难得。
作为一份十分珍贵的人才档案资料,《莆田市名人志》的编撰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将为了解莆田历史、进行爱国爱乡教育提供一份难得的乡土教材,也将为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研究莆田历史添砖加瓦,对于加快“文化莆田”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我相信,它所记载的家乡人、身边事,将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强大的榜样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莆田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续写莆田的灿烂和辉煌。
收录标准
一、本志所介绍名人分为两类:一为莆田籍人物,含出生、生活于外地,但三代以内籍贯在莆田者,此类名人姓名冠以“【 】”表示;二为对莆田历史文化有重大贡献和影响之外籍人士,此类名人姓名冠以“〖〗”表示。入志标准如下:
1、莆田籍人物
(1)见诸史书和地方文献(含外地府、县志)者,入国家级和省级人物辞典者,原则上均予收录;有些不太知名的历史人物,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酌量收入;
(2)县令及以上官员和政治家;
(3)有著作或作品传世之专家、学者和文学艺术家;
(4)有成就的收藏家、医师和商人;
(5)有名望之宗教界人士。
2、客籍人物
(1)曾经入祀莆田名宦祠之官员;
(2)寓居莆田,在莆田取得重要成就之文人墨客;
(3)迁居莆田形成有名门望族之家族祖先;
(4)嫁入莆田之外地女子中有才名者。
二、本志所称莆田名人限于今莆田市所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岛国家旅游渡假区、北岸开发区范围之内。其中莆田市本级古为莆田县(陈光大二年(568)置县)、仙游县(唐圣历二年(699)置县)、兴化县(宋太平兴国四年至明正统十三年(979-1448)置县)、平海卫(明洪武年间设立)。对各个时代的政权机构、官职、党派、地名,均以当时名称或通用之简称记述。古地名均括弧注明今地名。对历史人物的记述,需要准确把握好历史交接时期的各项史实。1912年1月1日后出生的名人将另行出版。
三、编著奉行“生不入传”原则,健在者,暂不收入本志。取舍时间上自南北朝,下迄出生年为清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三十日。
四、排列顺序按人物生卒年而定,从古至今。对于生卒年不详,尤其生年不详者,则据其中秀才、举人和进士时间,为官时间,祖父母、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同年同学等相关人物之生卒年进行一定之考证推算,然后安排在适当位置。生年相同者按卒年排列,个别生卒年均相同者,则按成就和影响大小排列。跨越两个时期的人物,以其主要事迹所在时期而定。
五、人物介绍包括生卒年、字号、籍贯和出生地、受教育情况、为官或工作情况和所获成就(含著述、荣誉)等。介绍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力求具体准确。介绍籍贯,可以详细到村,生卒可详细到日。对于如名号、室名、著作等,尽量介绍齐全。对人物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特别的考证和介绍,如祖先后裔、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师生、同窗好友等。
六、介绍力求避免从辞典到辞典照搬照抄的做法,资料大多采自相关史籍、传记、研究专著等图书资料,或直接来自调查采访,也参考相关工具书。对于来自网络的资料,采用时作谨慎求证。对事实的认定,如果出现多种说法,一般应选择权威资料的说法。无法判定时,采取一说为主,诸说并存的方法,并注明出处。资料来源均注明出处或注释。
七、本志按传、表、录顺序排列,传、录人物按生年顺序排列。
八、凡历代年号、阴历之月日和序号等一律用中文数字表示,公元纪年、农历之月日和数量等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九、本志用“著”表示专著、作品集,用“作”表示文章、诗词和书法、绘画作品。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0 14:26
目录
概述
简介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