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姆雷特》是2012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由李国修导演。郭子乾,曾国城,黄嘉千等人主演。
导演简介
现今创作力最旺盛的台湾剧坛人物。在戏剧界有“台湾莫里哀”之称,“本土、原创”的创作方向,使李国修的作品充分传达对台湾本土人文的阐扬与时事现况的探讨。李国修最擅长及最愿向自我挑战的创作形式为喜剧,其独特的喜剧节奏手法能在笑声中抓紧时代脉搏,并在娱乐中显现省思的功能。 代表作——实验剧《婚前信行为》《没有我的戏》等;时事剧《救国株式会社》等;喜剧《
三人行不行》城市喜剧系列、“屏风剧团三部曲”情境喜剧系列;悲喜剧《西出阳关》《北极之光》《女儿红》等;改编小说《征婚启示》《我妹妹》等。
剧评
戏里戏外的话——观《莎姆雷特》
演员间现实的猜疑、嫉妒、优柔寡断和争权夺利与他们所演出的《莎姆雷特》的剧情舞台上重合放大了。
在经过一连串的演出失败后,最后一场演出前,剧团成员夏洛特以观众的名义给剧务发了一封电邮,指出《莎姆雷特》的剧名错了,应当是《哈姆雷特》。团长在向导演等人求证后,将因编剧笔误造成的错字改了过来,同时也表达了对不能及时指出错误的人的不满。
风屏剧团全体成员在最后一场演出前终于群情振奋,成员间的隔阂似乎也得以消除,大家信誓旦旦的表示要重新让观众起立鼓掌三十分钟。
最后一场演出终于开始了。从剧务的失误导致舞台布景被破坏开始,大家在舞台上以更大的嫉妒与矛盾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事故。尽管团长和导演竭尽全力的改变情节应急,演出最终还是以一个前所未有的砸锅结束。
演出结束后,风屏剧团表示:我们还会回来。
以上就是由台湾屏风表演社演出的喜剧《莎姆雷特》的主要情节。对于话剧我是基本不了解的,印象中看过的话剧不过二三部而已。但是看完这场《莎姆雷特》却有两个意思要说。
一是关于《莎姆雷特》这场戏本身的。以我的理解,《莎姆雷特》是以一个剧团的故事对猜疑、嫉妒、优柔寡断与争权夺利这些人的恶性进行了夸张的展现。戏剧来自生活,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中人物之口曾说道“大人,请您善待这帮戏子伶人,不可怠慢。他们是这时代的缩影。”从始至终挥之不掉的伴随着风屏剧团的猜疑、嫉妒、优柔寡断与争权夺利,其实不仅伴随着风屏剧团,也同样伴随着坐在台下观众席上的每一个人,还伴随着那些没在观众席上的人。剧中人物团长李国修感叹,莎士比亚在四百年前就将现代人之间存在的问题都完全写了出来。
不是莎士比亚有精确的预言能力,而是人的恶性四百年来并没有改变。在看戏中哈哈大笑的人们,不知道笑声过后是否感觉到台上演员的表演中显现着自己的影子啊。
风屏剧团最后打出“我们还会回来”的字幕,似乎在表达着剧团不畏挫折,东山再起的意志。但以我的小人之心,我揣度其实是猜疑、嫉妒、优柔寡断与争权夺利这些人的恶性在表达它们绝不离开人类的决心。
要说的第二个意思是关于话剧的。我对话剧没什么兴趣。如果不是朋友赠送门票,我也不会大冷天的晚上跑到国家大剧院看这场《莎姆雷特》。在场景、情节等方面,话剧比起电影电视剧来明显处于劣势,话剧市场的萎缩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看过《莎姆雷特》之后感觉话剧还是有自己的魅力的,这魅力就来自它的现场感。看到演员在自己身边做着夸张的动作,听着捏腔弄调的台词,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感觉自己也参与在演出之中,是正在围观热闹的路人。
使观众身临其境是表演的追求。因为它难以做到,所以才成为追求。电影电视剧即使能够使观众感觉身临其境了,其实还只是“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感觉终究是感觉。而话剧却不这样,当观众走进剧场坐在观众席上时,就已经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了。这种真正的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话剧的魅力所在,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现场感。
现场感决定了话剧必须让观众到现场才能展现最大的魅力。但是现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能走进剧场的总是少数。这似乎说明了话剧应当走小众路线,追求的不是观众的数量,而应是观众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