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伊塞斯·邵黄
古中友好协会主席
莫伊塞斯·邵黄(1938年---2010年),古巴著名华裔将军。邵黄将军祖籍广东增城,1938年出生在古巴马坦萨斯省的小镇圣佩德罗。1957年7月,邵黄加入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起义军,并且成为了由革命司令切·格瓦拉指挥的向古巴中部进军部队中的一员。古巴革命胜利后,邵黄曾在古巴革命武装力量任职,197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出任古巴国家储备局局长和古中友好协会主席,为中古人民的友好事业做出了贡献。
人物简介
古巴著名华裔将军莫伊塞斯·邵黄(中文原名邵正和)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2010年2月11日下午去世,享年72岁。
邵黄将军祖籍广东增城,1938年出生在古巴马坦萨斯省的小镇圣佩德罗。1957年7月,邵黄加入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起义军,并且成为了由革命司令切·格瓦拉指挥的向古巴中部进军部队中的一员。古巴革命胜利后,邵黄曾在古巴革命武装力量任职,后来出任古巴国家储备局局长和古中友好协会主席,为中古人民的友好事业做出了贡献。 邵黄将军的事迹被收录于由美国旧金山市华埠公立图书馆出版的《书写历史﹕三位古巴华裔将军的故事》一书中,该书的中文版已于2009年在中国发行。
35岁将军
16岁投身革命,35岁成为将军。
1938年,莫伊塞斯·邵黄出生于古巴中部马坦萨斯省一个小镇圣彼德罗,他的父亲邵东南、母亲黄氏于1895年从广东省增城移民古巴。根据古巴当地习惯,一个人的姓要包括父母的姓,因此莫伊塞斯是他的名,而邵黄只是他的姓,但在古巴,人们都愿意尊称他为“邵黄将军”。邵黄的父母虽然已经离开祖国多年,但依然牵挂国内发生的一切。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经常把了解到的国内情况讲给年少的邵黄听。正是因为父亲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这种情感,邵黄很小就萌生了投身共产主义革命的冲动。邵黄在读初中时,就加入了卡斯特罗领导的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七·二六运动”青年突击队。
1954年,年仅16岁的邵黄就被推举为青年突击队的领导成员。1956年11月25日,被迫流亡海外的卡斯特罗率领起义队伍,驾驶着“格拉玛”号登陆古巴,挺进马埃斯特腊山,开始了古巴革命的新里程。就在那时,一直在哈瓦那坚持斗争的邵黄与另外3位青年一起,奔向了他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到了马埃斯特腊山后,邵黄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情拥抱,而是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卡斯特罗告诉他们:“队伍正处于最严峻的时候,没有武器,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甚至没有皮靴,如果不愿意,你们从哪个村来的就回哪个村去。”同行的伙伴都被劝退了,但邵黄却坚决地向卡斯特罗表示了跟随其革命的决心。从此,马埃斯特腊山上的游击队就多了一个华人。在山上,他还结识了著名的游击英雄切·格瓦拉,并在后来格瓦拉领导的解放中部城市圣克拉拉的战役中荣立战功。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此时的邵黄却决定脱下戎装,重返学校,以实现自己当一个电气工程师的理想。邵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切·格瓦拉,不料格瓦拉竟发了火:“现在是最需要军人的时候,不要再跟我说什么上大学的事!”邵黄的工程师梦只得作罢。其后,他被授予中尉军衔,参加了组建武装警察、首都执勤巡逻和驻军松树岛等工作。1965年,他被任命为武装力量部助理后,在卡斯特罗弟弟劳尔的领导下工作了7年多。
1973年,时年35岁的邵黄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古巴实行新军衔制后被提升的第一批将官。
储备局局长
主管国家物资储备,直属卡斯特罗领导。
古巴是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石油、食品等众多物资都依赖进口,时至今日古巴仍实行着严格的食品配给制。政府给公民发的一个小本子,详细规定着每个人获得食品补贴的份额。冷战时期,古巴依靠稳固的同盟关系,从苏联和东欧获得了大量援助,然而随着冷战格局的变化,古巴所能获取的外来物资日趋减少,政府的物资储备意识也随之增强。为保障基本物资供应,确保国防建设、减灾救灾、医疗卫生、教育物资等应急需求,1981年,古巴创建了国家储备局。起初储备局隶属于国家技术物资供应委员会,1985年底,二者脱钩,邵黄此时被任命为国家储备局局长,由于位置重要,直接受卡斯特罗的领导。
其实,因为管理战略储备物资,邵黄还曾与卡斯特罗发生过一个“不愉快”的故事。邵黄加入游击队后不久就被卡斯特罗委以重任,负责掌管马埃斯特腊山的战略储备物资。虽说是战略储备物资,其实也仅有10袋砂糖(150公斤)、5箱炼乳罐头和5箱听装小香肠。一次,他看到劳尔的游击小分队队员们饥肠辘辘的样子,就自作主张将4袋砂糖分给了他们。卡斯特罗获悉此事后大发雷霆,对邵黄训斥到:“好你个中国人,我只让你保管,没让你分发,你连分发一小撮糖的权力都没有!” 邵黄原本以为自己肯定要被撤职,但最终卡斯特罗还是交给了他专管分肉的差事。虽然他至今也没搞明白卡斯特罗为何会如此安排,但却牢牢记住了卡斯特罗对他的训话。所以,当劳尔通知他被任命为国家储备局局长时,他立即就对劳尔做出保证:“请您转告总司令,对新的任命,如果我干得不好、无能,他可以撤我的职。但我绝对不会再滥用职权乱发东西!”
邵黄菜园
建“邵黄菜园”,被批“走资本主义道路”
古巴曾经大量出口西红柿、豆类和卷心菜,但革命胜利后古巴经济却过于依赖苏联。因而当苏联结束对古巴的全盘经济援助后,古巴经济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不但从上世纪60年代早期就开始实行的食物和主要生活物资(包括火柴和手纸)的配给制更为严格,甚至连给外国游客食用的蔬菜都要从海外空运。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受访华时参观北京、上海等地的“菜篮子工程”的影响,邵黄主张进行有限的经济改革,倡导城市菜地工程的建设,并支持多余产品可以在市场出售,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同时,他还利用家中房前屋后的空地,开辟了一个菜园,自己种植蔬菜,在城镇居民历来没有自种蔬菜习惯的古巴,创立了如今几乎无人不知的“邵黄菜园”。
这项改革使有些菜农的收入甚至超过了政府部长的名义工资,邵黄因此受到很大的政治压力。一些人批评他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把紧缺物资(菜棚设备等材料)应用于生产蔬菜是错误的,因为蔬菜对于国家的发展大计来说无关紧要;并给他扣上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鼓励两极分化”的“帽子”。在这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劳尔·卡斯特罗坚定地站在了邵黄的一边。他在参观了邵黄的城市菜地后,不仅现场肯定了它的社会主义性质,还明确表示,菜农的收入不可以高过部长的工资是没有根据的。从那以后,“邵黄菜园”才逐渐遍及古巴。
故国情缘
致力推进古中友好关系,积极复兴古巴华人社区
1992年,邵黄兼任古中友好协会主席。他曾经感慨地说:“在这么多头衔当中,我最看重的还是古中议会友好小组古方主席这个头衔。因为作为一个外籍华人,从事古中友好的工作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作为炎黄子孙,我的血管里流着中国人的血,对中国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理应为古中友谊出一份力”。这每一句话无不流露出邵黄那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
1966年,在陪同劳尔·卡斯特罗访问越南之后,在北京和长沙作了短暂停留,邵黄第一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1989年,他率领古巴军事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访问,至今,他已先后9次访问中国。
在对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赞叹不已的同时,他也积极主张古巴学习中国经验,走中国式的改革道路。在古巴,他除了接待来访的中国重要代表团外,还经常接见前去考察和经商的中国贸易团组和商界人士。在古巴的中国人,凡是有了难以解决的困难也都会去找他,他也都热心地想办法帮助解决。他还推动成立了旨在复兴和发展古巴华人区的华区促进会,这是一个隶属哈瓦那市,由华裔青年组成的政府机构。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古中两国政府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民间交往日趋频繁;古巴华人区的状况也不断好转。如今,古巴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国的武术、舞狮等传统文化瑰宝在古巴的影响也日渐增大。
相关情况
邵黄将军已2月12日下午葬于哈瓦那著名的科隆公墓。古巴政府以参加过古巴革命老战士的荣誉规格,为他举行了葬礼。
邵黄将军祖籍广东增城,1938年出生在古巴马坦萨斯省的小镇圣佩德罗。1957年7月,邵黄加入了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反对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起义军,并且成为了由革命司令切·格瓦拉指挥的向古巴中部进军部队中的一员。
古巴革命胜利后,邵黄曾在古巴革命武装力量任职,后来出任古巴国家储备局局长和古中友好协会主席,为中古人民的友好事业做出了贡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7 23:05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35岁将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