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凯·瓦努努1954年出生在摩洛哥,1963年移民以色列。1976年至1985年,瓦努努一直在以色列南部秘密核基地迪莫纳核电站担任技术员。1986年10月5日,英国《
星期日泰晤士报》根据瓦努努提供的材料在头版发表了题为《以色列秘密核武库揭秘》的文章,以色列核秘密自此公之于世。
事件概述
1986年瓦努努将利用工作间隙偷拍的两个胶卷一并随身带出国,前往澳大利亚。1986年5月,瓦努努通过别人引荐联系上了英国《
星期日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担心是假新闻,特别邀请了两位核专家分析瓦努努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通过照片比对,核专家认为照片显示以色列研制的是原子弹,而没有充分证据显示其能研制氢弹,并认为以色列生产的钚足够生产100至200枚核弹头。几乎在同时,以色列的安全机构就得到
澳大利亚安全情报局的消息,称一位以色列人正在企图引诱新闻媒体购买一则“秘密”消息。以色列当局决定秘密逮捕这位瓦努努。1986年9月24日,瓦努努在伦敦莱斯特广场“邂逅”一名美国女子,6天后瓦努努打电话告诉《星期日泰晤士报》说他要“出城”,并保证几天后也就是发稿前赶回来。然而9月30日,摩萨德就靠美人计将瓦努努秘密逮捕。
泄密始末
1985年夏天,以色列核研究中心迪莫纳核基地。一位工程师在拿着相机对设备拍照。几个月后,在一次人员调整中,这位名叫莫迪凯·瓦努努的31岁单身汉被解雇。他带着两卷未公开的胶卷离开。一年以后,瓦努努在澳大利亚与一名英国记者相识,他决定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这位记者。为此,瓦努努来到伦敦向对方提供证据和照片。在伦敦,他“邂逅”了一名自称叫辛迪的热情的美国女游客,她说服瓦努努去罗马。接下来的情节就像小说一样发展。在罗马,等待瓦努努的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他们绑架了瓦努努并给他服用了药,然后把他塞到一艘货船上送回了以色列。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1986年10月5日,《星期日泰晤士报》最先刊登了《以色列核武库揭秘》这一世界性新闻,以色列核生产情况被公之于众。
一场噩梦
这对于以色列政府来说是尴尬局面的开端,而对于被绑架的瓦努努则是噩梦一场。大赦国际的埃娃·苏亚雷斯透露说:“以色列方面不承认逮捕行为,瓦努努失踪了3个月,随后他被秘密审判。”由于以色列当局禁止瓦努努与新闻媒体通话,瓦努努将自己被绑架的消息写在手掌上告诉记者。这件事成了外交丑闻,欧洲议会对以色列绑架和粗暴对待瓦努努的行为进行了谴责,认为它严重侵犯了意大利主权和国际法。
瓦努努被以色列当局以叛国罪和间谍罪判处18年监禁,其中11年被单独隔离。他于2004年获释,但至今仍被禁止离开以色列和与外国人进行电话和人身接触。
坎坷经历
瓦努努于1954年出生在摩洛哥的一个犹太家庭,60年代初全家迁居以色列。在当了几年工兵后,瓦努努去
特拉维夫大学读书,但因物理考试不及格被退学。1977年初,他在内格夫沙漠的迪莫纳核工程任技术员,在那里工作了整整10年,这是一所核炸弹工厂。这份工作属于秘密,他和其他新来的人被要求在一份保密誓言上签名。它规定,泄露秘密者将被判15年徒刑。本来,他也是个
犹太复国主义者,但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促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而反对以色列的对外驻军。就在1985年的晚些时候,他因参加了要求释放一名因拒绝去阿拉伯被占领土服役而道监禁的教师的运动,收到了让他收敛的警告。但他一意孤行,甚至在一次校园晚会上跳起了脱衣舞,于是核中心将他开除。
据他自述,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这一事件令他改变了世界观,他决定向全世界发出警告,说明以色列的地下基地在生产用于军事目的的钚。
瓦努努回忆说:“最残酷的是狱中隔离。他们想让我绝望,让我对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第一年他们在我的牢房里装了摄像机,他们连续3年不关灯,经常拷打我,不让我睡觉。他们想让我屈服,而我的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我做到了!”瓦努努的坚持让他的律师、著名的人权维护者阿维格多·费尔德曼感动,他形容瓦努努是“最坚强、强硬和坚持自己原则的人”。
出狱后对他的刑罚并没有结束。2004年11月,瓦努努又被逮捕,他的电脑也被没收,理由是他通过因特网向英国广播公司、《
星期日泰晤士报》和
天空新闻频道提供信息。
再次入狱
1986年以色列前核武技术员莫迪凯·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因怀疑向国外媒体泄露国家机密,被以色列政府控告犯下间谍和叛国罪一关18年,直至2004年4月获释,他获释后一直居住在耶路撒冷。时隔20年之久,瓦努努2009年12月29日再度被耶路撒冷警方逮捕,原因是告密者称他与外国女友幽会。
他的律师费尔德曼(Avigdor Feldman)称,他只不过是在东耶路撒冷一间酒店和他的挪威女朋友见面即被逮捕。他补充道,这是他两年内第二次被拘捕了,2007年他与记者接触,而受到6个月监禁。据一名以色列告密者称,瓦努努会见了外国女友,且表示他可能打算泄露更多机密信息,于是他再度被拘捕。
瓦努努对此进行了严厉批判:“我想要的是自由,我既没有言论自由也没有行动自由。”
拒绝和平奖
中东地区媒体报道,挪威诺贝尔学院2010年2月24日称,向国外媒体泄漏以色列核机密的前以色列核武技术员莫迪凯·瓦努努拒绝接受
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称无法接受一个曾经授给“以色列核弹之父“佩雷斯的奖项。诺贝尔学院负责人称:“瓦努努去年和今年两次致信我们,要求从诺贝尔和平奖名单上被删除,称他对这个佩雷斯曾经得过的奖项不感兴趣,因为他认为佩雷斯是以色列核弹之父。”
影响力
埃娃·苏亚雷斯指出:“瓦努努已经成为全世界反核的象征。他是以色列的纳尔逊·曼德拉。”像这位南非领导人一样,即使是流放也不能把他击垮。
今天,59岁的瓦努努不仅与犹太复国主义脱离了关系,也不再信仰犹太教,他成了一名基督教徒,住在耶路撒冷。尽管他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一点也不动摇:“过去我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的信念行事,将来我也还会这么做。我要阻止以色列人使用核武器,我希望能帮助这个地区实现和平。”
以色列国防部坚持不让瓦努努离开国门,但他已对自己彻底获得自由的日子做好了规划。他梦想“能够在一所大学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向教育界提供我在以色列的经验,宣传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的思想,继续有关冲突与国际和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