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1952年,莱芜师范学校成立,校址在莱城西关。
1992年2月,莱芜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莱芜师范迁往莱城北;6月,莱芜师范学校新校区动工兴建。
1993年11月,莱芜师范学校新校区陆续交付使用。
1988年8月,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成立。
1993年6月18日,在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基础上增设莱芜市中等专业学校。
1993年7月23日,莱芜广播电视大学成立;9月29日,莱芜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生。
197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成立。
198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取得学历教育资格。
合并发展
2000年10月,由原莱芜师范学校、莱芜市第二职业中专、莱芜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莱芜职技术业学院。
2012年,莱芜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整建制并入莱芜职技术业学院。
2015年12月,学院通过山东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成为全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2018年8月,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21年9月30日,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10月14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浪潮数字产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24年9月26日,阿布德拉伊莫夫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顺利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基础教学部、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师范教育与艺术系、信息工程系、商务管理系、冶金与建筑工程系、医学技术与护理系、食品药品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11个系部,有48个招生专业。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01人,专任教师663人,其中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7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8名省级荣誉获得者。。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5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建有教育部“AI+智慧学习”人工智能学院、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个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在国家级、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项。
截至2024年1月,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奖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4项、二等奖56项,省级特等奖7项,先后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10名省级优秀学生、1名学生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5名学生获“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
所获荣誉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粉末冶金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江河湿地生态研究院、10个省级创新平台和研发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7项、省社科成果奖9项、省水利科学技术奖1项。获国家专利946项,其中发明专利204项。
2023年3月,第十七届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专利创新大赛闭幕,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选送的23项参加复赛的作品中共有6项作品获奖,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学术资源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01万册。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与多个国家的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努力打造海内外莱职品牌。成立了中泰国际教育学院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分校;牵头组建了东南亚职业教育境外办学联盟,打造黄河—湄澜产教融合共同体;承办教育部“汉语桥”项目,组织中芬学前教育专业精英师资提升培训班,共建中芬海外教育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释义:莱芜有凤城美名,由凤凰元素变形设计,代表着地方属性;凤凰造型是“莱芜”拼音首写字母“L、W”的变形设计;学校座落在凤凰山下,有金凤阁和银凤阁标志建筑,将凤凰设计为周而复始的造型,寓意学校蓬勃发展;同时两个凤凰也寓意人的手,代表学校注重专业动手技能培养;校徽图案颜色为棕红单色,中间的环形设计代表着科学技术,体现了学校的教学属性。
精神文化
感恩·赶超
感恩·赶超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