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菌核病
植物病害
莴苣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发生在莴苣的的病害。主要危害茎用莴苣的茎基部或莴苣叶片的基部。茎染病,植株近地面茎部先受害,病斑初为褐色水渍状,发展后成软腐状,并在被害部位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期产生黑色菌核;叶片染病,发病初始产生水浸状斑,扩大后呈褐色,使叶基部、茎部腐烂,叶片萎蔫死亡。
病原特征
莴苣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学名:Sclerotinia scleroriorum (Lib.) 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菌丝体白色,绵絮状,粗细不一,直径3-4微米,透明,有横隔,内有浓蜜的颗粒状物。子囊盘杯状,浅肉色至褐色,1个至4个从菌核上生出,子囊盘直径0.3-0.8厘米,柄褐色细长,微弯曲,长4厘米左右,由盘基部向下渐细。子囊棍棒状,无色,(108-135)微米×(9-10)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行排列,椭圆形,无色,12微米×4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3-4微米,密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形成84微米×77微米的孢子块。侧丝细长,线形,夹生在子囊之间。
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0-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开花座果期。发病潜育期5-8天。子囊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5-10℃,菌核萌发适温15℃。该病原除为害莴苣外,还危害辣椒、茄子、番茄、豇豆、蚕豆、豌豆、马铃薯、胡萝卜、菠菜、芹菜、甘蓝等多种蔬菜。
为害症状
莴苣菌核病在莴苣的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病。叶用莴苣多由靠近地表面的叶柄或下叶边缘开始表现症状,变为淡褐色水浸状,继而整个病叶变讷、软化、腐烂,天气潮湿时长出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以后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天气干燥时,叶球外叶仍能保持原形,但呈黄褐色,薄纸状,叶球内部已经腐烂,有空隙和菌核。通常莴苣菌核病造成的腐烂无恶臭,但混生细菌性软腐病后,也有恶臭味。
茎用莴苣和采种株多在生长后期发病,先从近地面茎基部或接触土壤的衰老叶片边缘、叶柄开始发病,随后叶片变色凋萎,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各层病叶变褐腐烂或干枯,严重病田的发病植株提前枯死,甚至腐烂殆尽。另外,茎上产生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初为淡讷色,后变灰褐色。病株也产生白色菌丝团和菌核。
莴苣菌核病的主要诊断特征是发病部位变褐软腐,产生棉絮状菌丝体和鼠粪状菌核。但在干燥条件下,变褐的病叶干枯,不产生菌丝体和菌核。莴苣菌核病的症状与细菌性软腐病相似,但田间没有莴苣软腐病特有的臭味,若混生软腐病,也产生臭味。在难以诊断时,需寻找湿度条件较好的地段,观察有无菌丝体或菌核,或取样保湿促进其产生。
侵染循环
菌核和带菌病残体可以混入土壤与有机肥中,甚至还可以夹杂在种子中进行有效的传播,进入先前没有发生菌核病的苗床、棚室或田间。在已有菌核病发生的棚室和田块,表层土壤中的菌核和上一季病株的残体是主要初侵染菌源。菌核需经过一段低温休眠期,方能萌发和侵染植物。若土壤持水量达80%以上且持续湿润,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被放射到空中并随风飞散,降落在植株上,萌发后产生芽管而侵入。在土壤湿度较低的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土壤中的带菌病残体也长出菌丝。菌丝向周围扩展,接触并侵入幼嫩的茎部或植株底部衰弱的老叶。菌核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年以上。在潮湿的环境中,病株上产生白色絮状菌丝,通过病株与健株接触传播,也随农事操作和农机具等传播,引起再侵染。
流行规律
莴苣菌核病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早春多雨或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空气湿度在70%以下,病情明显减轻。连作、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透性差、雨后田间积水、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和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湿度过大、偏施氮肥引起植株徒长或旺长的地块易发病。一般前茬作物菌核病严重、残留菌核量多的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分级标准
病情指数分级指标:0级,全株无病;1级,叶片出现水渍状病班;2级,有少数叶片发病,形成白絮状病班,或茎干出现水渍状病班3级,基部出现白絮状病班;4级,植株腐烂枯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30 13:51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