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形水栖
蛇,全长500~600mm,尾长占全长的五分之一左右,
身体圆柱形,
头较小,与颈区分不明显。鼻间鳞前端窄,
鼻孔背侧位;眼小,背侧位;前额鳞单枚,甚宽,其两外侧扩展至头侧;颊鳞长,后端人眶;无眶前鳞,眶后鳞2;颞鳞1+2(1);
上唇鳞8(3-2-3)为主;下唇鳞10,前4或5枚接前颔片;颔片2对,前对约为后对长的2倍。背鳞通身17行,除最外行其余微棱,腹鳞159~167.肛鳞二分,尾下鳞55~59对。背面暗橄榄褐色,体侧具多数淡黄色横斑,左右横斑彼此交错或在背中线相连;腹面色白或偶有灰点斑。
雄性头腹前端鳞片(如颏鳞、颔片和前4~5对下唇鳞)上有多数疣粒,
雌性则无。
此
蛇见于山溪或小河流水中,白昼隐藏于岩洞、石下、沙砾或杂草间,晚上或黄昏外出活动觅食。此蛇也曾见于农耕地灌溉渠旁的杂草中,食物为半水栖寡毛类环节动物。
继上世纪80年代发现“小青龙”莽山烙铁头蛇后,陈远辉又陆续发现另两个新蛇种:“莽山后棱蛇”(无毒小型水栖蛇)和“莽山钝头蛇”(无毒蛇)。我国生物界科研机构为褒奖陈远辉的杰出贡献,1999年将前者命名为“陈氏后棱蛇”。
2007年7月,广东首次发现莽山后棱蛇的身影,引起轰动,该物种是南岭地区的特有物种。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