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在基质表面或培养基表面营养菌丝是互相避开而生长,这样使得营养物的利用率提高。然而菌丝的融合使得菌丝之间形成网状更利于营养的吸收和互相生长。而且菌丝之间的融合是大多数真菌生殖过程不可缺少的。
形式
菌丝融合现象(hyphalanastomosis)传统上分为三种形式:
①菌丝之间的接合(hypha—to—hypha),一般发生在幼嫩的、具有活性的生长菌丝顶端之间,菌丝及其顶端彼此朝向对方生长,直到接触和融合;
②菌丝顶端与菌丝的接合(hypha—to—peg),一个菌丝的顶端细胞向另一菌丝的亚顶端区域生长并诱导产生短的分支与其发生融合;然而在这种融合形式下,菌丝顶端直接与菌丝侧边相结合(hypha—to—side),菌丝的亚顶端区域并不被诱导产生短的分支,而是直接与其发生融合,有的认为这是菌丝融合的另一种形式;
③短侧支之间的融合(peg—to—peg),这是平行菌丝之间的接合,是指在两条平行生长的菌丝间,在其相对应的两菌丝细胞上分别产生短的侧支,短的侧支相向生长而完成融合。
意义
菌丝之间的融合代替了菌丝之间相互分离的生长。在一些来源于单个孢子的年幼的菌落中,可观察到菌丝融合现象。而在有的菌种中却发生在较老的菌落中,当两个成熟的菌丝相遇时,通常互相躲避而不融合,但融合可在其分支中发生。如果涉及融合的个体遗传基因型不同或者营养缺乏常会引起融合不能完成。一个微小的基因差异都能终止该过程而导致融合菌丝的死亡。无性繁殖的不亲和性通常会阻止菌丝融合的完成。
菌丝融合的意义就在于将菌丝由放射状二维平面扩散到三维网状,这就使得营养物质可以运送到菌落的任一地方。并且能够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特殊的菌丝结构,例如菌丝束、根状菌索、菌核、子座和子实体等。通过融合进入基因型相同的菌丝,可以消耗各自的营养废物。边缘物种的菌丝融合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