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是唐代诗人
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逼真地描摹
萤火虫的光影形状,一般认为诗人是借咏萤火虫而讽刺宦官。全诗刻画生动,措辞和婉,神理具足,意境遥深。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唐朝自中宗以后,宦官日益得势。玄宗时,多至三千人,其中有一千多人被抬上五、四、三品高位。以杨思勋、
高力士最为显赫一时。比如杨思勋就被授予辅国大将军(正二品)称号,后又加骠骑大将军(从一品)称号,封虢国公。再如高力士,曾经手阅处一应进奏文表,文表所奏事项,他甚至有权自行处理,只有遇到大事方才报告皇帝。唐朝有名的将相
宇文融、
李林甫、
杨国忠、
安禄山、
安思顺、
高仙芝等,都是走高力士的后门才爬上去的。肃宗时期,朝政曾一度由宦官
李辅国把持,十分昏暗,后经李岘陈述其罪状,权势得以削减。诗人不满这些腐败现象,于是作此诗借咏萤火虫以讽刺宦官。
第一、二句,写萤火虫本质下贱,不敢在太阳下飞行的阴暗心理。《
月令宋代
范晞文:老杜《萤火》诗:“幸因腐草出……飘零何处归?”韩退之云:“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绳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凉风九月到,打不见踪迹。”疾恶之意一也。然杜微婉而韩急迫,岂亦目击伾、文辈专恣而恶之耶?(《
对床夜语》)
元代
方回:老杜诗集大成,于着题诗无不警策。说者谓此诗“腐草”“太阳”之句以讥李辅国。凡评诗,政不当如此刻切拘泥。(《
瀛奎律髓》)
明代
锺惺:安卑之语,代他谦得妙,不啻口出(“未足”二句下)。(《
唐诗归》)
明代
王嗣奭:公因不得君,借萤为喻。……细写苦情,一字一泪”,此诗可与咏《麂》参看。(《
杜臆》)
清代
何焯:刺诗仍带悯惜,故味长。起四句四折。实事翻用(“未足”句下)。先写出一层飘零(“随风”二句下)。结更转得有力。“何处归?”与上层“点衣”“隔幔”“傍林”,层层呼应(“十月”二句下)。(《
义门读书记》)
清代
纪昀:此真通人之论。萤不昼长,“敢”者岂敢也。末句似自寓飘零之意。(《
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
许印芳:末二语指小人积恶灭身言。措词和婉,有哀怜意,有警醒意,是真诗人之笔。晓岚解为“自寓飘零之感”,与全诗语意不合,未可从也。《萤火》《房兵曹胡鸟》《画鹰》《孤雁》四诗,学者当于传神写意处细心体会,又当观其笔法变化,各出机杼之妙。(《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
朱庭珍:少陵《画鹰》《宛马》之篇,《孤雁》《萤火》之什,《蕃剑》《捣衣》之作,皆小题咏物诗也。而不废议论,不废体贴,形容仍超超玄著,刻划亦落落大方,神理俱足,情韵遥深,视晚唐、南宋诗人体物,迨如草根虫吟耳。是以知具大手笔,并小诗亦妙绝时人,学者可知所取法矣。(《
筱园诗话》)
杜甫(712—770),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
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
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