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洵(1152-1221),字仲川,号启祥,祖籍福建龙溪,漳州太守国梁之孙,进士、吏部郎中煜之子。宋庆元元年(1195)考中明经,任
潮阳知县。
南宋庆元元年(1195),福建漳州状元、龙图阁学士国梁之孙,进士、朝议大夫煜之次子洵举明经,授潮阳县令。在任清廉勤谨,体恤民情,多施惠政,深受县民爱戴,被誉为“萧青天”。在任九年后,即嘉泰四年(1204),县民因其恩泽,为之兴建生祠。开禧三年(1207),洵公以老告休,县民攀辕恳切挽留,遂卜筑潮阳南桥塗库,为潮邑萧氏肇基祖。
洵公赋闲后,便将生祠办乡校,命名“四序堂”,从事教育,培养人才,不论姓氏、贫富、籍贯,皆可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乡校改社学学堂,仍称“四序堂”。诸生誉洵公为“先贤先师”,与孔子同祀。“四序堂”自宋始,历元、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除短暂时间被移做他用外,坚持办学数百年,为社会、为国家造就了大批人才。